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5 12: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陵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 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 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部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D. 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4. 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 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加以概括。(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也觉得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一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一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物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自然山水在艺术家笔下也会染上“人化”的色彩。
B.虽说欣赏自然景物是人的本能,但有些人没有时间去欣赏,有些人没有欣赏的自觉,有些人只是狭隘地在欣赏。
C.天地岁时、社会人事也可作自然景物来静观,但一般人欣赏不了,只有那些具有像朱熹一样学识的人才能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的欣赏与自然山水密不可分的观点,引起读者欣赏自然山水之美的兴趣。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本题共5小题,20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斩安国于市。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是节制、调度之意;节度使,是始于宋代的、调度军队的地方长官。
B.井,古代因井设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称之,如“井邑”“市井”。
C.屯田,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而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D.长短句,北宋时期,其为词的本名;宋代以后,人们多以长短句为词的别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辛弃疾英雄豪迈,义干云天。耿京在山东起义,他劝耿京投奔南宋,耿京被张安国杀害,他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缚归斩杀。
B.辛弃疾施政宽缓,关爱百姓。在滁州任职时,面对滁州因战火而破败的景况,他放宽并减轻赋税,招抚逃难的流民,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
C.辛弃疾颇通军事,善于谋划。他认为应该仿照福建左翼军来创建一支飞虎军,遭到枢密院中某些人的阻挠,但这些人最终也没能夺走他的权力。
D.辛弃疾结交名士,重情重义。他曾经和朱熹一同游武夷山,朱熹去世后,门生朋友没有来送葬的,但辛弃疾却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达哀伤之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14. 辛弃疾为什么以“稼”名轩?(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流夜郎赠辛判官①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②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③放赦回?
【注】①这首诗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所作。②五侯七贵: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候,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③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五侯七贵”是指代当时与诗人结交的达官显贵,开篇两句即作者回忆自己醉眠花柳、开怀畅饮的豪奢生活。
B.三四两句直抒胸臆,气势豪迈,表现诗人当年虽然春风得意、豪气干云,却能保持谦虚谨慎、甘为人后的优良作风。
C.“文章献纳”两句表现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在精美的“麒麟殿”上呈献文章,在奢靡的“玳瑁筵"前流连忘返。
D.“与君自谓”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自己的惬意生活突然被打破,“草动风尘起”即暗指安史之乱爆发。
16.本诗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夜郎后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琵琶行》中白居易谪居浔阳,虽有山歌村笛,但“ ”,欣赏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感觉“ ”,于是要求琵琶女再弹一曲。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 ”与出行工具“ ”令人叹为观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少年读书则须考试,他们视考试为苦事,可受苦难的不只是考生,命题的人也是在受考验。出题目来难人,好像最轻松不过,但其实不然。命题人深恐为 ,不敢掉以轻心。出的题目不能太僻,亦不能太泛,要恰如分际,不刁钻,不炫弄,不空泛,不含糊,实在很难。所以在考生挥汗应考之前,命题人早已 好几次了。( )。不过阅卷百苦,尚有一乐。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为人所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我们不能不叹服, 考生中不乏富于想象力的奇才。有人在宽宽的格子中写蝇头小字,也有人写一行字要占两行,有人全页涂抹,也有人曳白。
