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市通州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通州市通州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05 13: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通州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1、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据此完成1-3题。
1.“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2.与地球相比,GJ357d (  )
①公转周期较长  ②大气层较薄 ③公转周期较短  ④大气层较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  )
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 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较丰富的液态水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
5.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 )
A.耀斑;色球层 B.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6.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7-8小题。
7.下列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
A.兰州 B.海口 C.上海 D.昆明
8.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杭州、广州、成都
云南澄江帽天山页岩层中保存了大量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经研究发现,该时期澄江位于滇中隆起的浅海区,水母、蠕虫、节肢动物等底栖动物、多门类的海栖动物与藻类大量出现。据此完成9-11题。
9.材料所述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推测当时澄江适宜大量生物生存的古气候条件为( )
A.干旱少雨 B.植被覆盖率高 C.水网密布 D.气候温暖湿润
11.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
A.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早期和新生代早期 D.元古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小题。
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13.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参与了岩浆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球内能决定大气厚度 D.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季风(大气运动)影响水圈
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图是地球圈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完成14-15小题。
14.图中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 B.②圈层是地球最活跃外部圈层
C.③圈层影响土壤厚度和颗粒度 D.④圈层的地震波在莫霍面消失
15.当地时间2020年1月14日凌晨,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 )
A.可能在②圈层 B.一定在③圈层 C.③圈层或④圈层 D.可能在⑤圈层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1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面、古登堡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监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18-19小题。
18.“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19.“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20-21题。
20.驾驶舱风挡碎裂的瞬间,机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风大 ②失重 ③低温 ④缺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紧急返航途中,遇到风雨天气,这是由于此时所处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利用“大气热状况”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山东农民夏季覆盖地膜利于苹果生长。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和地膜覆盖景观图二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与湿度变化
下图为本地一鱼塘,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鱼塘边仍然清风阵阵。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晴天的中午有徐徐东风吹来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此时,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26-28题。
26.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28.甲图中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② D.④<③
读气压分布图,完成29-31题。
29.图中A、B、M、N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M B.N C.A D.B
30.关于图中A、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所控制的区域为阴雨天气 B.B处气流上升
C.A处吹偏北风 D.B处为偏西风
31.关于图中M、N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
A.M的风速比N大 B.N的风速比M大
C.M为偏北风 D.N为偏北风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给浙江和山东等地造成了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读图,完成32-33题。
32.台风“利奇马”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
A.只有② B.只有③ C.有①和③ D.有②和③
33.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台风“利奇马”直接造成的影响是(  )
A.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C.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促进地区之间能量交换
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和喷泉等。下图为“海绵校园”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小题。
34.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35.建设“海绵校园”,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强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6-38各题。
36.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37.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8°C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5.6‰ D.密度约为1021.5kg/m3
38.③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39.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 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 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 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40.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箭头中与南半球暖流相符合的是(a、b、c为等温线,且a﹤b﹤c)( )
A.① B.② C.③ D.④
2、综合题(本题共3题,每空1分,共20分)
41.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8分)
(1)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____或____(填序号)地层。
(2)②地层主要可能找到____动物化石,在该类动物繁盛时期的气候特点为____ 。
(3)研究发现该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____或____(填序号)地层能找到煤。在②成煤期____植物繁盛,在③成煤期____植物繁盛。
42.“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穿堂风”是一种大气的________(水平、垂直)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动力是______力。
(2)“穿堂风”流入区A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_______(高、低),气压______(高、低)。
(3)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4)在图中画出箭头,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6分)
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左图中______层(填字母)大气气温的变化,与右图___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与右图___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3)B层中的______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________。这一现象反映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作用。
高一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 BBDAB 6-10 CDCBD 11-15 BCDCC
16-20 CBADC 21-25 ABCCB 26-30 DBADB
31-35 ADCDA 36-40 AABDA
综合题
41. (1)
(2)爬行 温暖湿润
(3) 裸子 蕨类
42.(1)水平 水平气压梯度力
(2)低 高
(3)A
(4)箭头应为顺时针
43.(1)A 乙
(2)丙
(3)臭氧层 臭氧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 削弱(吸收)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