【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专题十一 对联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专题十一 对联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5 11: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十一 对联
【解题策略】
对联是一种应用艺术、实用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工作学习的实践而产生的,所以不同的活动有与之相适应的对联。一般分为:春联、婚联(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
对对联时通过审题明确答题指向。很多对联拟写题提供了相关的场景和对内容的限定或要求。或联系课内所学,或联系民风民俗,或联系生活热点,要认真理解领会,得出答案后,与相应要求进行对照,以验证是否恰当。
对联的写作要求:
1.字数相等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词性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例如:
花   外   子规  燕市  冷,
(名)  (方位)  (名)   (名)  (形容)
柳   边    精卫  浙江  潮。
3.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声或者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声或者二声字。例如: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4.结构相似
对联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必须大体一致。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该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该是动宾结构。例如:
水 作 青罗带,
山 为 碧玉簪。
5.意义相关
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的事物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例如:
图书馆里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上、下联在内容上没有联系)
好的对联是上下联做到内容相关,有共同性,反映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6.节奏相应
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例如:
流水 当年 怀往事,
桃花 依旧 笑春风。
【典型题训练】
1.在“北国书香节”来临之际,某校举办了“书香一瓣沁我心”活动,掀起了读书、评书的热潮。请你根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个字)
上联:
下联:
2.某校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对联拥军”活动,号召全校同学在春节前,为老红军、老战士或有军人正在部队服役的家庭,送去慰问的对联。以下是一名同学拟写的上联,你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上联:军民携手固国防
下联:
3.为了备战明日的“海澜杯篮球赛”,几位参赛队员正和老师一起排兵布阵,谋划攻防策略;几位文艺骨干正在排练啦啦队舞;两名文学爱好者也没闲着,正在为队员拟写加油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不畏强队,长风破浪待明日
下联:
4.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上联: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
(3)中秋节----上联: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
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唯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疾
6.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过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
篇目:《     》
上联:
下联:
7.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谢绿叶无怨无悔的映衬;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朵慷慨无私的馈赠;如果我是大树,我会感谢土壤赋予我生命的能量……根据你对感恩的理解,对出下联。
上联:人要常思反哺恩
下联:
8.学校将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消息在微博圈里发布后,引发强烈反响并成为校园热议话题,点赞不断。请你拟一副对联,支持“无手机课堂”。(每联不少于5个字)
上联:
下联:
9.学校开展了“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以勤养志,以俭修德,勤俭办学,让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驻每一名学生的心中。请你以此为主题拟写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个字)
上联:
下联:
10.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设绿色家园,享受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11.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四大名著》中人物
上联:义薄云天关羽私放曹
下联:
12.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轻轻走进诗的世界,清凉的智慧之水缓缓流进我们的心田:有悠远的意境,高雅的情调,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指引与熏陶。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邀李白,学海扬帆抒壮志
下联:
13.三尺讲台,是您耕耘奉献的平台;两鬓白发,是您执着坚持的见证;培育精英,是您最大的理想愿望。老师啊!感谢您多年的教导培养。让我们用一副对联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
下联:
14.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这个活动拟写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
下联:
15.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遗憾的是村口牌坊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上联只剩下“勤劳和汗水”,下联只剩下“智慧与真情”,请你根据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上联:
下联:
16.去年我国多地突发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此,学校设立了“心愿墙”,许多同学用对联的形式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美好祝愿。请你为此拟写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
下联:
17.我校展开了“经典诵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语文组对举办征联活动积极响应。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读诗书明德知礼
下联:
18.古诗文中借景抒情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请回忆你所熟悉的古诗文名作,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望湖登楼,范文正览胜抒怀
下联:
19.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喜迎盛世龙舟竞渡;
下联:
20.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句,一举两得,其乐无穷。下面是伊秉教授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合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的原句,下联集合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和苏轼《放鹤亭记》中的原句,浑然天成。根据你了解的内容,下面补写的上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_____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A.进亦忧,退亦忧,颓然乎其间,意不在酒
B.通巫峡,极潇湘,四时景不同,乐亦无穷
C.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D.得之心,寓之酒,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
21.文段空格处填入下联最恰当的是
“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大清早,一碟烫干丝,两只三丁包,再来一壶绿杨春,呱呱叫!“十里春风吹琼宴,______”下班后,约三五好友,去饭馆小聚,品品美食,聊聊家常,真惬意!可不是个好地方?