有人颇艳羡美国大学之不用入学考。平心而论,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我们的考试还是不可废的。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寻找改善考试的方法,要求其简化,要求其合理,不要令大家把考试看作戕贼身心的酷刑!这才是 的道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矢之的 汗流浃背 参差不齐 颠扑不破
B.口诛笔伐 汗颜无地 良莠不齐 颠扑不破
C.众矢之的 汗颜无地 参差不齐 坚不可摧
D.口诛笔伐 汗流浃背 良莠不齐 坚不可摧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阅卷工作也要受考验,不同于命题工作
B.阅卷工作要受考验,和命题工作是一样的
C.不但命题工作这样,而且阅卷工作也这样
D.命题工作要受到考验,阅卷工作也这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使人绝倒,四座传观,粲然皆笑
B.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被人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
C.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被人绝倒,四座传观,粲然皆笑
D.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令人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 ,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的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 。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做(60分)
《王者荣耀》是一款大热的英雄对战手游,已经拥有超过2亿的注册用户,玩家每天超过5000万。《王者荣耀》里几乎每一个英雄或多或少都有些被恶搞的成分。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设定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
一篇小学生关于荆轲的作文里面提到,在他的认知里,一直以为四大刺客是荆轲、韩信、李白、兰陵王,其中荆轲还是唯一的女刺客。有网友讲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年轻妈妈给自己四五岁的小孩讲三国的故事时,孩子却大喊:“周瑜是好人,我玩过!赵云
是坏人!张飞是坏人!《王者荣耀》里面说过的!”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高。”还有一种言论说:“游戏从另一个角度能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
对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游戏演绎历史的现象,你怎么看?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 C【解析】“因而……”属强加因果,这二者并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2. B【解析】选项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属答非所问。
3. D【解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4(1)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2)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5(1)青少年时期的用功读书和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成为一个文学天才的基础。
(2)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3)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6. C【解析】“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这句话在文中是讽刺朱熹这种道学家。
7. C【解析】“清凉散”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界的欣赏”,而是 “治疗利欲熏心的良药”,它是“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8.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有说服力;
②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9.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
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
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10.A【解析】根据内容和语感。
11.A【解析】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节度使,始于隋唐,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的地方长官,
12.C【解析】“夺”意为“改变”。“卒不能夺”意为“最终不能改变辛弃疾的想法”,而不是“最终没有夺走他的权力”。
13.(1)我因主帅而归顺朝廷,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得分点:缘、期、何以、句意)
(2)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刚直不阿,有远大谋略。(得分点:雅、入相、慷慨、句意)
14.(1)人生在于勤劳,当以务农为先。
