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综合卷4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综合卷4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9 08: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综合卷4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设集合,那么集合中满足条件
“”的元素个数为
A. B. C. D.
2.已知实数,,记,则
A. B. C. D.
3.已知集合,若A,B是P的两个非空子集,则所有满足A中的最大数小于B中的最小数的集合对(A,B)的个数为( )
A.49 B.48 C.47 D.46
4.由1,2,3,4,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从中任意抽取一个,则其恰好为“前3个数字保持递减,后3个数字保持递增”(如五位数“43125”,前3个数字“431”保持递减,后3个数字“125”保持递增)的概率是( )
A. B. C. D.
5.已知递增正整数数列满足(),则( )
A. B.,,可能成等比数列
C. D.,,可能成等比数列
6.如图为我国数学家赵爽约3世纪初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验证勾股定理的示意图,现在提供5种颜色给其中5个小区域涂色,规定每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区域颜色不同,则区域涂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7.甲 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共比赛局,且每局甲获胜的概率和乙获胜的概率均为.如果某人获胜的局数多于另一人,则此人赢得比赛.记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则( )
A. B.
C. D.的最大值为
8.对于二项式,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存在,展开式中有常数项
B.对任意,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C.对任意,展开式中没有的一次项
D.存在,展开式中有的一次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9.若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10,则称这个三位数“十全十美数”,如208,136都是“十全十美数”,现从所有三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则这个数恰为“十全十美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0.将5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若每个盒子中所放的球的个数不大于其编号数,则共有_________种不同的放法.
11.格点是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一格点沿坐标线到原点的最短路程为该点到原点的“格点距离”(如:,则点到原点的格点距离为).格点距离为定值的点的轨迹称为“格点圆”,该定值称为格点圆的半径,而每一条最短路程称为一条半径.当格点半径为6时,格点圆的半径有______条(用数字作答).
12.把a,a,a,b,b,,排成一排,要求三个“a”两两不相邻,且两个“b”也不相邻,则这样的排法共有______种.
四、解答题
13.1.如图,已知图形ABCDEF,内部连有线段.(用数字作答)
(1)由点A沿着图中的线段到达点E的最近路线有多少条?
(2)由点A沿着图中的线段到达点C的最近路线有多少条?
(3)求出图中总计有多少个矩形?
14.(1)证明:;
(2)计算:;
(3)计算:.
15.对于给定的函数,定义如下:其中
(1)当时,求证:;
(2)当时,比较与的大小
(3)当时,求的不为的零点.
16.设,其中.
(1)证明:,其中;
(2)当时,化简:;
(3)当时,记,,试比较与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试题分析: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
(1),则上述五个数中有一个为或,其余四个数为零,此时集合有
个元素;
(2),则上述五个数中有两个数为或,其余三个数为零,其中这两个数的所有可能搭配有中,此时集合有个;
(3),则上述五个数中有三个数为或,其余两个数为零,其中这两个数的所有可能搭配有中,此时集合有个;
综上所述,集合共有个元素.故选D.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分类计数原理,属于较难题.
2.D
【分析】
赋值先令 ,得 ;当 时, 利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即可求解.
【详解】
当时,显然;当时,

综上,.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通过赋值和构造成二项式展开式再通过放缩比较大小.
3.A
【分析】
利用分类计数法,当A中的最大数分别为1、2、3、4时确定A的集合数量,并得到对应的集合个数,它们在各情况下个数之积,最后加总即为总数量.
【详解】
集合知:
1、若A中的最大数为1时,B中只要不含1即可:的集合为,
而有 种集合,集合对(A,B)的个数为15;
2、若A中的最大数为2时,B中只要不含1、2即可:
的集合为,而B有种,
集合对(A,B)的个数为;
3、若A中的最大数为3时,B中只要不含1、2、3即可:
的集合为,而B有种,
集合对(A,B)的个数为;
4、若A中的最大数为4时,B中只要不含1、2、3、4即可:
的集合为,
而B有种,集合对(A,B)的个数为;
∴一共有个,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类计数原理,按集合最大数分类求出各类下集合对的数量,应用加法原理加总,属于难题.
4.A
【分析】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定位”中间数字,其次在剩余的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字,放置在首或末位,则其余数字排列方式唯一确定.最后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由1,2,3,4,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个,前3个数字保持递减,后3个数字保持递增,说明中间数字为1;
在剩余的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字,按照递减顺序,仅有一种排列方式放置在首两位(或末两位),则剩余两位数字排列方式唯一确定,放置在最后两位(或首两位).
因此“前3个数字保持递减,后3个数字保持递增”的五位数有个,
所以所求的概率.
故选:A.
5.C
【分析】
用组合和数列的性质可逐项排除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是递增正整数数列,所以,
而当时,,不是递增数列,所以,
易得,由于,则,
取,则,所以A错误;
时有,
若成等比数列,则,
所以,此时,所以B错误.

