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 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声 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12: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烛“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处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D.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不能直接听到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3.已知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5200m/s、1500m/s、340m/s,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 0.1 秒.有一段长 18 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 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 数是(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5.因衣物没有放平而引起洗衣机的振动产生噪声,正确的方法是 ( )
A.关上房门 B.戴上耳塞 C.放平衣物 D.增加水量
6.小明同学总结的下列几个实验中,最能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是( )
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
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
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
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
7.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8.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响度和音色
9.用钢琴和小提琴协奏一个曲子,但仍能很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这是由于它们的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同
10.学校每周一的室外晨会上,常用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加大声音的速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增大声音的响度
11.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仅仅为了装饰 D.以上都不对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填空题
13.观察下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米/秒):
空气(15℃) 340 海水(25℃) 1 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 1 324 铝(棒) 5 000
蒸馏水 1 497 铁(棒) 5 200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哪些?(合理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
15.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
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
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
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16.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上采样并顺利返回地球。
(1)如图,嫦娥五号的上升器与着陆器顺利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以着陆器为参照物,上升器是______。
(2)上升器与着陆器分离过程中,只看到周围发出耀眼的强光,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1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右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右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___响,小球_______弹起(“会” 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
18.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________;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________。
①城市禁鸣喇叭;②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③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④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三、简答题
19.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米/秒)
20.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四、探究题
21.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后,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C
6.A
7.A
8.A
9.C
10.D
11.A
12.D
13.(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转播最快;(2).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在不同的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不相等。
14.音色 音色
15.B
16.运动的 介质
17.会 空气 不会 不会 介质
18.①④ ②③
19.860m
20.850 m
21.空 入射 能 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