(2)在南方因商业伤害农业,加之兼并,产生贫富不均,他认为应重农轻商。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乾道六年,(辛弃疾)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州。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井邑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并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刚直不阿,有远大谋略。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上奏折说:“军事行政的弊端在于统领不一致,差遣兵士攻城掠地,一点儿也没有停息的时候。请依照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另创建一支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只隶属于三牙、枢密院,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或许能让蛮夷獠民知道军威,望风惧怕降服。”皇帝下诏委任他进行规划。当时枢密院有不愿做这件事的,便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反而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虽然)各种费用上万计,(但)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辛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工作。辛弃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营栅,超过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栅如期落成。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一支。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他曾说:“人生在于勤劳,当以务农为先。北方人,生活用品不需属求他人,故无大富大贫之家。南方因商业伤害了农业,再加上兼并的祸患兴起,就有贫富不均了。”故以“稼”名轩。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为他的两座斋室题字。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正,以至门生故旧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永垂不朽的,是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名声。谁说你死了,你令人敬畏,仍然像活着一样!”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15.B【解析】“能保持谦虚谨慎、甘为人后的优良作风”是对原诗句的误解,原诗“风流肯落他人后”其实应该是“风流怎肯落他人之后”的意思。结合前后句意即可判断。
16.①对往日长安得意生活的眷恋。如前八句和权贵们开怀畅饮、走马章台、出入宫殿的豪奢生活。②对流放夜郎的哀怨之情。“我愁远谪夜郎去”直接抒发了对流放夜郎的哀怨之情。
③对为国效力而不可得的愤懑。“函谷忽惊胡马来”表明敌人已经占领函谷关了,“秦宫桃李向明开”表明许多昔日同僚因兵兴之际,受到朝廷重用,好像桃花李花在阳光下盛开,而诗人自己见到国家罹难、生民涂炭,欲为国效力而不可得,不由得生出愤懑之情。
④对辛判官施以援手让自己早日赦还的期待。“金鸡放赦”即大赦之典,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希望辛判官能够施以援手,使自己能够早日回归的情感。
17.(1)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2)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3)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18.A【解析】第一处,“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前者是名词性,后者是动词性,句中是做“为”的宾语,应使用“众矢之的”。
第二处,“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汗颜无地”,羞愧得无地自容。此处是形容命题人的表现,与前面“考生”“挥汗”呼应,应使用“汗流浃背”。
第三处,“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重点在水平。“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重点在品质。此处是说考生的水平,应使用“参差不齐”。
第四处,“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理论、道理永远不会被推翻。“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此处形容“道理”的正确性,应使用“颠扑不破”。
19.D【解析】括号前面讨论的是“命题工作”,因此应该以“命题工作”为开头,这样才能和上文更衔接,因此,排除AB。“命题工作”和“阅卷工作”是并列关系,而“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所以排除C。
20.A【解析】第一处语病,“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为人所绝倒”为主客颠倒,应该是“试卷使人绝倒”。“试卷……粲然皆笑”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不搭配,也可以理解为偷换主语,前面句子的主语是“试卷”,而“粲然皆笑”的主语应该是人,可以改为“四座传观,粲然皆笑”
21.①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②果糖的甜度最高③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
22.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参考范文展示】
历史不是一场游戏
随着热门手游《王者荣耀》的日益大火,许多青少年成为诸多英雄中的一把好手。但是,游戏中有关角色恶搞英雄的设置也随之成为广大民众的热谈话题。用游戏演绎历史,到底是否可取?【概括材料并提出问题,引人思考,简单明了。】
且不说该款手游对青少年手机使用上产生的直接影响,我认为手游恶搞历史英雄的做法实为不妥【表明观点】。《王者荣耀》的玩家量以亿级计算,足见它在人群尤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稍有一丝不妥的做法,在社会人群的作用下,就会被无限放大为无底洞。直接导致的便是青少年对英雄、对历史的“偏见”。无数中小学生因此项设置被误导了对历史人文的认知,无数历史英雄灵魂被亵渎。【通过分析材料,指出原因有二,其一是颠覆青少年认知;】这一做法导致后果如此恶劣,何止不妥【借用反问强化观点】?
