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等
第I卷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凡是物质发生燃烧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就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
A.红色石蕊试纸 B.PH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
C.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NaOH溶液21.70mL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4.已知某温度下,以下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Ka(HCN)= 6.2×10-10 mol·L-1、Ka(HF)= 6.8×10-4 mol·L-1、Ka(CH3COOH)= 1.8×10-5 mol·L-1、、Ka(HNO2)= 6.4×10-6mol·L-1。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
A.HCN B.HF C.CH3COOH D.HNO2
5.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的用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大体积
6.在25℃,1.01×105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
A.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的熵变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D.该反应的焓变效应大于熵变效应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亚硝酸(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 ( )
A.0.1mol/L的亚硝酸水溶液的PH=2.1 B.亚硝酸不与硫酸钠溶液反应
C.25℃时,HNO2的水溶液的PH<7 D.用亚硝酸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8.将pH等于3的强酸溶液和pH等于12的强碱溶液混合,当溶液的pH=11时,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 ( )
A.9:2 B.9:1 C.1:10 D.2:5
9.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 )
A.v (NH3)=0.0100mol.L-1.s-1 B.v (O2)=0.0010mol.L-1.s-1C.v (NO)=0.0010mol.L-1.s-1 D.v (H2O)=0.045mol.L-1.s-1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粒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粒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零
11.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2.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 5 mL水
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 5 mL水
13.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碳的燃烧热为△H = -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H = -221 kJ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 = -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14.室温下,向100mL 0.1mol/L的H2SO4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若想减慢制取H2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试剂 ( )
A.硝酸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醋酸钠溶液 D氯化钠晶体
15.化学反应N2+3H2 = 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 = 2NH3(l); ⊿H = 2(a—b—c)kJ/mol
B.N2(g)+3H2(g) = 2NH3(g) ; ⊿H = 2(b—a)kJ/mol
C.N2(g)+H2(g) = NH3(l) ;⊿H = (b+c—a)kJ/mol
D.N2(g)+H2(g) =NH3(g) ;⊿H = (a+b)kJ/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c(H+)=c(OH-)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c(H+)·c(OH-)=10-14的溶液 D.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
17.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在一定的温度下4X(g)? 3Y (g) + Z (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 )
A. 3.4mol B. 4 mol C. 2.8 mol D. 1.2 mol
18.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气)+nB(气) pC(气)+qD(气), 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生成m molA 同时消耗q mol的D;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④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⑦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p:q。其中,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③④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⑥
19.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由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20.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改变
A
B
C
D
X/(mol·L-1)
0.12
0.09
0.03
0.04
Y/(mol·L-1)
0.04
0.03
0.09
0.12
21.如图为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 )
2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H=-Q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molSO3所具有的能量
B.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气体被氧化
23.将2.0 mol SO2气体和2.0 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等于n mol的是 (? ? )
A. 1.6 mol SO2+0.3 mol O2+0.4 mol SO3
B. 4.0 mol SO2+1.0 mol O2
C. 2.0 mol SO2+1.0 mol O2+2.0 mol SO3
D. 2.0 mol SO2+0.5 mol O2+1.0 mol SO3
2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
A. 往H2S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增多
B. 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 高压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25.用均为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 (CH3COO–) > c (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c (OH–) > c (H+)
B. c (CH3COOH) + c (CH3COO– ) = 0.2 mol/L
C. c (CH3COOH) > c (CH3COO– )?????
D. c (CH3COO– )?+ c (OH– ) = 0.2 mol/L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
26.(6分)现有下列物质 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2?? ?③纯醋酸?? ④硫酸钡 ⑤铜
⑥酒精(C2H5OH) ⑦熔化的KCl? ? ⑧NaOH溶液?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强电解质且在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
27.(6分) 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值相同。
则:B是__________溶液,C是__________溶液;D是 溶液
四、实验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12分)
28.下图是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的盛放盐酸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请回答:
⑴ 仪器A的名称是 ;
⑵ 盐酸的体积读数:
滴定前读数为 mL,
滴定后读数为 mL;
⑶ 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是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
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盐酸的
体积读数(mL)
滴定后盐酸的
体积读数(mL)
1
20.00
1.20
23.22
2
20.00
2.21
24.21
3
20.00
1.50
23.48
⑷ 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所用的仪器刚用蒸馏水洗净):
A.用碱式滴定管向锥形瓶里注入20.00 mL待测NaOH溶液,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使管内无气泡;
D.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
⑸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⑹ 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① 如果上述B步骤省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② 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③ 若滴定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④ 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五.计算题(共16分)
29.(12分)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均用>、<、=表示)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其关系是
(2)取相同体积的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溶液时,需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n2、n3,则其关系是 。
(4)取同体积的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1、υ2、υ3,则其关系是 ;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a、υb、υc,则其关系是 ;产生氢气的质量依次为m1、m2、m3,则其关系是 。
30.(4分)将N2和 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相同状况下其密度是H2的 3.6倍,取0.5mol该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内,使之发生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已知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相同条件下反应前压强的0.76倍,试求:
(1)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其中N2和 H2的体积比等于 ;
(2)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氨的物质的量等于 ;
(3)平衡时N2的转化率等于 。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 (共60分)
一、二选择题(60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