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氯化钠 D.烧碱
2.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干燥木材吸水
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敞放的固体烧碱
3.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学名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NaOH 火碱 氢氧化钠
B.Ca(OH)2 消石灰 氢氧化钙
C.CaO 熟石灰 氧化钙
D.CO2 干冰 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溶解固体 D. 测定pH
5.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6.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B.氦气用作火箭燃料
C.熟石灰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D.稀硫酸用作除铁锈
7.用Zn、ZnO、Zn(OH)2、ZnCO3、CuCl2、盐酸六种物质制备ZnCl2的方法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生石灰
B.苛性钠
C.浓硫酸
D.浓盐酸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10.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洗涤剂能使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吃松花蛋时可加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C. 手持吸有液体药品的滴管 D. 振荡试管
12.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能量观: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守恒观:所有的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B.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轻靠三层滤纸处
C.为了防止因潮解而变质,烧碱必须密封保存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液体飞溅一定会导致浓度减小
14.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生石灰;③熟石灰;④酒精;⑤铜;⑥石墨;⑦水;
⑧蔗糖。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单质的是⑤⑥ B.属于氧化物的是②⑦
C.属于碱的是①③ D.属于有机物的是④⑧
1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以除去表面的锈斑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16.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NH4+、Cl-、NO3-
B.H+、K+、CO3 2-、SO4 2-
C.H+、Na+、OH-、SO42-
D.Na+、Ca 2+、NO3-、CO3 2-
二、综合应用题
17.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10.2g该化肥样品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提示: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产生的气体通过固体氢氧化钠后,用盛有过量稀硫酸的装置吸收,反应前该装置的质量为150g,充分反应后该装置的质量为152.04g。请回答: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某同学提出新的方案: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盛有过量浓硫酸的装置(忽略空气成分的影响),称量该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来进行相关计算。该方案是否合理,你的依据是:_______。
18.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一、厨房里离不开水。
(1)下图中用“●”表示氧原子,用“〇”表示氢原子。下列选项中可以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用下图装置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气体,则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厨房中烧水也可以将水变成气体,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
(3)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
A 水的净化
B 水的蒸发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二、下列厨房用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 。
三、厨房里离不开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为我们所用。
(1) 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的主要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_______。
(4)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______。
四、下表列出了两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有效成分和注意事项。
名称 洁厕灵 漂白精
功能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1 NaCIO
注意事项 勿用于铁、铝等金属制品清洁 勿与酸性制品或其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洁厕灵”勿用于铁制品清洁的理由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1 = NaCl + X个+ 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
19.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铜的冶炼
资料一:考古工作者从安阳的商代铸铜遗址中,发现当时冶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石碳酸铜Cu2(OH)2CO3],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温度估计在1000℃左右。
资料二:西汉刘安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可能是硫酸铜一类的物质,将孔雀石溶于硫酸中得此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溶液中即可得铜。
(1)关于“曾青”和孔雀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 。
A 前者属于盐,后者的主要成分是碱 B 前者属于酸,后者的主要成分是碱
C 前者和后者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氧化物 D 前者和后者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
(2)以孔雀石为原料的冶炼过程中,用现代化学的观念审视,可能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__ 。
①Cu2(OH)2CO32CuO+CO2↑+H2O ②2CuO+C2Cu+CO2↑
③CuO+COCu+CO2 ④CO2+C2CO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2)的四个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填序号,下同) ____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____ 。
(4)资料二中,假设溶解孔雀石的酸是稀硫酸,写出用此方法冶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 , ___ 。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5)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固体荧光粉激活剂和铜盐的制造等。碱式碳酸铜由Na2CO3 10H2O与CuSO4 5H2O反应制备,原理: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称取14.0gCuSO4 5H2O、16.0gNa2CO3 10H2O,用研钵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立即发生反应,有“嗞嗞”声,而且混合物很快成为“黏胶状”。将混合物迅速投入200mL沸水中,快速搅拌并撤离热源,有蓝绿色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至滤液中不含SO42﹣为止,取出沉淀,风干,得到蓝绿色晶体。
①混合物发生反应时有“嗞嗞”声的原因是 ___ 。
②撤离热源的目的是 ___ 。
组成测定:
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用Cu(OH)2 CuCO3表示碱式碳酸铜是不准确的,较为准确、科学的表达式是mCu(OH)2 nCuCO3,不同来源的碱式碳酸铜的m、n值需要具体测定。热分解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过测定碱式碳酸铜在灼热后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推导出碱式碳酸铜中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含量,即可求出m和n的比值。
③三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如下表,则该样品中m:n= ___ ,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是水,则该测定值比理论值 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已知该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64g/L)
实验序号 样品质量/g CO2体积/m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1 0.542 44.82
2 0.542 44.80
3 0.542 44.78
20.碳酸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玻璃、造纸和纺织等。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____。如图为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通过步骤I后得到的悬浊液中有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上述过程中得到的氮肥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能使_____;从流程图中可得出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现有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猜想①:NaOH;猜想②:Na2CO3;猜想③: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写出相关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