则,所以C正确;


当时,而,
则,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列与组合数的综合,要求熟练掌握等比数列性质、组合数公式的性质.
6.D
【分析】
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求出不同的涂色方案有420种,其中,区域涂色不相同的情况有120种,由此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能求出区域涂色不相同的概率.
【详解】
提供5种颜色给其中5个小区域涂色,规定每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区域颜色不同,
根据题意,如图,设5个区域依次为,分4步进行分析:
,对于区域,有5种颜色可选;
,对于区域与区域相邻,有4种颜色可选;
,对于区域,与区域相邻,有3种颜色可选;
,对于区域,若与颜色相同,区域有3种颜色可选,
若与颜色不相同,区域有2种颜色可选,区域有2种颜色可选,
则区域有种选择,
则不同的涂色方案有种,
其中,区域涂色不相同的情况有:
,对于区域,有5种颜色可选;
,区域,有4种颜色可选;
对于区域,有3种颜色可选;
,若与颜色相同,区域有2种颜色可选;
若与颜色不相同,区域有2种颜色可选,区域有1种颜色可选;
所以区域有种选择;
不同的涂色方案有种,
区域涂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考查分步计数原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在求解有关古典概型概率的问题时,首先求出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其次求出概率事件中含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然后根据公式求得概率.
7.BC
【分析】
由题设可得,又,可得,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正误.
【详解】
由题意知:要使甲赢得比赛,则甲至少赢局,,而,
∴,故C正确;
A: ,错误;
B:,正确;
D:当时,,由A知,显然的最大值不是,错误.
故选:BC
【点睛】
关键点点睛:由题设得到,利用二项式各项系数和的性质求.
8.AD
【分析】
求得二项式和的通项公式,得到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为,
分别考察的指数为0,1的情况,进而判定常数项和一次项的系数的存在性.
【详解】
解:对于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而的通项公式为,.
对于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为,
未知数的次数为
当时,即,当,,是其中一组解,由于的各项的系数都是正数,故展开式中有常数项,且常数项的系数不为0,故A正确,B错误,
当时,即,当,,是其中一组解,由于的各项的系数都是正数,故展开式中有一次项,且一次项的系数不为0,展开式中有一次项,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在中,当x的指数为0时,得到,指数为1时,得到,然后分别求得一组解,再结合其余各项中的系数都是正值,得到常数项和一次项的系数不为零,从而说明既有常数项又有一次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
【分析】
通过列举法求出满足题意的三位数十全十美数个数,再运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所有三位数个数为900个.
“十全十美数”有54个列举如下:①有一位数字是的,共有个,分别为;
②含有两个相同数字的,共有个,分别为;
③不含0且没有相同数字的,共有个,分别为,
从所有三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则这个数恰为“十全十美数”的概率.
故答案为:
10.535
【分析】
根据每个盒子中所放的球的个数不大于其编号数,将每个盒子能放入的球个数列举出来,由总球数为5,以可能的球数组合列举分组,结合组合数求出它们所有不同放法
【详解】
四个盒子放球的个数如下
1号盒子:{0,1}
2号盒子:{0,1,2}
3号盒子:{0,1,2,3}
4号盒子:{0,1,2,3,4}
结合由5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入盒子中,不同组合下放法
5 = 1 + 4:种
5 = 2 + 3:种
5 = 1 + 1 + 3:种
5 = 1 + 2 + 2:种
5 = 1 + 1 + 1 + 2:种
∴5个相同的小球放入四个盒子方式共有535种
故答案为:5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组合数,对问题分类、分组,应用组合数的计算
11.252
【分析】
由题设,易知格点圆上的格点都在上,其中每个象限有5个,且相互关于x、y轴或原点对称,分析可得每个格点半径条数为,进而可求所有格点的半径条数.
【详解】
设格点为,格点半径为6,则,
∴对应格点圆图象如下,每条边上有(不含端点)5个格点,
以第一象限为例,格点有,其中的半径有6条,的半径有15条,的半径有20条,的半径有15条,的半径有6条,
∴共有62条,即对于任意格点,其半径条数有条,
∴由上,四个象限共有条半径,另外数轴上有四个点,半径共有条,
综上,格点半径为6时,格点圆的半径有条.
故答案为:.
【点睛】
关键点点睛:画出格点圆的图象,确定各象限中格点坐标,分析格点半径条数与坐标值之间的关系,应用对称性求格点圆半径总条数即可.
12.96
【分析】
计数综合问题,可先对b,b,,进行排列,然后用“插空法”解决三个“a”两两不相邻的问题,最后减去两个“b”相邻的情况即为所求
【详解】
根据题意,分情况进行分析:
①先排列b,b,,,若,不相邻,则有(种)排法,若,相邻,则有(种)排法.所以b,b,,的排法有(种),排好后有5个空位.
②从所形成的5个空中选3个插入a,共有(种)方法,若b,b相邻,从所形成的4个空中选3个插入a,共有(种)方法,
故三个“a”两两步相邻,且两个“b”也不相邻的排法共有(种).
故答案为:96
13.
(1)
(2)
(3)
【分析】
(1)由题意转化条件为点A需向右移动3次、向上移动3次,结合组合的知识即可得解;
(2)设出直线上其它格点为、、,按照、、、分类,结合分步乘法、组合的知识即可得解;
(3)由题意转化条件为从竖线中选出两条、横线中选出两条组成图形,按照矩形的边在不在上分类,利用分步乘法、组合的知识即可得解.
(1)
由题意点A沿着图中的线段到达点E的最近路线需要移动6次:向右移动3次,向上移动3次,故点A到达点E的最近路线的条数为;
(2)
设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点A沿着图中的线段到达点C的最近路线可分为4种情况:
①沿着,共有条最近路线;
②沿着,共有条最近路线;
③沿着,共有条最近路线;
④沿着,共有条最近路线;
故由点A沿着图中的线段到达点C的最近路线有条;
(3)
由题意,要组成矩形则应从竖线中选出两条、横线中选出两条,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矩形的边不在上,共有个矩形;
②矩形的一条边在上,共有个矩形;
故图中共有个矩形.
14.(1)见解析(2)(3)
【分析】
(1)利用组合数的运算即可求证.
(2)利用组合数的运算与性质即可证出.
(3)方法一:设,可得,再利用组合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方法二:,根据组合数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1);
(2)
.
(3)设,

