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分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的内容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课时,课文分析。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设想、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九年级语文第一册的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以自已比美这件日常小事,劝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正体现这一新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古代文化中的讽谏艺术,对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大有益处。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说教学设想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三叠式结构”的写法,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文章讽喻说理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欣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难点:刻画人物形象时所运用的“三叠排比”法。(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若能抓住作者用“三”构思这一特点,既可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又可体味作者匠心独运之妙。)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校本培训教材《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给了我启发:就是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说教法
教学是门艺术,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学好,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时尽量调动他们的兴趣,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以与课文有关的话题导入;
2、在生动的图画背景之下,进行课文故事复述;
3、说话训练,设计一个委婉劝说的习题,进行说话训练;
4、多媒体设计:设计动画欣赏,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5、教学方式:在教的方面我选择了点拨导读法,学生方面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学习难点放在合作探究文中的“讽谏艺术”上,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古为今用。
六、说教学过程:
怎样安排教学过程,使之达到预期的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这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从初三学生学情出发,安排了以下八个环节:1、导入2、故事复述3、概括段意4、分析结构5、人物分析6、探究谏言的艺术性7拓展延伸,学以致用8动画欣赏,教师小结。各环节的具体内容有:
1、引用典故,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历史上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往往没有好的下场。请看大屏幕。比干劝谏暴君商纣王而遭受俎醢之刑;屈原因劝谏楚怀王而遭受流放,最终投江自尽;魏征曾被明君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的危险直言进谏。由此可见能否取得成功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遇到明君圣主,二是既要敢于进谏又要善于进谏,讲究进谏的策略和技巧。在这方面战国人邹忌做得就非常成功和出色。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计意图:引用忠贞劝谏的历史典故导入文本,直奔主题。揭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究劝说的艺术性。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故事讲述
教师出示有关本课内容的图片,指名一位同学根据图片的内容复述课文。请同学们用主谓短语概括段意,小组讨论明确:
(邹忌比美、邹忌进谏、威王纳谏)
(设计意图:教师将直观可感的课文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重温课文,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分析结构
(1)本文在“三”字上很有意味,你能说说看看吗?(小组讨论)
明确:三叠式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作用:使文章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2)课文除了在“三”字上很有意味,在“比”字上也下足了工夫。请同学们说说文章中的“比”。课文中的“比”:
①类比、喻比 (如:以“家事”比“国事”:私、畏、求)
②详比、略比 (如:“邹忌进谏”写得详;“臣民进谏”写得略)
③侧比、正比 (如:“三问三答”侧面比;“三思”正面比)
④明比、暗比 (如:“邹忌比美”是明比;“四国朝齐”是暗比)
(设计意图:采用“一字经纬式”的教学方法,串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这里,抓住了“三”、“比”两个字,从写法入手,促内容理解:通过“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内容理解;通过“比”字的深化,从而引出课文的写法探究。课中“关键字”的使用,力图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4、人物分析
你认为齐威王和邹忌二人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自己的答案,并且说出理由)
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缘事及理;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王:闻过则改,明智果断;从谏如流,兴利除蔽……
(设计意图: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拓展延伸,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谏言的艺术性
你认为邹忌进谏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完成思考)
(设计意图: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总结与人交际的语言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6.拓展延伸
假如我们有一位同学沉溺于网络,整天以电脑为友,无所事事。那么,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劝导他?如何使他走上正途!
(设计意图: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动画欣赏,教师小结
师导:战国时期如邹忌一样能言善辩的策士谋臣还很多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如《晏子使楚》中的晏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晏子是如何巧言辞令不辱使命的。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动画欣赏,让学生之间实现知识资源共享,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存,帮助学生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语言运用要讲究艺术性。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受蒙蔽———齐王
家事———以小见大——国事
七、说教学反思
语文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就曾说:孤立的就语文谈语文,永远谈不清楚语文,孤立的就语文学语文,也永远学不好语文。因此,要创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其综合性,主动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课中我能注意使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的熏陶中感受其魅力所在!但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时方法不够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还有待于提高,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节课,是我将新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初步尝试,教学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