A.楼台处处迷芳草 B.二分明月落金樽
C.拂浪旗开日月浮 D.万家杨柳挂新秋
22.下面两副对联,第(1)副是关于岳阳楼的对联;第(2)副是关于杜甫的对联。根据你的积累,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 到心头。
(2)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鹤先生骨;三五 里,春水鸭鸥 心。
A.欢喜 草堂 野老 B.欢喜 陋室 青莲
C.忧乐 陋室 青莲 D.忧乐 草堂 野老
2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填入上面括号中即可)
去老范一千年,后_ 先 ,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24.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张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25.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名胜古迹中,精彩对联比比皆是,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下面四副对联,不符合对联基本知识的一项是( )
A.万荷倒影月痕绿,朦胧烟雨山色清。(济南市××亭)
B.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镇江××山)
C.高歌碧云霄举头红日近,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黄山××楼)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湖南××楼)
26.经典共赏部落开展了“集对联,猜文常”知识竞赛,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④万物复苏春光里,百鸟欢唱绿色中
A.①诸葛亮 ②鲁迅 ③《世说新语》 ④《春》
B.①诸葛亮 ②朱自清 ③《聊斋志异》 ④《秋天的怀念》
C.①孔子 ②朱自清 ③《世说新语》 ④《秋天的怀念》
D.①孔子 ②鲁迅 ③《聊斋志异》 ④《春》
27.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它语言丰富,文学艺术性强。请根据上联,选出恰当的下联
上联:竹深村路远下联:_____
A.月照窗前竹 B.日出钓船稀 C.聊寄一枝春 D.白鹭忽飞来
28.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A.至乐无声唯孝悌 B.流觞韵事足千秋
C.来听渔鼓唱前朝 D.愿无忘名士风流
29.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填写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日微风缕缕
30.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即臣民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三国演义》《水浒传》《世说新语》《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
D.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盛行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包括小令、套曲两种,套曲有曲牌名。
3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鱼戏平湖穿远岫”,下列最适合作为它的下联的一项是
A.山容水意自天然 B.青嶂云横山叠翠
C.雁鸣秋月写长天 D.远亭绿水拱青山
32.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副对联,上联就引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春光大不同,看 ,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 。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33.如果要给老人拜寿,下列对联中不适宜送出的是
A.春为—岁首 梅占百花魁食
B.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C.青松多寿色 丹桂有丛香
D.萱花挺秀辉南极 梅萼舒芬绕北堂
34.参观中,同学们了解到:87 岁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从 1956 年来到敦煌,如今在莫高窟已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63 年,2018 年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82 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 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40 多年执着坚守敦煌,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被称为“敦煌女儿”。文学组同学想给他们写副对联,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一项是( )
上联:大国工匠李云鹤,鹤发修文物
下联:敦煌女儿樊锦诗,
