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课时 连 减
教学目标
1.巩固连减意义,探索连减算法,掌握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连减算法,掌握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巩固连减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15+38+27。
1.交流口算过程:15+38=53,53+27=80。
2.用竖式计算,完成快的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交流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用竖式计算连加时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自己买过文具吗?在买文具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去文具店看一看。
出示例4图:看图,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结合图中的信息和小朋友、阿姨的对话,完整地表述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表述问题: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14元一个,小红有50元,要买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还剩多少元?
提问:求还剩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
生列式:50-30-14。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交流算式的意思。)
揭示课题:50元是总数,买两件东西就减两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连减。(板书课题)
2.探究算法。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口算:50-30=20,20-14=6。
引导学生理解算法:要减几次?先算什么?再用谁来减14
小结:计算连减和连加相同,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用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用得到的差去减第二个减数。
(2)笔算: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过程:先算什么?
第二个竖式用哪个数减哪个数,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表述竖式计算的过程,学习竖式的写法。)
3.小结:连减因为要减两次,所以要写两个竖式。第一个竖式用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第二个竖式再用算出的得数继续减第二个减数。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头上有点,少1再减。)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看图,说一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又拿走了多少?再拿走了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操作小棒进行演示。)这个过程怎样列算式?为什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课堂活动”的第2题。
先口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8题。
(学生读题,收集表格呈现的各种信息。)
教师梳理数量关系:原有的-买学习用品用去的-买体育用品用去的=还剩的。
4.独立作业: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它和连加一样,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连减时,先用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再用得到的差去减第二个减数。连减因为要减两次,所以笔算时要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第14课时 连 减
50-30-14=6(元)
口算:50-30=20 20-14-6
竖式:
5 0
- 3 0
2 0
2 0
- 1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