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
1.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如“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如“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 )
A.苏轼、李清照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苏轼、柳永
2.下列人物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 )
①马致远 ②郑光祖 ③王实甫
④白朴 ⑤李清照 ⑥关汉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4.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耍杂技、表演杂剧等。他们走到了当时(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5.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
A.大相国寺 B.王府井大街
C.朱雀大街 D.长安街
6.【2020 福建】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
A.科学技术进步 B.娱乐方式多样
C.商品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7.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
8.【2020 广元改编】《资治通鉴》是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该著作中的是( )
A.秦始皇 B.张骞
C.唐太宗 D.忽必烈
9.《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作者的作品 B.编写体例不同
C.同一时代的作品 D.记载内容相同
10.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演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下列各选项与此诗无关的是( )
A.宋代的社会生活 B.宋代的乡村生活
C.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D.人们的物质生活
11.《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12.“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侧面反映了宋朝的市民生活
13.《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 )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隋朝统一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14.下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关汉卿是优秀的杂剧作家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科学准确地解读史实可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下列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的是( )
16.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片中两位人物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们各自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宋元时期文化灿烂的主要原因。
17.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市民文化丰富的朝代。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个马夫。”
(1)宋代哪种场所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2)以上诗词分别描写了宋代的哪些节日?
材料四 2017年6月10日,“从保定走出的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专家讲座在保定市青少年宫成功举办。当天,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大学关汉卿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美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3)关汉卿是哪一时期哪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4)分析元朝出现元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原因。
答 案
1.B 2.D 3.D 4.C 5.A
6.B 7.D 8.D 9.B 10.D
11.C 12.D 13.D 14.A 15.B
16.(1)图一:苏轼;北宋。
图二:关汉卿;元朝。
(2)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3)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等。
17.(1)瓦子。
材料二说明了宋朝的繁荣与富庶。
(2)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3)元朝;杂剧领域。
《窦娥冤》。
(4)元曲的产生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当时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人们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求,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