A.坚守莫高窟 B.执着护敦煌 C.诗心石窟梦 D.诗心守遗存
35.学校举办的书法作品展中有一幅对联:笔扫龙蛇字,胸藏 。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下面四个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锦绣词 B.绝妙赋 C.锦绣文 D.绝妙句
36.集句联是从前人的诗词文赋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词性、结构、平仄等要求组成对联。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判断下列各项不能构成“集句联”的一项是( )
A.风定花犹落(谢贞) 鸟鸣山更幽(王籍)
B.屏间记曲拈红豆(王彦泓) 石上题诗扫绿苔(白居易)
C.新荷出水双飞鹭(欧阳修) 碧草粘天一落鸥(杨万里)
D.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7.下列几副弘扬优秀家风的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上联:家传美德传家久 下联:世继家风继世长
B.上联:院大不如志大 下联:房宽难胜心宽
C.上联:师友肯临容膝地 下联:儿孙莫负等身书
D.上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下联: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38.下面是写给“战疫”英雄的一副对联,请你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病毒①_____,天使逆行,②_____驱妖无畏;
下联:江城③_____,精兵前赴,担当护民④_____。
A.①逞威②负重③蒙难④有情 B.①突降②全心③蒙难④有情
C.①逞威②全心③险情④无悔 D.①突降②负重③险情④无悔
39.王羲之、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等文化名人都曾在南京居住过,晓霞想就此拟写一副对联,她写好了上联,以下选项中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A.王羲之入木三分,《兰亭集序》耀古今
B.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故人
C.曹雪芹历经沧桑,《红楼梦》名扬中外
D.徐悲鸿执着求美,《愚公移山》赞毅力
40.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小组成员在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图片旁配上了一副对联,且对联的部分内容被故意略去。依据你对诸葛亮的了解,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心悬 ,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目击 , ,北拒魏,常怀 励臣躬
A.三分鼎 八阵图 东连吴 谨慎 B.三分鼎 八阵图 西连吴 谦逊
C.八阵图 三分鼎 东连吴 谨慎 D.八阵图 三分鼎 西连吴 谦逊
4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意蕴。下列适用于鲁迅先生逝世的挽联是( )
A.天地永留圣著,泉台亦复陶然。
B.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D.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42.下面是写给战“疫”英雄的一副对联,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病毒 ① ,天使 ② ,负重驱疫无畏;
下联:江城 ③ ,精兵前赴,担当护民 ④ 。
A.①逞威 ②逆行 ③蒙难 ④有情 B.①突降 ②请战 ③蒙难 ④有情
C.①逞威 ②请战 ③险情 ④无悔 D.①突降 ②逆行 ③险情 ④无悔
43.人们往往托花木以言志,下列关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竹子——有节谦虚 B.牡丹——默默奉献
C.松树——生命力强 D.荷花——洁身自好
专题十一 对联 参考答案
1.示例一:幽幽墨香沁我心;琅琅书声颂尔情
示例二:你我“读”具匠心;世界“书”途同归;
2.示例一:内外同心守边疆
示例二:万众齐心戌边疆
3.示例一:正视对手,勇往直前创佳绩
示例二:超越自我,士气如虹看今朝
4.(1)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2)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3)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4)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5.A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认真审读每个选项,所选对联内容要符合“二手图书书店”的特点。A项“锦绣成文,原非我有”暗合“二手书”之意,“琳琅满架,唯待人求”符合“出售”特点;B项由“精印人间好书”可知此联适合印刷店;C项由“楚辞汉赋”“夏鼎周钟”可知此联适合古玩字画店;D项由“扁鹊难医微恙”“华佗无奈小疾”可知此联适合药店。故选A。
6.示例:《记承天寺夜游》 上联:月色入户寻好友 下联:庭中漫步话闲情
7.示例:树须牢记沃土情
8.示例:手机悄然去 课堂恬静来
9.示例:铺张浪费最耻 勤俭节约光荣
10.示例:绿水前新燕啄泥