.
所以,
又,所以.
所以
.(结果没化简,不扣分)
方法二: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组合数的运算与性质,掌握组合数的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难题.
15.(1)见证明;(2)(3)
【分析】
(1)由知,代入,根据二项式定理可整理出结果;(2)由知,得表达式;根据可整理出,求得和,从而得到大小关系;(3)由知,代入变形化简可得:;令解方程可得结果.
【详解】
(1)当时,
即:成立
(2)当时,

(3)当时,
令得:,
的不为的零点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与二项式定理有关的新定义问题的求解和证明.本题要求学生对于二项式定理、组合数公式有良好的掌握,通过合理变形来进行化简和整理,从而能够确定新定义函数的解析式,使问题得以解决.
16.(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直接将排列数用阶乘表示,化简整理即可.
(2)求出q=1时的,证明,代入原式即可求得答案;
(3)当q=n时,,可得,则,令x=1,得.
方法一、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与Bn的大小;
方法二、设,利用导数研究单调性,由单调性即可比较An与Bn的大小.
【详解】
(1),其中.
(2)当时,由(1)结论可得
所以原式.
(3)【解法一】当时,,
所以,所以,令,得,
当时,;当时,,即.
下面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
①当时,,(☆)式成立;
②假设时,(☆)式成立,即,
则时,(☆)式右边
所以,当,(☆)式也成立.
综合①②知,当时,.
所以,当时,;当时,.
【解法二】
当时,,所以,所以,令,得,要比较与的大小,即可比较与的大小,设,则,
由,得,所以在上递增,
由,得,所以在上递减,
所以当时,,,
当时,,即,即,即,
综上所述,当时,;当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及排列数与阶乘的运算,考查利用导数求最值,训练了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属于难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