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广泛。学习它既是对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探索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突破方法:①分组画图
②动手操作,用刻度尺、量角器测量边和
角,猜想并论证边、角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情分析:
我们农村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相对相对比较薄弱,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分析及抽象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 实践性探究 互动式讨论
启发式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观察发现
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载体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伸缩门
哈萨克毡房结构
创设情境
建构数学
探究性质
归纳总结
巩固作业
问题: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图形?
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1.以4人一个小组,分成11组。
2.要求学生用课前准备的4根的小木棒拼出观察出的四边形,再画出对应的四边形。
3.结合图形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
对角线:不相邻两个顶点的连成的线段,如图中的AC、BD(2条)
B
C
A
D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观察测量 ABCD的边和角的大小。
A
D
B
C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2)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探索猜想它们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如:
AB=CD,AD=BC,
AB∥CD,AD∥BC,
∠A+∠B=180,∠C+∠D=180,
∠A=∠C,∠B=∠D等。
A
D
B
C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3)结合已有知识加以论证,由学生自己完成证明过程,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通过三角形全等。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4)教师注意引导、帮助学生用规范、准确的几何语言进行归纳整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性质一: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性质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例1、乌兰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场地,其中一边AB的长为8米,其它三边长是多少?
教学程序
A
D
B
C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AB=8cm
∴CD=8cm
又 AB+BC+CD+AD=36cm
∴AD=BC=10cm
教学程序
A
D
B
C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探究性质
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1) ABCD中,AB=5,BC=3。求它的周长。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外角是38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
叉叠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
成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B和DC有什么关系?
A
B
C
D
1、观察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的表现,给予指导,肯定和鼓励;
2、通过课堂设问和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优化课堂教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时练针对训练和达标检测题
2.选作题:课时练提能演练1~5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