11.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12.示例:访苏轼,书山览胜展豪情
13.示例:上联:蚕丝吐尽育桃李 下联:烛泪流干塑师魂
14.示例: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古道边伤心忆故人
15.示例:上联:勤劳和汗水铺就康庄道路 下联:智慧与真情扮靓美丽乡村
16.示例:上联:政通人和,共祝灾区重建 下联:百废俱兴,齐迎经济繁荣
17.示例:研经史博古通今
18.示例:伐竹取道,柳河东触景生情
19.示例:欢庆佳节粽叶飘香
20. 【答案】C【解析】根据下联的特点对出上联,“送”“迎”是动词,“夕阳”“素月”是名词;“当”是介词,“春夏之交”是偏正短语,“草木际天”是主谓短语。A 有误“进亦忧”“退亦忧”是动补短语;B 有误,“四时景不同”是主谓短语;D 有误,“得之心”“寓之酒”是动补短语。根据语法结构和内容要求,C 项最恰当。
21. 【答案】B
22. 【答案】D
23. 【答案】B
24. 【答案】B
2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A.不符合,“万荷倒影”是主谓短语,对联原为“万荷倒影月痕绿。BCD.符合。故选:A。
26. 【答案】D【解析】①因为孔子是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所以此对联写的是孔子。②此对联歌颂了鲁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此对联写的是清代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④此对联描绘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所以此处应对应朱自清的《春》。故选 D。
27. 【答案】B
28. 【答案】B
29. 【答案】C【解析】根据春联的特点分析上联:“冬”是季节,可用“春”来对。排除 AB 两项。“尽”是动词,排除 D 项,“爆竹”对“梅花”,都是名词,“声声”对“点点”,都是量词。故选 C。
30. 【答案】C【解析】C.《世说新语》不是长篇,也不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
31. 【答案】C【解析】考查对联知识。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湖里倒映着远山,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好像在远山中穿梭似的;秋天到了,大雁南飞,时而听到雁鸣声,抬头看到雁群,雁群的队列时而变换,好像在长天中写书信。对联的特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以上原则,B 不符合“仄起平收”规律;A 不符合词性相对原则;D 中不符合“平湖秋月”的地点要求。故选 C。
32. 【答案】B
33. A【解析】A 项从上联“春为一岁首”可知,这是一副春联;B 项以“不老松”为意象。寄寓了长表的寓意,是一副表寿联;c 项“青松多表色”同样也是借“青松”寓意长寿,是一副表寿联;D 项“置花挺秀辉南极”中的“置花”是中国的传统的母亲花,又名忘忧草。置花作为母亲花不断的出现在中国绘画和诗文中。所以这是一副为母亲祝寿的寿联。本题让选出“不适宜”给老人祝寿的对联,故答案是 A 项。
34.【答案】D
3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仗”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字数一致,词性相同,内容上有联系。“龙蛇字”是由“龙蛇”(名词作形容词)加“字”(名词)构成的短语,而“锦绣词”能够与之相对。因为“字”对“词”最为合适,因此正确选项为 A。
36.【答案】A
37. 【答案】D
38. 【答案】A【解析】根据对联要求可知,上下联应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第①和③两空所在位置相同,应该对仗,只能选用“逞威”和“蒙难”相对。第②空,应该与下联的“担当”相对,选用“蒙难”。第④空,应该与上联“无畏”相对,选用“有情”。故选:A。
39. 【答案】A【解析】A.最为恰当,“锦绣成文,原非我有”暗合“二手书”,“琳琅满架,惟待人求”符合“出售”特点;B.适合印刷店;C.适合古玩字画店;D.适合药店。故选:A。
4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C 项正确。需要注意结合诸葛亮的事迹和品质进行补充。
41. 【答案】D
42. 【答案】A【解析】第①空:“逞威”指耍威风;“突降”指突然来临。这里的意思是指在疫情病毒肆虐,耍威风的时候,战“疫”英雄们勇敢站出来,抗击疫情,故应选择“逞威”;
第②空:“逆行”指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请战”指请求参加战斗。这里结合下联的“前赴”,指的是在疫情期间,本来应该是远离疫情,但战“疫”英雄们不畏疫情,勇敢的朝疫区前行,故应选择“逆行”;
第③空:“蒙难”指遭受到灾祸;“险情”指危险的情况。上联“逞威”是一个动词词组,根据对联的特点“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这里也应该填入动词词组,“蒙难”是一个动词词组,而“险情”是名词词组,故应选择“蒙难”;
第④空:根据对联上下联中对应的字词不能有所重复,上联“无畏”已经有“无”,所以下联中不能再用带“无”的词语。同时,对联要“仄起平收”,简单说就是上联末尾字要仄音(三声、四声),下联尾字要平音(一声、二声),“无悔”的“悔”是仄音,不符合对联的这一特点,而“情”是平音,故应选“有情”;
故选 A。
43.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