(3)某海洋化工集团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取11.0g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碳酸钠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3 6 9 12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255.8 254.0 253.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是、否)符合标准。(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1.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以焦炭和碳酸钙为原料生产碳化钙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气体的原理如下图。
(实验探究)
(1)气体C有毒,写出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组同学对固体D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氧化钙;
猜想二:氢氧化钙;
猜想三:碳酸钙。
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了,理由是 。
(3)检验固体D: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猜想二正确。
(组成测定)
(一)实验设计:
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
装置(选填“Ⅰ”或“Ⅱ”)。
(二)实验测定:(小资料: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
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试通过计算,确定乙炔的化学式。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①
125.3
127.1
装置②
78.2
87.0
结论:乙炔的化学式 。
(归纳小结)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Ⅰ.二氧化碳的发现
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仅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他将该气体命名为gassylvestris(森林之精),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
请回答:“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
化学实验室一般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制出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该实验进行了优化,改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图1)。
① 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
②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 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停止。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发现当反应停止后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又能继续产生气泡,采用该方法,可使块状石灰石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请推测加入氯化铵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Ⅲ.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25.1g NaOH、Ba(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混合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已知: (注:Ba(HCO3)2易溶于水)
①m的数值为_________。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B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_。
Ⅳ.二氧化碳的吸收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人类正在采用某些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以减少其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例如:化石燃料电厂常在湿壁塔里利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得到广泛的关注。
①该方法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则参加反应的CO2和NH3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计算结果取最简整数比)
②为考察氨水流量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实验中保持通入气体流量为20L/min,二氧化碳浓度为15%,温度为20℃。通过测量湿壁塔进出口二氧化碳的浓度差,绘制出下图。据图可知,在不同氨水浓度下(分别为2%、4%、6%、8%),随着氨水流量从8L/h上升到24L/h,CO2脱除率均有所增加,但当氨水浓度较高时,增加氨水流量对CO2脱除率的影响便不再明显。请分析“当氨水浓度较高时,增加氨水流量对CO2脱除率的影响便不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生石灰即氧化钙,能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无毒,可用作食品的干燥;故A正确;
B、浓硫酸为一种粘稠状液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可用于气体的干燥,但却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不正确;
C、氯化钠不能吸收水分,无干燥能力;故C不正确;
D、烧碱即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是常用的干燥剂,但由于有极强的腐蚀性,而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不正确;
故选A。
2.B
【详解】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燥木材吸水时质量增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敞放的固体烧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A正确。
B、 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B正确。
C、氧化钙化学式CaO,俗称生石灰,C错误。
D、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固态俗称干冰,D正确。
故选:C。
4.C
【详解】
试题分析: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A错;气体验满时应在集气瓶口进行验证,B错;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
5.B
6.B
【解析】
试题分析: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可用作人工降雨,正确,B、氦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错误,C、熟石灰是碱,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正确,D、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稀硫酸用作除铁锈,正确,故选B
7.C
【详解】
①锌可以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
②氧化锌可以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
③氢氧化锌可以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
④碳酸锌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
⑤锌比铜活泼,所以锌可以用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共5种方法。故选C。
8.D
【详解】
A、生石灰氧化钙和空气中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A错。
B、苛性钠吸水,还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质量增大,B错。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大,C错。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是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不会相同;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是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电子;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故选D.
10.A
【详解】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洗涤剂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与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因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B、在稀释浓硫酸时将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产生危险,错误;C、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液体流入橡胶帽,会腐蚀橡胶帽,错误;D、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正确。故选D。
12.B
【详解】
A、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不是所有的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难溶性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少量浓硫酸沾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轻靠三层滤纸处,防止弄破滤纸,符合题意;
C、烧碱吸水潮解,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变质,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变质,不符合题意;
D、如果在装瓶时,液体飞溅,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
A、⑤铜属于单质;⑥石墨属于单质,正确;B、②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⑦水属于氧化物,正确。C、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化合物;③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错误;D、④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⑧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故选C。