历史不等于游戏,在尽情享受游戏的玩乐趣味时,请不要拿历史一起玩乐。玩弄英雄形象无疑是对英雄事迹的否定,是对英雄灵魂的亵渎,对英雄精神的大为不敬。历史不是一场游戏,对历史的认识与解读也不容许带有戏谑的成分。历史,可谓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原因有二,其二是亵渎英雄。此段语言很有力度,表现为:不等于、请不要、不是、不容许、不可亵玩等一系列祈使性否定词的使用加强语调;用一组排比句加强语势】。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若放纵这种行为,我们的社会将变得何等不堪入目?诗仙李白,何等负有才气与浪漫情怀,当你的孩子在吟读“床前明月光”时,脱口而出便是“李白是个技能附身的刺客”,多么令人唏嘘。你又要如何向他解释扁鹊是位心怀天下,妙手仁心的良医,而不是游戏中冷漠无情的用毒高手?难道我们能容忍这样一个病态的社会吗?【一组反问句加强语势的同时,假设论证,将读者带入假设情境中,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引起读者对此类现象的重视,很好!】青少年的启蒙认识被一点又一点的扭曲,社会“玩历史”的风气如野火在恣意蔓延。会不会有一天,一句“日本没有侵华”的“历史玩笑”,也会从一名华夏儿女口中说出而内心却毫无波动呢?【合理推理,强化观点:放纵这种现象,后果会很严重】答案自在各人心中。好在,社会上总不缺乏善良与正义的力量,清醒理智的头脑在这片浑浊中仍然警醒。前段时间《暴走漫画》因节目内容亵渎践踏狼牙山五壮士英魂而被停播的新闻,不正是对英雄,对历史的维护与尊重的一次震耳欲聋的发声吗?【此处最佳,既能联系并关注当下现实,又给出我们解决类似问题的态度与办法,引导人正面、积极去看问题,给人以希望与正能量的指引】。
对真相与历史的亵渎与戏谑是我们“玩”不起的。但正如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欢娱本身并不是罪恶。罪恶根源在于欢娱的方式”【此处引用名言,既恰当贴切,又具文学性】。在游戏中融入历史并非不妥,但若能以一种喜闻乐见、尊重历史的方式将两者相结合,让青少年更易接受历史、激发对历史的兴趣,不就更相得益彰了吗?【借名人名言指出游戏与历史并不完全不相融,关键在于相融的方式。二者是可以相得益彰的。一针见血,这就是辩证看问题。】
历史不是一场游戏,戏谑历史便是对真相的无视与践踏,是对人文历史情怀的扼杀。历史不容亵玩。要玩,那么请用一种互相尊重的方式一起玩。【作文评分:57分】
【老师简评】: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写作的功力,既离不开思维的深度,也离不开语言表达的力度。在语言力度的运用上,本篇作文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1.贯穿全文的反问句势,如是否可取?何止不妥?将读者情境带入后的类似质问:何等不堪入目?又要如何解释?难道能容忍?不正是吗等等;2.作者比较强势表明情感态度的歧视性的否定句:不是、不要、不容许等。3、假设论证:这是一种对未来事态发展能够理性预见并以此服人的论证方式,从说理气势上见出论证的力度。
正游戏风气,还历史真实
风靡网络的手游《王者荣耀》推广中,对历史的部分虚假演绎已被不少青少年“奉为圭臬”,虚假的历史和文化恶搞让不少网友忧心文化的衰退。而对待游戏演绎历史,我们允许风趣幽默的适当添加,但并不意味着肆意恶搞甚至抹黑历史【开篇点题,观点鲜明】。
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厚的沉淀和民族发展所扎根的土壤。如明镜,知兴衰;如旗帜,引未来;如明灯,照亮民族自信的面庞!【解说观点,强调历史之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王者荣耀》借鉴民族历史作噱头,是当代社会市场自发性和娱乐商业化的结果,历史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博取眼球,虽然可理解,不可被接受。《王者荣耀》中历史人物的恶搞便是当今娱乐文化发展的趋势【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历史搭台,经济唱戏。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使文章深刻】。但为经济发展便可为历史“改头换面”的做法真的正确吗【是提问,更是质问,引人深思】?不少人评论道——游戏戏说历史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诚然,游戏叙说好历史自然让人喜闻乐见,但在我看来,《王者荣耀》已经不是“说历史”,而是“改历史”了。对于主流受众青少年而言,历史的扭曲和对游戏的喜爱推崇会使他们对历史认识存在偏差,优秀历史文化难以传承。纵使心智成熟后更正认知,但依然潜在中损坏了社会风气,扭曲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回扣观点,同时回扣材料,思维缜密。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本质及原因与就事论事展开论述各自在文中所占比重,切勿本末倒置。要知道,分析本质最终也是为了引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后者自当占据主导】。
何解?当每个人对恶搞扭曲传统文化不以为意甚至深以为然时,娱乐至死也将到来。当下有《王者荣耀》为受青睐而将荆轲恶搞为女性,后世是否会有游戏评说抗日英雄黄继光为女豪杰?会不会有游戏将狼牙山五壮士演化为间谍?【娱乐至死已是当下的现实,而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的素材更是作者的合理预见,此处颇为精妙。】有人说这未免太骇人听闻了。但我想说,当社会上开始对《王者荣耀》这类恶搞免疫后,社会价值观念开始扭曲,更深程度的恶搞必然继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潜移默化,成为恶性循环。类似这样游戏的小恶搞,现在不加以反思规劝,只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假设论证,在合理预见基础上的适当推理,告诉读者后果很严重。既合事理,也合情理,很能服人】。
但这是否意味着游戏不能戏说历史呢?关键在如何说,说什么【辩证的看问题,又能一语中的,指出游戏和历史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关键在于串起两者的方式】。如大学生苏一峻在虚拟游戏中还原历史建筑,使更多人触碰到历史的脉络,备受好评【同类性质的素材进行类比,事实证明,游戏是可以还原历史的】。《王者荣耀》等游戏需还原真实历史,可适当吸收野史趣闻加以融合,保证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情节可多剧情合并,促使受众更全面了解历史;对于娱乐性的虚假情节也需注明,以防青少年信以为真。最重要的是,在大众娱乐的时代,游戏厂商应把握娱乐和文化的尺度,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有机统一【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游戏演绎历史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此处在辩证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来谈怎么做,显得思维开阔,大气】。
净化游戏风气,还原历史真实,以历史趣味增加游戏产业效益,以时代风气创新传统历史,玩物不丧史,方能成国之新风!【作文评分:5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