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
1.(3分)小李走了5步,一共走了340厘米,小李平均每步走 厘米.
2.(3分)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
3.(3分)在2011年下期校运会上,五年级组有7个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米):
2.73 2.46 2.36 2.43 2.40 2.41 2.39
你认为用 数表示这个组同学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合适,这个数是 .
4.(3分)小明15岁,红红17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岁.
5.(3分)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 件。
6.(3分)制统计表时,必须把 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 ,注明 和 .
7.(3分)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
8.(3分)请你根据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的视力测试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 4.9~4.7 4.6~4.3 4.2以下
三年级一班 29 11 5 2
四年级一班 27 12 6 3
五年级一班 18 20 5 5
五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三年级一班 的人数最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9.(3分)复式统计表包含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据的内容,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数据的情况以及数据变化的差异,便于比较。( )
10.(3分)这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
第四季度销售统计表
种类 数量 月份 电视机 冰箱
十月份 10 8
十一月份 9 15
十二月份 11 16
11.(3分)体育老师要分别统计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复式统计表。 ( )
12.(3分)小明和小丽同在六一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5米,小丽身高1.58米,由此可看出小丽比小明高.( )
13.(3分)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3分)四个自然数,任意三个数相加,其和分别为24、30、33、36,那么,这四个数的和为( )。
A.40 B.41 C.42 D.43
15.(3分)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统计表 C.折线统计图
16.(3分)从( )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统计表 B.统计图 C.两种都可以
17.(3分)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去什么地方参加实践活动,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老师的经验来判断 B.调查,获取数据
C.询问别的学校
18.(3分)根据下图数据,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A.4 B.6 C.8
四、计算我最棒!
19.竖式计算。
32×65 24×84 354÷8 506÷5
20.直接写得数。
360÷4= 84÷4= 720÷9=
77÷7= 420÷6= 240÷8=
362÷6≈ 472÷8≈ 163÷2≈
21.计算.
756÷6÷7
60+84÷7
198÷(3×3)
五、我会操作!
22.下面是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视力统计表.
人数 视力 年级 5.0及以上 4.9﹣4.7 4.6﹣4.3 4.2及以下
三年级 106 42 13 5
六年级 75 53 33 11
(1)两个年级视力在5.0及以上的共有 人.
(2)视力低于5.0的三年级学生有 人.
(3)六年级一共有 人.
(4)你想对视力低于5.0的同学说些什么?
23.下面是三(1)班两个小组的同学每天阅读的时间情况统计表。
阅读时间 人数 组别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第一组 4 3 6
第二组 6 5 2
(1)第 组阅读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多。
(2)根据统计情况,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24.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统计表
三(1)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
项目 动画片 科技类 少儿综艺 知识竞赛
人数/人 15 8 12 7
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
项目 动画片 科技类 少儿综艺 知识竞赛
人数/人 12 10 10 8
(1)完成下表。
三(1)班和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数/人 班级
三(1)
三(2)
(2)三(1)班同学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最多比最少多 人。
(3)三(1)班共调查 人,三(2)共调查 人。
(4)你还发现了什么?
六、解决问题!
25.下表是三所小学为山区留守儿童捐款情况统计表。
年级 金额/元 学校 —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阳光一小 530 607 590 620 705 810
阳光二小 558 780 420 702 678 670
阳光三小 450 547 760 650 891 784
(1)三所学校中捐款最多的是哪所学校几年级的学生?
(2)阳光二小一共捐款多少?
(3)请你再提出一个相关数学问题并解答。
26.实验小学对各年级业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统计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男生 20 25 30 30 40 50
女生 12 25 10 10 13 10
(1) 年级的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 年级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
(2)哪两个年级的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是一样多的?
(3)哪个年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
27.根据营养学专家介绍,1千克黄豆和1千克花生所含营养成分统计如下表。
成分 含量/克 类别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1千克黄豆 350 200 280
1千克花生 270 410 230
(1)1千克花生中 的含量最高,1千克黄豆中 的含量最高。
(2)1千克黄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1千克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多少克?
(3)如果你有一个身体肥胖的同学,那么你建议他(她)多吃花生类制品还是多吃黄豆类制品?为什么?
28.某家电商场去年七、八、九三个月售出五种家电的销售数量如下。
家电 数量 月份 彩电 冰箱 空调 饮水机 豆浆机
七月 43 26 58 36 18
八月 36 37 29 28 24
九月 24 26 36 25 42
(1)该家电商场去年七月份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多,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少?
(2)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多,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少?
(3)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销售冰箱的台数比九月份多多少台?
