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4 19: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五个小题。
材料一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G 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更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消除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发展恢复正常秩序,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2020 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消除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 2025 年我国 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 3.5 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 10%,人均 GDP 增长 0.5% 至 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队伍。
有了高速且广泛分布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 5G 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材料三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为 5G 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家预计,2020 年是 5G 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 60 万个 5G 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 5G 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不但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更好地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解决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 5G 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 5G 网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持“新基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入。
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基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B.狠抓“新基建”,内需外需齐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轻疫情压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C.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D.“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队伍。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B.“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
C.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D.“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将新老基建融合,以“新基建”带动“老基建”的发展,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
B.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的支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C.我国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给侧的良好发展基础,在需求侧则有巨大市场潜力。
D.行业也需防范 5G 发展风险,要用市场机制真正建成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网”。
(4) 三则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说明。
(5) 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四小题。
老屋后的槐花树
白莹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干枯的渭河河道边上种满了洋槐,含苞的、已开的、开过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挂满了洋槐枝头。风儿袭来,,那一阵阵迷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树。
又是在这个槐花飘香的季节里,闪闪跳动着的那一个个场景像电影倒带一般浮现在了我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门,长长的巷子,厚实的土墙,小小的院子,随风微动的秋千,高高的桑树,屋后的洋槐,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
老屋后头有两棵槐花树,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爱的风铃挂满枝头,摇曳着醉人的身姿,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招蜂引蝶,当然,还有我们这帮孩子。每每这时,奶奶便拿来钩子,用铁丝牢牢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父亲在房檐角落找好地儿,支起长梯子,爬上房顶。低的地方就顺手折下,高的地方就用奶奶扎好的钩子钩住较繁的槐花枝,快速转动竹竿,轻松地就拧断槐树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领着我们把白白的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放进竹筛子,调皮的孩子们则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嘴巴,大口嚼起来。甜甜的槐花汁和着口水一同流下来,用袖子擦去口水,想再吃一串,却被奶奶及时阻止:“狗娃,这东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给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满筛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净,沥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来回不停地搅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说,这样做出来的槐花筋道,入味。麻利地备好一切后,奶奶便坐在风箱前“呼哧呼哧”地拉起风箱,我则趴在她腿上,手里拿着偷偷藏起的还未盛开的槐花吃了起来。奶奶和蔼地笑道:“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吃些。”我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香甜的槐花早已下肚。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绑钩子的竹竿也越来越长,老屋后头的槐花树也越长越高,但是可以够到的槐花越来越少,只因年复一年树枝低的地方经常被折断,时间一长,低的树枝都折没了,高的慢慢够不着了,槐花越来越少了,奶奶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年五一放假,馋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着要吃槐花麦饭。那时已至五月,大多洋槐早已过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鲜不嫩了,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就是能吃上一碗槐花麦饭,可还是迟了。第二天,奶奶带着我满村子转悠,终于在村西边找到一棵槐树,花已经开得很大了,但奶奶还是踮起脚,挑拣着好的、稍微嫩的槐花……我美美地吃了一顿槐花麦饭,跟奶奶诉着多日不见的思念,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给奶奶洗洗头发,擦擦身子,剪剪指甲,给奶奶说好哪个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反反复复叮嘱着。她不停地点头:“狗娃,你去吧,在学校要好好学,下回放假了再看婆。”
离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乡愁便越浓,心中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牵挂,离家的梦境里,总有奶奶坐在旧藤椅上的身影,她依旧顶着淡蓝格子手帕,穿着斜襟子粗布衣服、蓝色裤子、黑布鞋,拿着旧蒲扇,面孔慈祥,对着我笑,嘴里念着曾经哄我入睡的口婆:“马蹄杠,红杆杆,额是额婆滴心坎坎,额婆把额打一把,额把额婆卖了去,额爷回来要老婆,一斗荞麦换两个……”梦醒后,只留下清泪两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麦饭了。
近几年来,吃槐花麦饭的心境大不如从前,自己虽然也买来做,但总觉得缺些什么。如今,又是槐花飘香季,街上卖槐花的小贩估计也多起来了,今日,随同事去撸了些来,看着如同当年一样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
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父亲站在梯子上钩槐花枝,其他人说笑着撸槐花,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狗娃,婆给你蒸麦饭,你等一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的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屋后的槐花树”这一标题意蕴丰富,满载着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连用两个“勾引”,形象地写出了迷人的槐花香诱发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生活的追忆,用词新鲜生动。
C.“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中“会不会”一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表达了作者对重温旧时光的渴盼。
D.锈迹斑斑的钩子、门檐上孤单的竹筛子、静搁在灶房的荆耙等老物件,沉积着岁月的灰尘,深化了乡土文化消逝的主题。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实写形态各异的槐花挂满枝头,甜香迷人,既照应了题目,又总领了全文。
B.文章第五段写村西边的槐花树,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深意,更显祖孙情深。
C.文章第六段用特写镜头,清晰真切地展现了梦境中奶奶的形象,凸显作者的思念之浓。
D.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
(3) 如何理解文章首尾两段中的“似乎”一词?
