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步练习
1.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庙的碑亭内。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六世班禅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2.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鼓励官员进谏
3.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年2月被荷兰侵略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据台湾倭寇为乱 施火攻都司破贼
B.“马车夫”窃据宝岛 郑成功扬名中华
C.拒招抚郑氏末路 遣水师两岸一统
D.五十载岁月轮回 逐日寇光复神州
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统一王朝是( )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6.清政府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②清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③清设置“驻藏大臣”
④清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历来重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8.清朝廷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多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册封达赖和班禅
10.【2020·金华】《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二十三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1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下列对该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中国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因此是不平等的
B.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C.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边境的稳定
D.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2.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图为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的文字是( )
A.珠江流域 B.广东省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13.“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14.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5.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
16.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时对某目内容的整理,该目的标题应该是( )
A.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B.清廷巩固西北边疆
C.清廷对台湾的治理
D.清廷对全国的统治
17.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 )
A.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材料一中,戚继光为了“海波平”,采取了什么举措?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2)材料二中“贵国”指哪个国家?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什么时候?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 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1)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为贵国所踞”之前,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
材料二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方位 地区 管辖结构
① ② 设伊犁将军
西部 西藏 ③
东南 台湾 ④
(2)请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内容。
材料三 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的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有关。
——摘编自《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3)依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国家统一”的意义。
答 案
1.B 2.C 3.D 4.B 5.B
6.D 7.D 8.A 9.C 10.B
11.A 12.D 13.D 14.D 15.B
16.A 17.D
18.(1)抗击倭寇(抗倭)。
(2)荷兰。
元朝。
(3)沙俄。
发动了雅克萨之战。
(4)三人都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
19.(1)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①西北 ②新疆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台湾行省)
(3)使清朝幅员辽阔,成为亚洲头号强国,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