29.商店第一天运来梨780筐,第二天上午运来550筐,下午运来430筐,平均每天运来多少筐?
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
1.【分析】求小李平均每步走多少厘米,根据“一共走的路程÷步数=平均每步走的长度”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340÷5=68(厘米);
答:小李平均每步走68厘米;
故答案为:68.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一共走的路程、步数和平均每步走的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分析】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此求解.
【解答】解:除数是7,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就是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分析】(1)因为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所以用平均数表示这个组同学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合适;
(2)把7个同学跳远比赛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7就是此组同学跳远成绩的平均分.
【解答】解:(1)因为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所以用平均数表示这个组同学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合适;
(2)(2.73+2.46+2.36+2.43+2.40+2.41+2.39)÷7,
=17.18÷7,
≈2.45(米),
故答案为:平均;2.45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把两人的年龄加起来再除以2就是两人的平均年龄.
【解答】解:(15+17)÷2,
=32÷2,
=16(岁);
答:两人的平均年龄是16岁;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即用两人的年龄和除以2,就是两人的平均年龄.
5.【分析】把二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相加,列出算式计算可求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多少件。
【解答】解:20+40+30+25+35
=(20+40+30)+(25+35)
=90+60
=150(件)
答: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150件。
故答案为:150。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求一共的数量是多少,用加法进行计算。
6.【分析】制作统计表时要把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要写上统计的名称,单位和日期.
【解答】解:制统计表时,必须把数据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名称,注明单位和制表日期.
故答案为:数据,名称,单位,制表日期.
【点评】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①根据题意把题目中的数量加以分类整理,确定表的名称,制表日期.
②按照统计要求分清类别,决定栏目,设计表头,确定表的格式及纵、横栏的各个项目,并画表、写上项目和各栏名称.
③填写数据,并将计算出的总计、合计、平均数等正确、清楚地填进表格内.
7.【分析】统计图的特点是:(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根据三种统计图的共同特点可知: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故答案为: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比统计表具有的优点.
8.【分析】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五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有18人;三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人数最多。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五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有18人;三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18;视力在5.0以上。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9.【分析】根据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便于比较。据此判断。
【解答】解:复式统计表包含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据的内容,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数据的情况以及数据变化的差异,便于比较。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0.【分析】根据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便于比较。据此判断。
【解答】解: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统计表中各月销售电视剧、冰箱的数量,所以这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1.【分析】根据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便于比较。据此判断。
【解答】解:因为要统计的是男生和女生的跳远参加,所以用复式统计表。
因此,体育老师要分别统计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复式统计表。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2.【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它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小明和小丽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55米,并不代表小明和小丽的身高就是1.55米,可能比1.55米高,也可能比1.55米矮;小丽身高1.58米,但小明的身高是不能够确定的,所以小丽和小明相比无法确定谁高.
【解答】解:小明和小丽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55米,并不代表小明和小丽的身高就是1.55米,可能比1.55米高,也可能比1.55米矮;
小丽身高1.58米,但小明的身高是不能够确定的,所以小丽和小明相比无法确定谁高.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从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
【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析】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把四个等式的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33+36,由此即可求出4个自然数的和。
【解答】解: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
把四个等式的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33+36,
所以这四个数的和是:(24+30+33+36)÷3
=123÷3
=41
答:这四个数的和是41。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写出四个等式,再根据等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15.【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6.【分析】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各变量数量的差异,折线图能直观反映各变量的变化趋势.总之,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便于比较数量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从统计图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统计图、表的特点.
17.【分析】根据题意,要想知道学生最喜欢去什么地方,可以进行调查统计,根据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去什么地方参加实践活动,
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调查,获取数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际应用的能力,统计之前要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18.【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柳树有20棵,杨树有14棵,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20﹣14=6(棵)
答:杨树再种6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计算我最棒!
19.【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32×65=2080
24×84=2016
354÷8=44......2
506÷5=101......1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20.【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360÷4=90 84÷4=21 720÷9=80
77÷7=11 420÷6=70 240÷8=30
362÷6≈60 472÷8≈60 163÷2≈80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口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1.【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解答】解:(1)756÷6÷7
=126÷7
=18;
(2)60+84÷7
=60+12
=72;
(3)198÷(3×3)
=198÷9
=22.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五、我会操作!
22.【分析】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即可.
(1)把两个年级视力在5.0及以上的人数相加即可;
(2)把视力低于5.0的三年级学生人数、五年级学生人数分别相加即可;
(3)求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把各个视力段的人数相加即可;
(4)从保护视力方面回答即可.
