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980年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宣布抵制在苏联举行的奥运会
198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从竞技场内到场外的竞争
第16课 冷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学习目标
02
01
03
了解冷战的含义、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
掌握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
认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长期对峙,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一词的含义
①冷战的时间:
②冷战的双方:
③冷战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 (1947-199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
——寻“冷战”之因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请结合以下材料及教科书第74-75页,试归纳“冷战”爆发的原因。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军事
认为制度民主、观念自由
政治
二战后美国
二战后苏联
战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军队人数1100多万,雄踞欧亚大陆
战后初期,军工产量仅次于美国
1949年成功爆炸原子弹
经济
军事
政治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美国:独占鳌头
苏联:空前强大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寻“冷战”之因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杜鲁门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凡是他的军队所能到达之处,他就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社会制度
矛盾
国家战略
姓“资”还是“社”
世界霸权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寻“冷战”之因
一
第一幕 昔日盟友今成仇:寻“冷战”之因
第 2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61 个,卷入战争的人口高达17亿
造成9000万人伤亡, 其中军队伤亡5000万人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
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 美元
战后和平主义思潮:
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战后的欧洲国家
1
3
2
美苏势均力敌
大战刚结束,人们心向和平,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
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苏联实力增强,认为资本主义的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对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根本原因
人心思定
归纳总结
“冷战”爆发的原因
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
什切青
里雅斯特
材料研读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
这次演说发出“冷战”最初信号,揭开了“冷战”对峙的序幕。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
——识“冷战”之策
政治:
杜鲁门主义(1947年)
经济:
马歇尔计划
(1947年)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政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
军事: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
资本主义阵营
请结合教科书第75-77页和第83页,概括美、苏两阵营“冷战”的措施。
社会主义阵营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识“冷战”之策
1.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干涉。”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识“冷战”之策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
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2.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年)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识“冷战”之策
材料1: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这期间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D)共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请思考,美国人是真的慷慨吗?
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材料3:《欧洲复兴计划》的主要内容:1、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2、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3、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实施美国要求的财政政策,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等。
材料2:战后欧洲的形势相当严峻。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敝……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世界史·现代史编》
欧洲
目的:
1、控制西欧,消除西欧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
2、使西欧国家承认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3、抗衡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第二幕 针锋相对两阵营:识“冷战”之策
3.军事: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实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苏联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北约”。
第三幕
冷热交织相共生
——评“冷战”之果
合作探究
评价“冷战”之果
材料1:
联邦德国
1949.9
民主德国
1949.10
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材料2: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朝鲜战争;20世纪60年代美国侵略越南战争;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影响二:威胁世界和平
影响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造成国家分裂
材料3: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影响三:推动科技发展
材料4: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从另一角度看,美苏缓和也成为避免世界大战重要因素。
影响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冷战”阴影下的人
战火
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硝烟
依旧弥漫着曾经的废墟
和平
明明触手可及
却又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我不懂
是什么阻止这一切
只希望
有一天
世界能够铸剑为犁
二
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世界带来“威胁”。
冷战思维——“中国威胁”论
新冷战真的来了吗?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中庸》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本课小结
原因
美苏 的对立和 的巨大差异。
冷
战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影响
美
国
苏
联
经济上:实施“ ”
政治上:出台“ ”
军事上:成立“ ”
军事上:成立“ ”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开始标志
表现
大国互掐 没有赢家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
政治上: 分裂
德国
中考链接
1、【2019 四川成都中考22】1947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划是( )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2、【2019 安徽中考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A
D
请同学们课下观看《间谍之桥》、《窃听风暴》等有关反映冷战的电影,下节课分享一下观后感。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