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5 08: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欧洲人了解的世界(绿色区域)
公元前后
1500年左右
1600年左右
观察对比从公元前后到1600年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创设情境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习目标:了解新航路的开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何谓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时空坐标
旧航路?
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大都
情景一:探寻新航路开辟背后的故事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问题一:根据材料和教材34—35页内容,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哪些?
材料一 :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商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对金银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马可·波罗(1254—1342)
《马可 波罗行记》引发的寻金热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奥斯曼
帝国
商业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引发了商业危机。(直接原因)
材料五: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传播基督教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①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③思想根源:
④直接原因:
⑤精神动力:
⑥政治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和市场需求。
《马可 波罗行记》引发的寻金热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商路不畅造成的商业危机
传播基督教
2、条件:
对外扩张,强化王权
问题二:根据材料和教材35页内容,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当时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当时,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扩张主义。得到全体国民的拥护,符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戴维·阿诺德著《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
料料三: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材料四: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这一切,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葡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地圆学说
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条件:
①西、葡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②丰富的航海经验
③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和地理知识)
④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1、动因
①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③思想根源:
④直接原因:
⑤精神动力:
⑥政治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和市场需求。
《马可 波罗行记》引发的寻金热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商路不畅造成的商业危机
传播基督教
对外扩张,强化王权
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A. 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 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 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D. 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B
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曾按照地圆说理论绘制了“世界地图”,将中国和印度的位置确定在大西洋的彼岸,使人们相信,从欧洲出发向西穿越大西洋,就可以到达东方。据此推断该地图
A. 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
B. 得到中国皇帝的认可
C. 为欧洲探险家提供支持
D. 为欧洲宗教改革助力
C
情境二:重走新航路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人物 航线 支持王室
1487—1488 葡萄牙
1497—1498 葡萄牙
1492—1493 西班牙
1519—1522 西班牙
迪亚士
欧洲——好望角——印度
哥伦布
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达.伽马
欧洲——非洲——好望角
麦哲伦
欧洲——美洲
向东
向西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第一个
发现新大陆
第一个找到东方航路
实现环球航行
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 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 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C
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在今天的印度)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A
三、其他航线的开辟
航向 支持国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 世纪 卡蒂埃 到达______________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 的航路
俄罗斯 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 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北冰洋
拉布拉多半岛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合恩角
澳大利亚
其他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卡蒂埃
巴伦支
哈得逊
德雷克
德雷克
德雷克
德雷克
塔斯曼
1.这些航路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的新航路相比有何不同?
高纬度
探寻南半球
2.结合地图以及材料分析这些航路开辟的直接意义是什么?
丰富地理知识,开辟众多航线,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三、其他航线的开辟
1、其他航线的开辟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一: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
——《泰晤士世界历史》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马世力《世界史纲》
情境三: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其他航线的开辟
1、其他航线的开辟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结束了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拓展延伸】
1、新航路的开辟对各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欧洲
① 欧洲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多,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商业革命
③欧洲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
价格革命
②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 贸易中心转移
(地中海沿岸 大西洋沿岸)
(2)对美洲:
灭顶之灾
种族灭绝
金银矿的开采
种植园经济
(3)对非洲:
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4)对亚洲
①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了经济发展
②新的物种传入
(1)背景:
(2)目的:
(3)影响:
2、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拓展延伸】
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
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郑和下西洋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转型。
小 结
全球联系的开始
开辟新航路
开 辟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动因和条件
条件
原因
经济
社会
宗教
政治
商业
其他
南半球探险
北大西洋
高纬度地区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启美洲历史新篇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D
迁移练习
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D.唯利是图是商人本性
C
“想要不经由穆斯林的中间榨取,从神秘的印度直接运回无尽的财宝,并与治理印度的基督教国王祭司约翰尼斯联手,夹击伊斯兰教,并据此最终完成夺回耶路撒冷的终极目标,是中世纪后期拉丁世界的基本世界战略”。由此可以看出欧洲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因是( )
A. 传播基督教和获取财富
B. 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 建立与印度的商业联系
D. 对印度基督教国王的崇拜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