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 第2课时 教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第2课时 单元复习 教案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初步认识到求两个“单集”内的对象的总数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为“两集相交”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学习成为可能。部分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思路受阻现象,表达出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学的干预可以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发展。部分的学较高的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接受更大的挑战,参与更复杂的学习,教师必须为此做好学习材料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图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
1.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美术兴趣班和拓展训练班的学生名单。
(1)将名单填在合适的圈里。
(2)参加美术兴趣班和拓展训练班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名称
3.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
解题方法:
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总人数
参加A的人数+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总人数
设计意图:整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点,针对数学广角——集合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答案】1.(1)
(2)12人
二、复习巩固
1.在圈中填上合适的数。
两个圈中都有的数有多少个,分别是哪些?
2.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 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1)填写下边的图。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三(1)班有36人订了《小学生天地》,有22人订了《数学大世界》,其中有9人都订了。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订了这两种杂志?
设计意图: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
【答案】1.9种
2.(1)
(2)37
(3)问题:只参观熊猫馆的比只参观大象馆的少多少人?(5人)
3.45人
三、小组合作
1.学校歌舞小组中会唱歌的有魏东、马晓军、孙晓明、黄阳、崔美兰、王哲、罗红、宋玲玲、沈欢,会跳舞的有高新、郑虹、马晓军、胡霞、黄阳、万大林、宋玲玲、姜旭、罗红、徐丽娟。
(1)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有( )人。
(2)学校歌舞小组一共有( )人。
2.三(5)班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把两张各长10厘米的纸条照下图这样重叠粘贴在一起,重叠处长2厘米,现在这张粘好的纸条长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答案】1.(1)A;(2)B;
(1)4;(2)15
2.(1)6人;(2)9人
3.18厘米
四、当堂检测
1.小雨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圣女果,奶奶、妈妈、爷爷、小雨4人采摘了草莓,姑姑、舅舅、外婆3人采摘了小黄瓜。
(2)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 )人。
(3)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 )人。
2.在图中填上合适的数。
(1)两个圈里都有的是哪些数?
(2)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三(1)班有45人,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有16人参加了跳高比赛,14人参加了接力比赛,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8人?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答案】1.(1)
(2)9;(3)8
2.(1)
(2)大于小于且分子式1的分数的有几个?
(7个)
3.(1)22人;(2)8人;6人
五、布置作业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 第2课时 学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第2课时 单元复习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图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学习难点】
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三、知识构建
【自主学习】
1.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美术兴趣班和拓展训练班的学生名单。
(1)将名单填在合适的圈里。
(2)参加美术兴趣班和拓展训练班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填写集合图的各部分名称。
3.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
根据图示,写出关系式:
方法一:
关系式:
方法二:
关系式:
三、层级练习
(一)查漏补缺
1.小红买了红彩笔、绿彩笔、蓝彩笔、白彩笔;小军买了紫彩笔、橙彩笔、绿彩笔、白彩笔、红彩笔。小红和小军一共买了多少种彩笔?
2.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10人参加画画比赛,9人参加唱歌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
(1)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9人。( )
(2)参赛的同学最少有9人。 ( )
三(2)班共有52人,会打篮球的有21人,会打乒乓球的有27人,两种运动都不会的有10人,两种运动都会的有多少人?
(二)拓展延伸
1.粒粒排队买电影票,从前面数,他是第16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这一队有多少人?
2.三年级(1)班会游泳的有25人,会打篮球的有22人,两项都会的有12人,两项都不会的有6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3.56人同时做两道数学题,每个同学至少做对了一道。只做对第一题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6人。做对第二题的有多少人?
四、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1)
(2)12人
2.
3.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总人数;
参加A的人数+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总人数
四、层级练习
(一)查漏补缺
1.6种
2.√;×
3.6人
(二)拓展延伸
1.14人
2.41人
3.12人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
第2课时 练习课
书写等级: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填一填。
张老师调查了班里部分同学,获悉这些同学参加艺术类培训的有20名,参加文化类培训的有15名,张老师至少调查了( )名同学,最多调查了( )名同学;经过确认,发现有7名同学既参加了艺术类培训,又参加了文化类培训,张老师实际调查了( )名同学。(每名同学至少参加了其中一类培训)
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三(1)班在“天地杯”作文比赛中获奖的有( )人。
A.5 B.9 C.7
(2)三(1)班在“中国梦”朗诵比赛中获奖的有( )人。
A.5 B.9 C.7
(3)三(1)班两项比赛都获奖的有( )人。
A.3 B.4 C.7
(4)三(1)班只获奖一次的有( )人。
A.10 B.13 C.15
3.在图中填上合适的数。
大于小于且分子是1的分数 大于小于且分子是1的分数
(1)两个圈里都有的是哪些分数?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下面是体育用品店两天的进货情况。
周六进的体育用品种类:
周日进的体育用品种类:
(1)体育用品店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体育用品?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5.三(1)班参加篮球队的有18人,参加田径队的有30人,篮球队和田径队都参加的有12人。
(1)请先填写右面的图。
(2)三(1)班参加篮球队和田径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拓展运用
6.三(1)班有46人,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8人,答对第二题的有32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8人,有多少人两题都没答对?
7.阳阳一家中爷爷、爸爸、外公、阳阳、叔叔、姨妈喜欢看新闻节目,奶奶、妈妈、爷爷、阳阳喜欢看少儿节目,姑姑、舅舅、外婆喜欢看综艺节目。
(1)喜欢看新闻节目和综艺节目的共有多少人?
(2)喜欢看少儿节目和新闻节目的共有多少人?
趣味乐园
8.学校举行广播体操比赛,一班和二班的所有学生排成方队,无论从前数、从后数,还是从左数、从右数,许墨都在第5个,这两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参考答案
一、
1.20 35 28
2.(1)B (2)C (3)A (4)A
3.、、、 、、、、
(1)、 (2)示例:大于小于且分子是1的分数有几个?7个
4.(1)6+5-3=8(种)
答:体育用品店这两天一共进了8种体育用品。
(2)(所提问题不唯一)如:周六进的体育用品比周日进的体育用品多多少种? 6-5=1(种)
答:周六进的体育用品比周日进的体育用品多1种。
5.(1)6 12 18
(2)6+12+18=36(人)
答:三(1)班参加篮球队和田径队的一共有36人。
二、
6.28+32-18=42(人) 46-42=4(人)
答:有4人两题都没答对。
7.(1)6+3=9(人)
答:喜欢看新闻节目和综艺节目的共有9人。
(2)4+6-2=8(人)
答:喜欢看少儿节目和新闻节目的共有8人。
三、
8.5+5-1=9(名) 9×9=81(名)
答:这两个班一共有81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