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含答案解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含答案解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5 17: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3分)根据下图数据,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A.4 B.6 C.8
2.(3分)气象小组在一天的2点、8点、14点、20点测得温度分别是13℃、16℃、25℃、18℃.请问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  )℃.
A.72 B.22 C.19 D.18
3.(3分)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平均数是60,则丙数是(  )
A.30 B.60 C.90
4.(3分)花店有95盆花,每6盆摆一个图案,最多可以摆(  )个图案。
A.15 B.16 C.17
5.(3分)下面是三(1)班第一小组的同学身高体重统计表。
年龄 数量 项目 王林 张玲 谢雨
年龄(岁) 9 9 10
身高(cm) 145 137 142
体重(kg) 32 28 35
身高最高的是   ,体重最轻的是   。
A.王林
B.张玲
C.谢雨
6.(3分)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6,如果要让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提高到18,其中一个数要(  )
A.增加6 B.增加8 C.增加10 D.无法确定
7.(3分)游乐园在学校的西面,图书馆在学校的南面,图书馆在游乐园的(  )面。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二、计算题
8.(3分)口算
80÷2= 6000÷3= 360÷4= 900÷3=
600÷2= 2000÷5= 70÷7= 250÷5=
540÷6= 0÷56= 80÷8= 5400÷9=
三、填空题
9.(3分)把24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求每盘放几个苹果,就是求   数.
10.(3分)某小学对三年级三个班的男女同学经常上网的人数进行了统计,情况如下表:
性别\人数\班级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男生 21 19 23
女生 8 17 15
(1)三(2)班经常上网的有    人。
(2)三    班经常上网的男生最多,三    班经常上网的女生最少。
(3)这所小学三年级一共有    名同学经常上网。
(4)网络世界很精彩,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你能给同学们提出有益的建议吗?请写出来。
11.(3分)三(2)班同学视力检测统计表
项目 4.2以下 4.2~4.6 4.7~5.0 5.0以上
男生 1 2 3 15
女生 0 3 4 13
(1)三(2)班共有    人参加视力检测。
(2)视力在    的人数最多。
(3)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视力未达标的有    人。
(4)根据检查结果,你有什么建议?
12.(3分)下面是三(1)班的学生两学期立定跳远成绩情况统计表。(两学期班级人数相同)。
学期\人数\成绩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第一学期 25 15 7 1
第二学期 14 8 0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三(1)班有    人。
(2)第二学期立定跳远优秀的学生有   人。
(3)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立定跳远成绩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13.(3分)马小虎同学在统计一个小组的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时,将李明同学的得分96误写作69,算出的平均分是87分,发现后将平均分更正为90分,则这个小组有    位同学。
14.(3分)一个和尚从山下挑水到山顶的速度是6千米/时,下山的速度是12千米/时,那么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15.(3分)在一次歌咏比赛中,七位评委们为选手们为选手小红分别打了:9.8分、9.4分、9.5分、8.9分、9.6分、9.2分、8.5分,为了体现公平的原则,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要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的得分的平均数,那么小红的最后得分为   分.
四、解答题
16.学校要开运动会,聪聪统计了三(1)班五位同学的1分钟跳绳和踢毽子的成绩。
姓名 下数 项目 丽丽 乐乐 东东 涛涛 文文
跳绳/下 120 138 118 145 140
踢毽子/个 60 75 68 78 88
(1)跳绳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踢毽子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
(2)如果要挑选3位选手参加比赛,你认为选哪三位同学?
(3)如果进行体育测试,你觉得谁的成绩可能最差?
17.下面是翔宇少年篮球队男、女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篮球队男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厘米) 140以下 140~145 146~149 150~155 155以上
人数 4 10 15 8 5
篮球队女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厘米) 140以下 140~145 146~149 150~155 155以上
人数 6 20 10 6 4
(1)把以上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
140以下 140~145 146~149 150~155 155以上
男生
女生
(2)男队员的身高在    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男队员的身高在    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
(3)女队员的身高在    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女队员的身高在    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4)这个篮球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18.队员去果园摘桃子.我们小组5名队员,每人摘20个桃子.另外小队4名队员共摘62个桃子.他们平均每人摘多少个桃子?
19.星期一到星期日去街道图书室看书的人数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人数 32 43 28 51 65 72 80
求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街道图书室看书?
20.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42件,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能不能在3天内完成?
