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圆周运动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圆周运动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5 16: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6章 圆周运动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汽车过拱形桥时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1吨的汽车以20 m/s的速度过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500 m,g取9.8 m/s2,则汽车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  )
A.800 N B.9 000 N C.10 000 N D.10 800 N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连接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都相等
3、如图所示为“感受向心力”的实验,用一根轻绳,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桌面上抡动细绳,使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拉力来感受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减小旋转角速度,拉力增大
B.只加快旋转速度,拉力减小
C.只更换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拉力增大
D.突然放开绳子,小球仍做曲线运动
4、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
D.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即为向心力
5、(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B.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C.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
D.向心力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
6、(双选)如图所示,一圆环以直径AB为轴做匀速转动,P、Q、R是环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P=aQ=aR
B.任意时刻P、Q、R三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线速度vP>vQ>vR
D.任意时刻P、Q、R三点的线速度方向均不同
7、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顶部有一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则物体将(  )
A.沿球面下滑至M点
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R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8、一轻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连在轴上,并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最低点给小球水平速度v0时,刚好能到达最高点,若小球在最低点的瞬时速度从v0不断增大,则可知(  )
A.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不断减小
D.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P和vQ,则(  )
A.ωP<ωQ,vP<vQ B.ωP=ωQ,vP<vQ
C.ωP<ωQ,vP=vQ D.ωP=ωQ,vP>vQ
1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物体仍然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11、(多选)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12、(双选)如图所示,在高速路口的转弯处,路面外高内低.已知内外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弯道处圆弧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当汽车的车速为v0时,恰由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了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
A.v0=
B.v0=
C.当该路面结冰时,v0要减小
D.汽车在该路面行驶的速度v>v0时,路面会对车轮产生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三、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轮塔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轮塔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6、7分别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8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8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9下降,从而露出标尺10,标尺10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
(1)在该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当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做实验,且左边小球的轨道半径为右边小球的2倍时,转动时发现右边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数为左边的2倍,那么,左边轮塔与右边轮塔之间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
14、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研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DIS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柱体的质量为m,放置在未画出的圆盘上,圆周轨道的半径为r,力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向心力,光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圆柱体的线速度,表格中是所得数据,图乙为F v图象、F v2图象、F v3图象,

    A       B       C

v/(m·s-1) 1 1.5 2 2.5 3
F/N 0.88 2 3.5 5.5 7.9
(1)数据表格和图乙中的三个图象是在用实验探究向心力F和圆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时,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半径r=0.1 m的条件下得到的.研究图象后,可得出向心力F和圆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式 .
(2)为了研究F与r成反比的关系,实验时除了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外,还应保持物理量 不变.
(3)若已知向心力公式为F=m,根据上面的图线可以推算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质量为 .
三、解答类题。
15、(计算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
16、(计算类综合题)如图所示,一辆汽车m=2.0×103 kg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经过半径r=50 m 的弯道时,如果汽车速度v=72 km/h,这辆汽车会不会发生事故?已知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0.9×104 N。
17、(计算题)如图所示,是马戏团中上演的飞车节目,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的圆轨道.表演者骑着摩托车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已知人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为m,人以v1= 的速度过轨道最高点B,并以v2= v1的速度过最低点A.求在A、B两点轨道对摩托车的压力大小相差多少?
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6章 圆周运动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汽车过拱形桥时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1吨的汽车以20 m/s的速度过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500 m,g取9.8 m/s2,则汽车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  )
A.800 N B.9 000 N C.10 000 N D.10 800 N
【答案】B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连接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都相等
【答案】C 
3、如图所示为“感受向心力”的实验,用一根轻绳,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桌面上抡动细绳,使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拉力来感受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减小旋转角速度,拉力增大
B.只加快旋转速度,拉力减小
C.只更换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拉力增大
D.突然放开绳子,小球仍做曲线运动
【答案】C 
4、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
D.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即为向心力
【答案】B
5、(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B.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C.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
D.向心力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
【答案】 AC
6、(双选)如图所示,一圆环以直径AB为轴做匀速转动,P、Q、R是环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P=aQ=aR
B.任意时刻P、Q、R三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线速度vP>vQ>vR
D.任意时刻P、Q、R三点的线速度方向均不同
【答案】BC
7、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顶部有一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则物体将(  )
A.沿球面下滑至M点
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R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答案】D 
8、一轻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连在轴上,并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最低点给小球水平速度v0时,刚好能到达最高点,若小球在最低点的瞬时速度从v0不断增大,则可知(  )
A.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不断减小
D.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9、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P和vQ,则(  )
A.ωP<ωQ,vP<vQ B.ωP=ωQ,vP<vQ
C.ωP<ωQ,vP=vQ D.ωP=ωQ,vP>vQ
【答案】B  
1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物体仍然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答案】D 
11、(多选)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答案】ABD
12、(双选)如图所示,在高速路口的转弯处,路面外高内低.已知内外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弯道处圆弧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当汽车的车速为v0时,恰由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了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
A.v0=
B.v0=
C.当该路面结冰时,v0要减小
D.汽车在该路面行驶的速度v>v0时,路面会对车轮产生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答案】AD  
三、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轮塔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轮塔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6、7分别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8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8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9下降,从而露出标尺10,标尺10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
(1)在该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当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做实验,且左边小球的轨道半径为右边小球的2倍时,转动时发现右边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数为左边的2倍,那么,左边轮塔与右边轮塔之间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控制变量法  (2)1∶2
14、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研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DIS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柱体的质量为m,放置在未画出的圆盘上,圆周轨道的半径为r,力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向心力,光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圆柱体的线速度,表格中是所得数据,图乙为F v图象、F v2图象、F v3图象,

    A       B       C

v/(m·s-1) 1 1.5 2 2.5 3
F/N 0.88 2 3.5 5.5 7.9
(1)数据表格和图乙中的三个图象是在用实验探究向心力F和圆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时,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半径r=0.1 m的条件下得到的.研究图象后,可得出向心力F和圆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式 .
(2)为了研究F与r成反比的关系,实验时除了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外,还应保持物理量 不变.
(3)若已知向心力公式为F=m,根据上面的图线可以推算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质量为 .
【答案】(1)F=0.88v2  (2)线速度v  (3)0.088 kg
三、解答类题。
15、(计算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
【答案】
【解析】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tan θ=mω·Rsin θ,得ω0==。
16、(计算类综合题)如图所示,一辆汽车m=2.0×103 kg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经过半径r=50 m 的弯道时,如果汽车速度v=72 km/h,这辆汽车会不会发生事故?已知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0.9×104 N。
【答案】会
【解析】这辆汽车经过弯路时所需向心力Fn=m=1.6×104 N,据题意,最大静摩擦力为0.9×104 N,所以汽车会发生事故。
17、(计算题)如图所示,是马戏团中上演的飞车节目,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的圆轨道.表演者骑着摩托车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已知人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为m,人以v1= 的速度过轨道最高点B,并以v2= v1的速度过最低点A.求在A、B两点轨道对摩托车的压力大小相差多少?
【答案】6mg
【解析】在B点,FB+mg=m 解之得FB=mg;在A点,FA-mg=m 解之得FA=7mg.所以在A、B两点轨道对车的压力大小相差6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