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17: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
C.金属的熔点、金属的导热性 D.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冶炼的水平
2.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C.不锈钢比纯铁耐腐蚀
D.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铜、铝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4.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要在汞的生产、使用等环节加以严格控制,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下列有关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汞原子比铁原子质量大(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6)
B.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0
C.测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汞升高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变大了
D.汞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具有导电性
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6.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B.研究CO2能否溶于水
C.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D.实验室制取氧气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甲:碳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乙:向一定量的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丙:一定质的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
D.丁: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和锌粉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蘸酒精和水的棉花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B.用烧杯罩住一低一高两只燃着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C.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出现划痕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红光
9.实验小组根据图1所示实验方案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并将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为知识网络图(见图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实验甲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热。
B.图1实验中没有现象的是实验乙,试管丙、丁中都冒气泡,且溶液都变为浅绿色
C.图2中金属若为铝时,具有耐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铝和氧气在常温反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
D.图2 中物质A的类别属于盐,发生该类反应时一定有固体析出,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变大
10.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或焊接金属,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3CuO+2Al3Cu+Al2O3。现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有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将铁片插入上层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是
A.加热反应结束后有红色物质生成 B.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C.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D.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11.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 B.滤渣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12.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无 无 有
Mn 无 有 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3.将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
A.CuSO4 B.H2SO4 C.HCl D.FeSO4
14.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二、填空题
15.铝和铜常用于制导线,这是利用铝铜等金属___________性,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方程式表示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的原因___________。
16.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通常都不是某种纯金属元素的单质,而用得最多是_____,因为其性能往往比纯金属单质_____。
17.Fe+CuSO4=Cu+FeSO4是湿法炼铜的原理,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根据化学式,判断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 元素。
18.在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纸上的物质是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9.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人们根据长期经验总结的规律。
(1)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2)若要验证铜、银、铁的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组是________(填序号)
A.铁、铜、银、稀硫酸
B.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C.铁、银、硫酸铜溶液
20.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插入一块足量的Zn片,其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Ag+、Fe2+、Zn2+,Zn片表面析出金属单质有Ag、Fe
B 图标上b~c段质量减少的原因是Zn与Fe(NO3)2溶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2+,溶液颜色为浅绿色
D c点和d点对应溶液均为无色
E c点和d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Zn片表面析出金属单质种类相同
(4)在已经平衡的托盘天平两端各放着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将一定质量的锌放入左盘烧杯中,往右盘烧杯中投入与锌等质量的铜铝合金,充分反应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_____。
三、简答题
21.铁作为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科学实验证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火星四射。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铁制成铁锅烹调食物利用了铁的哪些性质?________
22.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铜块可以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23.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2)要比较Mn和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Mn片、Cu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观察到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________,依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Mn的活动性比Cu强;
(3)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请分析所得滤渣的成分________。
24.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已知铜的熔点是1083.4℃,铁的熔点是1534.8℃。
(1)请从物理性质角度说明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货币_______。
(2)请用1个化学方程式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_______。
(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实验前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以下信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粉,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其中四氧化三铁、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在一定温度下,该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的实验。
(1)在上述实验装置(已检查气密性)中加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后进行的第一步操是 ___ 。
(2)实验开始时,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
(3)从环保角度看,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___ 。
(4)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固体由红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中不可能含有 ___ (填化学式)。
(5)取上述研磨后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20g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___ (填化学式)。
(6)若要从以上探究所得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①中,金属X是 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___ 。
【参考答案】
1.D 2.C3.A4.C 5.A 6.A 7.A 8.A 9.B 10.D 11.D 12.A 13.A 14.A
15.导电性 4Al+3O2=2Al2O3
16.合金 优越
17.置换 铁(Fe)
18.Ag AgNO3、Cu(NO3)2、Mg(NO3)2、Fe(NO3)2
19.(1)②③(2)C
20.(1)C (2)Fe+CuSO4=FeSO4+Cu (3)BD (4)47:18
21.(1)氧气浓度或含量 (2) 温度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延展性、导热性
22.(1)延展性 (2)与氧气和水同时反应 (3) Fe+CuSO4═FeSO4+Cu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23.(1)导电 (2)没有明显现象 (3) 一定没有锌、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24.(1)因为铜的熔点比铁的低易于铸造 (2) Fe+CuSO4=Cu+FeSO4 (3)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5.通入CO CO2 + Ca(OH)2 = CaCO3↓+ H2O 点燃尾气 FeO Fe;Fe3O4 Fe; Fe + CuSO4=FeSO4 + Cu 除去过量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