(4) 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散谷帛以周贫乏。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大驾西幸长安,关东诸侯范阳王虓、高密王略等竞召之,皆不就。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谢浮等十余部,皆统属平。逖诱浮使取平。樊雅遣众夜袭逖,直趣逖幕。逖命左右距之,督护董昭与贼战,走之。逖率众追讨,而张平余众助雅攻逖。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初,樊雅之据谯也,逖以力弱,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含遣桓宣领兵助逖。逖既克谯,宣等乃去。石季龙闻而引众围谯,含又遣宣救逖,季龙闻宣至而退。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乃致妻孥汝南大木山下。逖虽内怀忧愤,而图进取不辍,营缮武牢城。逖恐南无坚垒,乃使从子汝南太守济率众筑垒。未成,而逖病甚。俄卒于雍丘,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祖逖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B.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C.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D.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科目,用以任用官员,由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明清时变成对秀才的雅称。
B.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为“关东”不同。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意思是天子居住的地方,规模很大,人口众多,现代泛指首都。以“京”称都城始于周朝建立之初。
D.坞主,东汉、魏晋南北朝时坞堡壁垒之主。东汉末年以来,豪强地主或官僚贵族聚众筑坞堡以武装自守,因未有朝命,故称坞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仁爱善良,德才兼备。祖逖经常周济乡间穷苦百姓;博览群书,贯通古今,被世人誉为有辅佐之才。
B.祖逖忠君报国,不怀二志。祖逖积极为国建言,报效国家;虽有多方诸侯征召、任命,但他都没有赴任。
C.祖逖深得拥戴,逆转战局。在谯城战役中,祖逖在陈川、王含等人的帮助下,击败了石勒。
D.祖逖发展贸易,不改初心。祖逖与石勒放开贸易,以休养生息;虽疾病在身,仍然坚守收复疆土之初心。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ii 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5) 请简要概括祖逖郁郁而终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小题。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朱槔①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沈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②万死台。
【注】①朱槔: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②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张巡每誓师,嚼齿穿龈。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塘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座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
B.颔联中“鱼方乐”“雁未来”借用典故,表面是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着诗人对雁书未达的惆怅。
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岀了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致。
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沈”“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
(2) 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诗经·卫风·氓》中用比兴的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
(2) 《望海潮》中“ ,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于朝廷,夸于同僚,从侧面烘托了西湖之美。
(3) 《蜀相》中借对武侯祠周围景色的描写,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经有人提出“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桶”里放“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 ① ,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 ② 。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语言通顺。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向世界传播更多“中国故事”。
C.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 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为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富有田园气息。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③欣赏田园风光、古风汉服和传统美食,④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凉。⑤中国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动人的,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⑦但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不是浪漫、诗意的,还需要真正爱劳动、肯吃苦才行。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⑨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对每个镜头成百上千次的反复拍摄,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就不会有诗意的、生活味的李子柒。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当地时间 2020 年 2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 冠状病毒病”。世卫组织还在推特上发文并给出了合理解释,根据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商定的指导方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与地理位置、动物、个人和人群无关的名称,而且该名称要便于发音且与该疾病相关联。拥有一个正式名称很重要,这样可以防止名称使用不准确或产生侮辱意味。它还为我们提供了未来其他冠状病毒的命名的标准格式。此次世卫组织是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最近有许多年轻人加入“饭圈”(由粉丝组成的团体),在社交平台上自发为偶像宣传、助威。在这个饭圈中,有人负责转发资料和整理数据,有人负责回应他人的评论。粉丝们投入许多时间、金钱和精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让自己的偶像更好更红。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1. 【答案】
(1) A
(2) D
(3) C
(4) (1)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进行对比来阐述“新基建”的特点;(2)都采用了举例论证,都以“新基建”的核心领域之一——5G 网络建设为例,阐述“新基建”的发展态势。
(5) ①新在科技。“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领域。②新在理念。“新基建”主要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③新在模式与空间。“新基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队伍。④新在指向未来。“新基建”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发掘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
2. 【答案】
(1) D
(2) A
(3) (1)首段中的“似乎”,写眼前的槐花树慢慢地唤起了作者尘封的记忆,使文章由现实自然过渡到旧日时光。(2)尾段中的“似乎”写槐花麦饭还是那个味,但奶奶已经不在了,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心境也已不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 (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艺术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了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关的人、事串联起来。
3. 【答案】
(1) A
(2) A
(3) C
(4) i 用他自己乘坐的车马运载同行的年老有病的人,而自己徒步行走,药物、衣服和粮食与大家分享,又有许多随机应变的谋略,因此老幼都尊崇他。
ii 大王如果能够显示皇威任命将领,任命像我这样的人为统率众人的首领,或许可以一雪国耻,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5) (1)朝廷将派遣在祖逖看来没有远见卓识的戴若思任都督;(2)担心王敦与刘隗等人结怨会引发朝廷内乱。
4. 【答案】
(1) C
(2) 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了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是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颔联也有暗示,“雁未来”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暗示诗人虽超脱尘世却仍期盼收复国土的复杂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
5. 【答案】
(1)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 【答案】
(1) (示例)先天基因应该是建筑材料,后天环境才是组装“智商材料”的设计师,每个人拥有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设计师不同,最后盖出的房子就会千差万别。
(2) C
(3) ①一类是神经元细胞;②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7. 【答案】②“通过”和“使”保留一个即可;⑥“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⑦“并不”改为“并不全”;⑧删掉“由于”。
8. 【答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并给出了合理解释,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
9.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