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三进荣宁府,谁解其中味——结识曹雪芹笔下的的红楼儿女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文化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融为一炉,显示出小说内容的博大精深和主题思想的多元意蕴。
作者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观园,它实际上是与“须眉浊物”相对立的众女儿的精神乐园与理想世界。生活于此的女儿们尽管出身地位各有差异,性格品德和思想意识也不一致,但她们都充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之光。作品形象地展示出这些“异样女子”在各自不同的遭际中被摧残、被扭曲、被蹂躏、被吞噬的悲剧命运,以及殊途同归于“薄命司”的苦难历程,都无可挽回地一起走向“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终极归宿。大观园的女儿悲剧是青春、美、爱和一切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悲剧。大名鼎鼎的金陵十二钗,和生活在她们周围的各式女子,她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最终命运?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红楼儿女呢?本单元通过《红楼梦》的几篇作品走进这些红楼儿女的代表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了解曹雪芹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人物,理解环境对于描写人物的的重要性。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一进荣宁府——随林穿行,结识红楼儿女。专题二:再进荣宁府——看雕梁画栋,探个中滋味。专题三:三进荣宁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红楼儿女。
本单元将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依托,借助《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十九回)等作品来了解《红楼梦》悲剧女子,以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为代表,并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主体探讨《红楼梦》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探讨荣宁二府环境描写的作用。引领学生结合“金陵十二钗”判词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曹雪芹人生经历,进而理解曹雪芹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我喜欢的金陵十二钗”的写作。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熟悉人物间的关系。
2.了解《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方法和语言的精妙。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刻画的方法,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红楼梦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把握环境这个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在研究曹雪芹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4.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对应课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红楼梦》中的代表性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是怎样的?曹雪芹是怎样来刻画的?
2.探究红楼梦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3.怎样理解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终极归宿?
专题划分
专题一:一进荣宁府——随林穿行,结识红楼儿女。
专题二:再进荣宁府——看雕梁画栋,探个中滋味。
专题三:三进荣宁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红楼儿女。
专题一
一进荣宁府——随林穿行,结识红楼儿女。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以及《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儿女,分析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以及《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2.熟悉前五章的内容,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3.重点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通过对三个代表人物的比较分析,分析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林黛玉进贾府》故事大体分哪几个阶段?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整个过程吗?
2. 三个主要代表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3.根据文本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是怎样刻画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
教学支撑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
其 他
关于红学研究的文章、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三节课时间阅读《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课前做好读书笔记,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深刻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圈画,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用流畅的语言描述红楼梦故事梗概。
2.老师组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探究发现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投影展现人物图片,直观感受人物形象)
3.研读课文,组内讨论:欣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交流讨论。(投影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等)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再进荣宁府——看雕梁画栋,探个中滋味。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红楼梦》(前五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十九回)文章的阅读,研究探讨荣宁二府的环境描写,着重从自然描写与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的作用角度去体会曹雪芹的深刻用意。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本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把握环境这个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画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路线图,圈点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2.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和《刘姥姥进大观园》,总结荣宁二府的环境特点?
3.环境这个要素在红楼梦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红楼梦》(前五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十九回)
教学支撑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
其 他
有关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前活动:布置预习,熟悉课文
任务:阅读文章,画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路线图。
活动形式:自由阅读、书面作业。
活动一:交流路线图,介绍沿途景观
任务:梳理内容,深入学习。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活动二: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任务: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投影提示贾府的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活动三:探究环境这个要素的作用
任务:探究环境这个要素的作用。
活动形式:班级讨论交流。
(提示:环境描写关键还是为塑造人物、反映社会服务的。)
活动四:延伸研究
任务: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与本文叙述的角度、描写内容等进行比较。
活动形式:自主探究、书面作业。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准确地分析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专题三
专题三:三进荣宁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红楼儿女。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曹雪芹》(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htm)、《兖州一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导学案——走进红楼,结识金陵十二钗》,了解曹雪芹人生经历,进而理解曹雪芹在这些悲剧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完成写作——“我喜欢的金陵十二钗”。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曹雪芹的遭遇,探讨他在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进一步理解《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曹雪芹》(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htm),你对曹雪芹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金陵十二钗”的关系?
3.如何理解《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曹雪芹》(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htm)
常规资源
《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十九回)等。
教学支撑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
其 他
《曹雪芹生平及《红楼梦》的作者问题》(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前用1节课的时间阅读《曹雪芹》(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htm)、《兖州一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导学案——走进红楼,结识金陵十二钗》,了解曹雪芹人生经历,重点关注曹家抄家后后曹雪芹艰难的心路历程,结合《红楼梦》(前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黛玉葬花》(第二十七回)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十九回)等作品,探讨曹雪芹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寄予的情感。(课下印发“曹雪芹生平”的相关背景)
活动一:走近曹雪芹(自由交流)
1.读了《曹雪芹》(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htm),你对曹雪芹有了那些了解?
活动二:如何理解《红楼梦》的深刻内涵。(小组探讨)
1..怎样看待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金陵十二钗”的关系?
2.如何理解《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活动三:组织讨论写作:“我喜欢的金陵十二钗”(书面作业,班内张贴交流)
作业: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