21.在一次测验中,小明考了95分,小红考了87分,小冬考了94分,小青考了98分,小刚考了96分,他们五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2.三(2)班一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
姓名 吴晓 孙红 高江 张丽 张笑 夏明 张东
身高 142cm 139cm 152cm 156cm 135cm 147cm 151cm
(1)这组同学中   的身高最高,   的身高最矮?
(2)算一算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人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柳树有20棵,杨树有14棵,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20﹣14=6(棵)
答:杨树再种6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分析】先求出在这一天四个时刻中测得温度数的总和,再用总温度数除以数据的个数4,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3+16+25+18)÷4,
=72÷4,
=18(℃);
答: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18℃.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分析】用60×3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再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把甲看作3份、乙看作2份、丙看作1份,则共有(3+2+1)份,用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除以总份数就是一份是多少,进而求出丙数,做出选择.
【解答】解:60×3÷(3+2+1)×1,
=180÷6×1,
=30×1,
=30.
答:丙数是30.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求出总数,再用总数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进而求出要求的问题.
4.【分析】因为每6盆摆一个图案,求95盆花最多可以摆多少个图案,就是求95里面最多有多少个6,根据除法包含分的意义,用花的总数量95除以每个图案用的数量6,所得的商就是最多可以摆的图案数。
【解答】解:95÷6=15(个)......5(盆)
答:最多可以摆15个图案。
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出除法算式求解。
5.【分析】横向观察身高一栏,比较数据得到王林最高;横向观察体重一栏,比较数据分析张玲体重最轻。
【解答】解:身高:145>142>137,因此王林最高;
体重:28<32<35,因此张玲体重最轻。
故选:A,B。
【点评】(1)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
(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6.【分析】根据“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分别求出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与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然后用“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解答即可.
【解答】解:18×4﹣16×4,
=72﹣64,
=8(分);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总份数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与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进而根据这两个数量与要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7.【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位置图,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图书馆在游乐园的东南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正确画出图形。
二、计算题
8.【分析】运用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80÷2=40 6000÷3=2000 360÷4=90 900÷3=300
600÷2=300 2000÷5=400 70÷7=10 250÷5=50
540÷6=90 0÷56=0 80÷8=10 5400÷9=6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计算法则,注意计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
三、填空题
9.【分析】用苹果总数除以盘子的个数,即能求出每盘放几个苹果,就是求平均每盘苹果的个数.
【解答】解:24÷6=4(个),
把24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求每盘放几个苹果,就是求平均每盘苹果的个数,即平均数.
故答案为:平均.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分析】(1)把三(2)班的男生、女生人数相加;
(2)比较三个班男生的数据,比较三个班女生的数据,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填空;
(3)把所有上网的人数相加求出和即可;
(4)多读书,多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解答】解:(1)19+17=36(人)
答:三(2)班经常上网的有36人。
(2)三(3)班经常上网的男生最多,三(2)班经常上网的女生最少;
(3)21+8+19+18+23+15=104(人)
答:这所小学三年级一共有104名学生经常上网。
(4)多读书,多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36;(3),(2);104;多读书,多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答案不唯一)
【点评】(1)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
(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11.【分析】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1)求总人数把参加视力检查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加起来即可;
(2)观察统计表,哪个栏里的数据最多就是人数最多的一项;
(3)把视力低于5.0以下的人数加一加就是所求的答案;
(4)根据检查结果,视力不正常的人数偏多,保护眼睛是最大的建议。
【解答】解:(1)1+0+2+3+3+4+15+13=41(人)
答:三(2)班共有41人参加视力检测。
(2)15+13=26(人)
2+3=5(人)
3+4=7(人)
26>7>5>1
答:视力在5.0以上的人数最多。
(3)5+7+1=13(人)
答:视力未达标的有13人。
(4)合理用眼,保护眼睛是最重要的事情。(答案不唯一)
【点评】观察表格,分析数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分析】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1)求三(1)班的总人数就看第一学期的成绩,把优秀人数+良好人数+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总人数;
(2)总人数不变,用总人数﹣良好的人数﹣及格的人数﹣不及格的人数=优秀人数;
(3)根据表格信息,横向比较,优秀的人数最多,不及格的人数最少。
【解答】解:(1)25+15+7+1=48(人)
答:三(1)班有48人。
(2)48﹣14﹣8﹣0=26(人)
答:第二学期立定跳远优秀的学生有26人。
(3)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立定跳远成绩在优秀的人数最多,在不及格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1)48;(2)26;(3)优秀,不及格。
【点评】本题关键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13.【分析】将李明同学的得分96误写作69,可知总分比原来少了(96﹣69=27)分,平均分少了(90﹣87=3)分,就想27里面有几个3,就有几个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即可。
【解答】解:(96﹣69)÷(90﹣87)
=27÷3
=9(位)
答:这个小组有9位同学。
故答案为:9。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平均数的含义,明白把96误写作69,总分少了27分,平均分也少,平均每人少3分,即可解答。
14.【分析】把这段山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上山的时间是,下山的时间是,用路程的和除以时间和就是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1)÷()
=2
=8(千米/时)
答: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8千米/时。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要注意,平均速度应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数。
15.【分析】在比赛中一般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减小极端值对选手的影响,使选手分数更公平.此题用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知,最高分和最低分为9.8,8.5,则余下的数的平均数:(9.4+9.5+8.9+9.6+9.2)÷5,
=46.6÷,
=9.32(分).
