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老子》四章
——《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
作者其人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生而异象——耳大、满头白发、皮肤沧桑如老者。东晋《玄妙内篇》记载老子母怀老子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陆德明《经典释文》记载:老子生而皓首。古人常以孩子的一些生理特征为孩子取名。“聃”,在《说文解字》中是“耳漫无轮廓”,说明老子天生有生理缺陷。再者,怀胎最多至14个月,正常为9个月。怀胎81载,绝不可信。结合记载和现代医学证明,王东岳先生推断老子可能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头发花白、皮肤沧桑,极有可能是白化病导致的色素沉着较浅。也许是因为老子生而与其他人不同,在他的童年时期,可能受到了其他同龄人的排斥,这也可能是老子性格喜隐居,学说求无为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的来由:老子弃世出关
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云游,又觉得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道德经》——朴素的辩证法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讲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出人生的进退术,包含长生久视之道;下篇《道经》,讲宇宙和自然的规律。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德经》思想概要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修身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虚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治国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进,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文化内涵探究:有与无
【探究无与用】
车轮毂的圆孔、陶器的中空部分、房舍的空间,都是“无”,分别达到了“车之用”“器之用”“室之用”。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人生态度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
【示例1】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如果这样做,人很快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中午小憩。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示例2】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
【示例3】现代人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如果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或许是另一种人生境界。
企者不( )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不稳,自逞己见的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我夸耀的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解读】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贵柔的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体系并峙。两大流派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二十四章
『思考』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
(建议:用虽然……但……/因为……而且……所以……等句式)
【示例】
虽然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适度的自我表现。
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表现自我,而且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三十三章
【探究内涵】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
杂念,这才称得上坚强。
知足者富?
——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匮乏,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胜”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长久。
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
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
(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年2006版;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 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合抱之木,生 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善于处理翻译关键点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显露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执意把持所以也不会丧失。人们做事情,常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想望人所不想的,不珍贵难得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文化探究】“为”与“无为”的智慧
【第一层】把握先兆,防患未然。
【第二层】对待大事,抓好细节。
【第三层】妄为导致失败,有所把持就会失去。圣人无为而治,不会有所把持。
【第四层】做事者善始善终,妥善处理先兆和细节,以免坏事做大、好事难成。
【第五层】强调圣人不以常人之欲为欲,不以那些难得之物为贵,学习常人所不学的道理,来补救众人的过失。以此辅助万物的自然之理,而不敢妄为。
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课后注释);“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老子的“无为”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儒
道
加法
减法
同
粮店
药店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南怀瑾
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
探究老子的“对(对立)待(依靠)关系”
【对待思维】一种强调统一体中的二元因子对立而相依的朴素辩证思维:彼此对立、彼此依存、彼此转化。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课后作业】根据你对“对待关系”的理解,找出文中构成“对待关系”的句子,老子更重视哪一方面?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