【解答】解:(1)106+75=181(人)
答:两个年级视力在5.0及以上的共有181人.
(2)42+13+5=60(人)
答:视力低于5.0的三年级学生有60人.
(3)75+53+33+11=172(人)
答:六年级一共有 172人.
(4)你想对视力低于5.0的同学说:保护我们的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故答案为:181,60,172.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以及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分析】(1)第一组阅读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有6人,第二组阅读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有2人,通过比较,即可知第几组阅读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多。
(2)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我想对同学们说,希望大家多读书,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解答】解:(1)2<6
答:第一组阅读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多。
(2)答:我想对同学们说,希望大家多读书,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关键看懂统计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
24.【分析】(1)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统计表。
(2)比较三(1)班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人数,求最多与最少的差即可。
(3)分别求三(1)班和三(2)班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人数和,完成填空。
(4)根据自己的发现完成问题即可。
【解答】解:(1)统计表如下:
三(1)班和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数/人 班级 动画片 科技类 少儿综艺 知识竞赛
三(1) 15 8 12 7
三(2) 12 10 10 8
(2)15>12>8>7
15﹣7=8(人)
答:三(1)班同学最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知识竞赛的人数最少。最多比最少多8人。
(3)15+8+12+7=42(人)
12+10+10+8=40(人)
答:三(1)班共调查42人,三(2)共调查40人。
(4)答:我发现:三(2)班最喜欢科技类的人数和最喜欢少儿综艺的人数相等。(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动画片,知识竞赛;42,4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利用所给数据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六、解决问题!
25.【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三所学校中,捐书最多的是阳光三小五年级的学生。
(2)把阳光二小各年级的捐款金额加起来即为所求。
(3)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比如:阳光一小的六年级比一年级多捐款多少元?
用阳光一小的六年级捐款数量减去一年级捐款数量即为所求。
【解答】解:(1)答:三所学校中捐款最多的是阳光三小五年级的学生。
(2)558+780+420+702+678+670
=1338+420+702+678+670
=1758+702+678+670
=2460++678+670
=3138+670
=3808(元)
答:阳光二小一共捐款3808元。
(3)阳光一小的六年级比一年级多捐款多少元?
810﹣530=280(元)
答:阳光一小的六年级比一年级多捐款280元。
(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分析】(1)比较各年级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即可知哪个年级的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
比较各年级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即可知哪个年级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
(2)根据统计表可知,二年级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25人,二年级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25人,即可知哪个年级的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是一样多的。
(3)把各个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加起来,进行比较即可知哪个年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
【解答】解:(1)男生:20<25<30<40<50
女生:10<12<13<25
答:六年级的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二年级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
(2)答:二年级的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是一样多的。
(3)一年级:20+12=32(人)
二年级:25+25=50(人)
三年级:30+10=40(人)
四年级:30+10=40(人)
五年级:40+13=53(人)
六年级:50+10=60(人)
32<40<50<53<60
答:一年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六,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分析】(1)通过比较1千克花生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和1千克黄豆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即可知1千克花生中哪类的含量最高,1千克黄豆中哪类的含量最高。
(2)用1千克黄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去1千克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即为所求。
(3)建议吃黄豆类制品,因为脂肪含量相对于花生类制品低。(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1)1千克花生:230<270<410
1千克黄豆:200<280<350
所以1千克花生中脂肪的含量最高,1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2)280﹣230=50(克)
所以1千克黄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1千克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50克。
(3)答:建议吃黄豆类制品,因为脂肪含量相对于花生类制品低。(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脂肪,蛋白质。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8.【分析】(1)比较该家电商场去年七月份的家电数量,即可知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多,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少。
(2)比较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的家电数量,即可知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多,哪种家电的销售量最少。
(3)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销售冰箱的台数是37台,九月份是26台,用八月份的减去九月份的即为所求。
【解答】解:(1)18<26<36<43<58
答:该家电商场去年七月份空调的销售量最多,豆浆机的销售量最少。
(2)24<28<29<36<37
答: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冰箱的销售量最多,豆浆机的销售量最少。
(3)37﹣26=11(台)
答:该家电商场去年八月份销售冰箱的台数比九月份多11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9.【分析】先求出两天运来梨的总筐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运来梨的筐数.
【解答】解:[780+(550+430)]÷2,
=[780+980]÷2,
=1760÷2,
=880(筐).
答:平均每天运来880筐.
【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根据题干中告诉的数据和数量关系,求出两天运来梨的总量,然后除以天数即可得解.
第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