故答案为:9.32.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四、解答题
16.【分析】(1)观察跳绳和踢毽子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跳绳涛涛跳的最多,所以成绩最好;踢毽子文文踢的最多,成绩最好;
(2)根据他们的总成绩去挑选同学比赛,看看哪三位同学跳绳和踢毽子的总成绩最高即可选拔;
(3)利用表格数据,看看选拔完剩下的同学谁最差即可。
【解答】解:(1)跳绳涛涛跳的最多,所以成绩最好;踢毽子文文踢的最多,成绩最好;
(2)丽丽:120+60=180
乐乐:138+75=213
东东:118+68=186
涛涛:145+78=223
文文:140+88=228
228>223>213>186>180
由此看出选文文、涛涛、乐乐去参加比赛。
(3)因为180<186,所以我认为丽丽的成绩可能最差。
【点评】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17.【分析】(1)根据单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
(2)(3)比较男生和女生身高各范围的人数,完成填空。
(4)计算各身高范围人数的和即可。
【解答】解:(1)统计表如下:
140以下 140~145 146~149 150~155 155以上
男生 4 10 15 8 5
女生 6 20 10 6 4
(2)15>10>8>5>4
答:男队员的身高在146~149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男队员的身高在140以下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
(3)20>10>6=6>4
答:女队员的身高在155以上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女队员的身高在140~145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4)4+6+10+20+15+10+8+6+5+4
=10+30+25+14+9
=88(名)
答:这个篮球队一共有88名队员。
故答案为:146~149,140以下;155以上,140~14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利用所给数据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8.【分析】先分别求出队员的总人数,再求出摘桃子的总数,用总数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人摘桃数.
【解答】解:(20×5+62)÷(5+4),
=162÷9,
=18(个),
答:他们平均每人摘18个桃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用桃子数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人摘桃子的数.
19.【分析】把这7天去街道图书室看书的人数都加起来,再除以天数7,即可得出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街道图书室看书.
【解答】解:(32+43+28+51+65+72+80)÷7,
=371÷7,
=53(人);
答:平均每天有53人到街道图书室看书.
【点评】此题可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20.【分析】根据题意,可用42乘10确定前10天生产的农具,然后用540减去前10天生产的即可计算出剩余要生产的件数,最后再用剩余要生产的件数除以4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42×10=420(件)
540﹣420=120(件)
120÷42≈2.9(天)
3天>2.9天
答: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能在3天内完成.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剩余农具的件数,然后再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进行解答即可.
21.【分析】把5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5即可.
【解答】解:(95+87+94+98+96)÷5,
=470÷5,
=94(分).
答:他们五人的平均成绩是94分.
【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是: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2.【分析】(1)由统计表可以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谁最高、谁最矮;
(2)用这组同学的身高总和除以人数就是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3)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几厘米?用最高同学的身高减最矮同学的身高即可求出.
【解答】解:(1)答:这组同学中张丽的身高最高,张笑的身高最矮;
(2)(142+139+152+156+135+147+151)÷7,
=1022÷7,
=146(厘米);
答: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厘米.
(3)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几厘米?
156﹣135=21(厘米);
答: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21厘米.
故答案为:张丽,张笑,146厘米,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几厘米,21厘米.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统计表获取有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第6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