15.C
【详解】
A、植物的叶片、花中含有和酸碱指示剂类似的物质,能够成功,故A错误;
B、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味道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故B错误;
C、菜刀表面的锈斑是氧化铁,要想除去可以选择酸性物质,食盐水呈中性,所以不能成功,故C正确;
D、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制汽水,能成功,故D错误;
故选C。
16.A
【解析】
试题分析:离子大量共存即离子间相互结合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A、正确,B、H+和CO3 2-相互结合形成H2CO3,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不能共存,错误,C、H+和OH-相互结合形成H2O,不能共存,错误,D、Ca 2+和CO3 2-相互结合形成CaCO3沉淀,不能共存,错误,故选A
17.(1)2.04
(2)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
答:该碳酸氢铵化肥的纯度为92.9%。
(3)不合理,因为浓硫酸吸收的气体除氨气外,还有较多的水蒸气。
【详解】
(1)过量稀硫酸可以吸收氨气,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的差值即为氨气的质量,即氨气的质量=152.04g-150g=2.04g;
(2)见答案;
(3)不能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盛有过量浓硫酸的装置,称量该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来进行相关计算,因为浓硫酸吸收的气体除氨气外,还有较多的水蒸气,会使测得氨气的质量偏大。
18.C 2H2O2H2↑+O2↑ 水蒸发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隙发生变化,水电解时分子变成了其它分子 C BD B 石油 CH4 +2O2CO2 +2H2O 风能 隔绝氧气 Fe+2HCl=H2↑+FeCl2 Cl2 +1
【详解】
一、(1)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C;
(2)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填:水蒸发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隙发生变化,水电解时分子变成了其它分子;
(3)A、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能说明水的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水的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符合题意。
答案:
(1)C;(2)2H2O2H2↑+O2↑;水蒸发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隙发生变化,水电解时分子变成了其它分子;(3)C。
二、铁锅、不锈钢水瓢属于金属材料,铁锅是利用金属导热性;
故答案为BD;B;
三、(1)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2)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H4 +2O2CO2 +2H2O.故填:CH4 +2O2CO2 +2H2O。
(3)太阳能、风能、氢能、潮汐能、水能等属于新能源。故填:风能。
(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能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
四、(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2HCl=H2↑+FeCl2;
故答案是:Fe+2HCl=H2↑+FeCl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式NaClO+2HCl=NaCl+X↑+H2O的生成物中还缺少两个氯原子,故X是Cl2.因为钠元素化合价是正一价,氧元素是负二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零,可知氯的化合价为正一价。
故答案为Cl2;+1。
19.D D ③ ① 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Fe +CuSO4=FeSO4+Cu 反应中有CO2气体生成 防止Cu2(OH)2CO3受热分解 3:2 偏大
【详解】
一、(1) “曾青”是硫酸铜一类的物质,属于盐,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故选D。
(2)以孔雀石为原料的冶炼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是孔雀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选D。
(3)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2)的四个反应中,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④均为置换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③,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
(4)溶解孔雀石的酸是稀硫酸,稀硫酸和孔雀石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二、①混合物发生反应时有“嗞嗞”声的原因是反应中有CO2气体生成。
②孔雀石受热易分解,故撤离热源的目的是防止Cu2(OH)2CO3受热分解。
③根据三次平行实验数据,二氧化碳条件的平均值,物质的量为
故该样品中,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是水,二氧化碳溶于水,n值偏小,则m值偏大,故该测定值比理论值偏大。
20.纯碱 NaCl+H2O+CO2+NH3=NaHCO3↓+NH4Cl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受热易分解 NaOH和Na2CO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③正确 是
【详解】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氯化铵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化学式为:NH3;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故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步骤Ⅲ可知,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
(2) 猜想①没有变质,为NaOH;猜想②全部变质,为Na2CO3;故猜想③为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③正确;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8.0g+100g-253.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6.4%>96%
所以该产品符合标准。
21.(1)CaO + 3CCaC2 + CO↑(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II(二)C2H2 【归纳小结】CaC2 + 2H2O = Ca(OH)2 + C2H2↑
【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是氧化钙,C是一种有毒气体,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3CCaC2 + CO↑,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了,理由是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检验固体D: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II装置,如果选择1,则可能从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带出水分,使得浓硫酸的装置增重,影响实验的数据,从表格的数据看:水的质量为1.8克,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生成一分子水的同时生成两分子的二氧化碳,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1,12X+Y=26,X=Y,所以X=2,所以化学式为C2H2,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 + 2H2O = Ca(OH)2 + C2H2↑。
2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连接好仪器,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若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氯化铵溶液可以促进硫酸钙的溶解,使石灰石和稀硫酸可以继续反应 19.7 8 NaHCO3 22:17 当氨水浓度为8%时,氨水已经远远过量,但反应中CO2气体流量没有增加,因此反应的CO2质量基本不变,再增加氨水流量也不能明显提高CO2的除脱率
【详解】
Ⅰ.二氧化碳的发现
由“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不能然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
①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连接好仪器,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若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故填:连接好仪器,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若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③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停止。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发现当反应停止后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又能继续产生气泡,采用该方法,可使块状石灰石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推测加入氯化铵溶液的作用是能增加微溶旳硫酸钙溶解度,使硫酸钙溶解,不再阻止反应的进行,故填:氯化铵溶液可以促进硫酸钙的溶解,使石灰石和稀硫酸可以继续反应;
Ⅲ.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设混合物中氢氧化钡质量为x
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5.1g-17.1g=8.0g,AB是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B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故填:19.7;8;NaHCO3。
Ⅳ.二氧化碳的吸收
①该方法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2NH3=NH2COONH4,则参加反应的CO2和NH3的质量比为44:(2×17)=22:17,故填:22:17;
②当氨水浓度较高时,增加氨水流量对CO2脱除率的影响便不再明显的原因是当氨水浓度为8%时,氨水已经远远过量,但反应中CO2气体流量没有增加,因此反应的CO2质量基本不变,再增加氨水流量也不能明显提高CO2的除脱率,故填:当氨水浓度为8%时,氨水已经远远过量,但反应中CO2气体流量没有增加,因此反应的CO2质量基本不变,再增加氨水流量也不能明显提高CO2的除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