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16: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植物油 D.葡萄糖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
4.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蔗糖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真假黄金 观察颜色
B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取样,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D 鉴别N2和CO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6.小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食盐
7.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鉴别方法
A NH3和N2 闻气味
B 蔗糖、面粉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C 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木炭粉、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8.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
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9.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10.“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推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D.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乳化作用,所以用汽油溶解油脂也是乳化作用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简答题
12.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从物质分类看,自来水属于______。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作用。
(3)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对米饭进行加热的,则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30℃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需再加入______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
(5)稀释浓硫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13.分类和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功能等将知识分类。请根据去污原理将下列方法分类。
①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渍 ②用肥皂洗衣服 ③用洗发露洗掉头发上的油污 ④用汽油将衣服上的油漆洗掉 ⑤用酒精洗掉碘
分类标准______。所选选项______(填序号)。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化合物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已知钾的动性比钠还强,在元素周期表中钾和钠属于同一族。试写出金属钾投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
三、推断题
14.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5.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化学小组进行了一系列与溶液有关的实验活动。
活动I: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活动Ⅱ: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分别将10g溶质加入10mL某温度的溶剂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质(初始质量为10g) NaCl NaCl Na2CO3 Na2CO3
溶剂(均为10mL)及温度 水20℃ 水40℃ 水x℃ Y4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4 6.3 7.8 5.1
(3)对比实验①③或实验②④的数据,均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实验③中温度的数值“x”和实验④中的溶剂“Y”分别为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各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有关。
17.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五、计算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组成,取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克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m 0.6 0.7 0.7
(1)表中m=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9.分别对100g 2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请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加入100g水:________
(2)加入20g硝酸钾:________。
20.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现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B 7.D 8.C 9.B 10.B 11.D
12.混合物 肥皂水 乳化 25 降温结晶 丙 880
13.
(1) 乳化过程形成乳浊液(或是一个溶解过程形成溶液) ①②③(或④⑤)
(2) H
14.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
15.H2O2 NaOH或CaO E溶于水放热
(5)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6.
(1)②①⑤④③
(2)加快食盐的溶解
(3)20、水
(4)溶质种类和温度
(5)④
17.
(1) ③ ⑤③④②①
(2)加速溶解
(3)50
(4)①②③
18.
(1)0.4
(2)54.5%
(3)解:设5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9.
(1)10%
(2)33.3%
20.
(1)
(2) 18g 90%
(3)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x=7.92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7.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