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博物馆保存枪支大炮等铁质文物的是
A.定期用湿布擦拭铁制文物 B.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文物
C.保持文物储存室内空气的干燥 D.在铁制文物表面涂抹一层保护物质
2.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废旧干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该显示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化学性质稳定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易生锈
D.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油漆,可有效防锈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明火检查 B.燃放爆竹,增添气氛
C.金属回收,资源再生 D.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5.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6.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气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活性炭净水——活性炭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空隙且空隙能改变
8.光亮的铁在下图所示情况下最易生锈的是
A.干燥的空气 B.水 C.植物油 D.蒸馏水
9.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可以用同一装置
C.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D.都要进行尾气处理
10.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形管内的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放置几天后观察到U形管内的水面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我国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可以任意开采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得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2.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事实是 ( )
A.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硬铝合金
B.配制波尔多液时不可用铁桶装硫酸铜溶液
C.电子集成电路中元件接脚镀金
D.军舰喷上高级防锈漆
13.把生铁冶炼成钢的主要目的是( )
A.把生铁提纯,除去生铁中的各种杂质
B.加入各种合金元素,改善生铁性能
C.在高温下用还原剂把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D.高温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和其他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14.2.8克CO在高温下跟5.8克铁的某种氧化物完全反应,这种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Fe3O4 D.无法确定
15.某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C.用明矾净化浑浊的生活用水 D.用食盐水除去铁锈
16.炼铁厂以赤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铁属于混合物
B.反应过程①是置换反应,②③属于化合反应
C.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制取一氧化碳
D.工业炼铁的设备是高炉
二、综合题(共6题)
17.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B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
C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金原子的中子数为 97
(3)近年来,共享单车在国内一些城市走红
①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____,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共享单车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图2是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模拟实验,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取铜锌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18.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方框内横线上。
→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一般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 → 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 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和CuSO4(是重金属污染物之一)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既造成污染又造成浪费。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钢,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
①X是______,将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Y是__________,利用其除去固体中的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9.根据下列图示(装置中的夹持和支撑部分省略)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2)使试管甲中溶液变黄色的化学反应所属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操作。金属片选用____________(选填“铜片”或“铝片”或“铁片”)最好。
(4)实验时,金属片上最先燃烧起来的是______________碎片。
(5)根据图乙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金属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
C.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2)用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①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探究实验室废液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Y为___________;加入X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完成操作Ⅱ需进行以下操作:a.过滤;b.冷却结晶:c加热浓缩:d.洗涤干燥。该系列操作的顺序应___________(用字母代号表示)
(4)工业上可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来焊接钢轨。若用足量铝与48kg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21.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曾以不同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1)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他们的化学性质都_________(填“不活泼”或“活泼”)。
(2)工业上常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4)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5)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粉末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8g。试求:
①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②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
22.金属是现代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照明用具。如右图所示台灯,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_____ 性,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 。
(2)在铁制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能防止铁制品表面与 _____ 接触而生锈。
(3)将锌片投入到下列盐溶液后,能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_____ (填字母)。
A 氯化镁 B 氯化铜 C 硝酸汞 D 硝酸铝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 (填字母)。
A 生铁比钢的含碳量高
B 将钢针淬火后可以做钓鱼钩
C 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D 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最多的是钠
(5)将一定量的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弱)加入到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 _____ 种。
(6)将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水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水 ,故A、用湿布擦拭铁制文物使铁制文物上沾有水分,这样铁制文物容易生锈不宜用于博物馆保存枪支大炮等铁质文物,故选A
2.B
【详解】
废旧干电池中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故选B。
3.C
【详解】
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且水中也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故在潮湿环境中更容易生锈,A正确;所有的燃烧都是化学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正确;铝的金属活动性虽然比铁强,但是铝在空气中被氧化之后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隔绝空气,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而铁氧化形成的三氧化二铁是疏松的结构,会吸收氧气,让氧化反应继续进行,因此铁制品更容易生锈,C错误;在铁制品的表面涂油漆可隔绝空气,是防锈的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C。
4.C
【详解】
A、 煤气泄漏,明火检查,易导致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B、 燃放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选项错误;
C、金属回收,资源再生,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选项正确;
D、 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水源,但不能禁止使用,选项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不是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常温下汞是液体,故A不正确;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B正确;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故C正确;
D、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故D正确。故选A。
6.A
【详解】
对于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准确性,尤其是物质燃烧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一定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即白磷燃烧生成的是P2O5固体,而不是白色气体,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纯净的一氧化碳可以安静燃烧,不纯的一氧化碳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做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的时候,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与装置内的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正确,
D、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正确,故选A
7.D
【详解】
A、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抗腐蚀性的金属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阻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含义是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而不是改变着火点,故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且空隙能改变,故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干燥的空气中没有水,铁不易生锈,错误;
B、该实验中铁既有水又有空气,易生锈,正确;
C、该实验中铁只有水没有空气,故不易生锈,错误;
D、蒸馏水中氧气含量少,铁不易生锈,错误。故选B。
9.C
【详解】
A、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木炭属于固体,氢气和一氧化碳属于气体,它们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同,另外,一氧化碳有毒,需有尾气处理装置,木炭和氢气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不符合题意;
C、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都有铜生成,故都有红色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氢气和木炭不需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铁钉生锈时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从而使得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U型管内液面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
故选A.
11.B
【详解】
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储量丰富,不能任意开采,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减少固体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详解】
A、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硬铝合金,主要利用硬铝的密度小、硬度大的性质,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故A不正确;
B、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B正确;
C、镀金层外观为金黄色,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镀金层延展性好、易抛光、耐高温,具有很好的抗变色性能,则电子集成电路中元件接脚镀金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故C正确;
D、铁的活动性较强,易和水和氧气反应而生锈,军舰喷上高级防锈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军舰锈蚀,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故D正确。故选A。
13.D
【详解】
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炼钢是用氧气将生铁中多余的碳氧化而除去,从而降低含碳量,同时也可以除去大部分的硫和磷。故选D。
14.C
【详解】
CO在反应中转化为二氧化碳,质量由2.8g变成4.4g,增加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其质量为4.4g﹣2.8g=1.6g. 5.8克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质量=5.8g﹣1.6g=4.2g
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则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Fe3O4。
故选:C。
15.D
【详解】
A、用木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因为木炭具有吸附作用,正确;
B、用汽油可以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正确;
C、用明矾可以净化浑浊的生活用水,因为明矾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正确;
D、用食盐水不能除水瓶中的水垢,因为氯化钠溶液是中性物质,错误。
故选D。
16.B
【详解】
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①焦炭为单质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②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焦炭继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③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赤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①②,③既不是置换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焦炭为单质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制取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工业炼铁的设备是高炉,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Cu、Fe、Al BC 涂油 隔绝氧气和水 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3CO+Fe2O32Fe+3CO2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67.5%
【详解】
(1)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因此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列顺序是Cu、Fe、Al;
(2)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金原子核外有79个电子,故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故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金”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而不是中子数,故错误;
(3)①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玻璃管中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设锌的质量为x,
,
x=6.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8.失 +3 Al2O3 B Fe 稀硫酸
【详解】
(1)铝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一般易失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O3;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B中铁钉与水、氧气都不接触,故最不易生锈。
故选B。
(3)①由流程图可在,最后得到的是硫酸亚铁晶体,故X是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Y是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氧气和水 复分解反应 铜片 乒乓球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铁锈是铁与氧气和水之间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2)使试管甲中溶液变黄色的化学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e2O3 + 6HCl 2 FeCl3 + 3H2O
,属于复分解反应;(3)图乙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操作。金属片选用铜片最好,因为铜的导热性更好;(4)乒乓球的着火电低于滤纸的着火点,实验时,金属片上最先燃烧起来的是乒乓球碎片;(5)根据图乙实验可知乒乓球燃烧,滤纸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
(1)D
(2) ADBC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3) 稀硫酸 cbad
(4)解:设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为x。
x=33.6kg
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为33.6kg。
【分析】
(1)
A、铁原子有四层电子,所以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正确。
B、从结构示意图可知,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正确。
C、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错误。
故选D。
(2)
①A装置中制取的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因此需除去二氧化碳的干扰,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最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且吸收该气体,因此连接顺序为ADBC;
②B装置通入一氧化碳可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并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因此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
①含有FeSO4和CuSO4,最终需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则X为Fe,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铜单质,而加入Fe为过量,则固体甲为Cu和Fe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溶液乙为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混合液,在通过操作Ⅱ降温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①所以Y为稀硫酸。加入铁与硫酸铜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操作Ⅱ是降温结晶,过程是c加热浓缩,b.冷却结晶,a.过滤,d.洗涤干燥。故填写cbad。
(4)
见答案。
21.不活泼 C ABC 0.2 67.5%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详解】
(1)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他们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故填:不活泼;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
(3)由于钛合金抗腐蚀性能非常好,所以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抗腐蚀性好,与可塑性、机械性能无关,故选C;
(4)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金属原料价格是否便宜、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是否大、金属是否便于回收和利用等,故选ABC;
(5)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20g+100g-119.8g=0.2g,故填:0.2;
②见答案。
22.导电 Al2O3 空气和水 C B 四 Fe3O4
【详解】
(1)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2)铁和水和空气接触会反应生成铁锈,在铁制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且能防止铁制品表面与空气和水接触而生锈;
(3)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锌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溶液质量不改变;
B、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锌与CuCl2反应置换出单质铜,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锌片的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变大;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锌能与硝酸汞反应置换出汞,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锌片的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减轻;
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锌与硝酸铝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化;故填C;
(4)
A、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不符合题意;
B、将钢针烧红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弯曲,这种金属热处理方法叫淬火,使硬度增大,韧性减弱,不易弯曲来制作鱼钩,符合题意;
C、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金属的熔点,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不符合题意;
D、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所含的原子最多,不符合题意;
故填B;
(5)要使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则金属M的活动性应仅强于银且M的量不足以全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此时M和部分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M的硝酸盐,而硝酸锌、硝酸铜和M不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最多有硝酸锌、硝酸铜、M的硝酸盐和剩余的硝酸银四种溶质;
(6)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设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xOy,
解得 x∶y=0.75=3∶4,即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3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