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21: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2.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都是固态物质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D.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CO2和N2(燃着的木条) B.氯化镁和五氧化二磷(观察颜色)
C.空气和O2(闻气味) D.铁丝和铜丝(用磁铁)
5.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时发现X、Y都能跟稀硫酸反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Y>Z C.X>Z>Y D.Z>Y>X
6.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7.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可支持燃烧
B.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C.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
D.Ca(OH)2是白色固体,可用于检验CO2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钠比铝抗腐蚀能力强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和ZnO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9.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高 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ZnCl2溶液、Fe和Cu三种物质能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生活中不用金属银而用铜或铝做导线的原因是银的导电性比铜、铝差
11.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2.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3.某兴趣小组欲从含有 CuSO4、ZnSO4、FeSO4 的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的 X 是锌
B.溶液甲、乙中含有相同的溶质
C.操作①、②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不相同
D.最终回收得到的金属只有铜
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对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铜的合金)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铜合金的硬度比铜大
B.乙实验可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又可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二、填空题
15.金属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性。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工业炼铁主要的原理是,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价变为零价。
(4)为了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16.如图所示是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的实验:
(1)该实验利用了磁铁具有_______的物理性质。
(2)还可向盛有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然后过滤,除去混合物中的少量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制的钥匙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________组成它的纯金属(填“>”“<”或“=”);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表面容易形成_________。
(3)向溶质是AgNO3、Cu(NO3)2、K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和金属滤渣,则滤液中除一定含有的溶质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18.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铁的______性。
(2)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______。
(3)小明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②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的不妥,你认为是______。
19.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问题。
(1)下列物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
A金项链 B铁锅 C铝导线 D锡纸烤盘 E不锈钢餐具 F钛合金电极
(2)为了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将Al、Ag分别浸入到CuSO4溶液中
②将 Ag分别浸入到CuSO4、Al2(SO4)3 溶液中
③将Cu、Ag分别浸入到Al2(SO4)3溶液中
④将 Cu分别浸入到Al2(SO4)3、AgNO3溶液中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
20.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高铁列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的原因是_____。
(3)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小明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打开K1、K2,从K1通入氧气一段时间,然后关闭K1、K2,2天后观察到:A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C处铁丝依然光亮,D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A、C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 A、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____会影响铁生锈快慢。
三、简答题
2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青铜 B铝 C不锈钢 D碳素钢 E玻璃钢
(3)防止金属的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常用方法。为防止铁锅生锈常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4)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的是__。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任写一条);
(3)铝有良好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
23.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1)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____。
(2)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4.如图为某化学小组设计的CO还原Fe2O3的装置。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装置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请说明原因______。
(3)在冷却过程中,应该如何防止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铝、铜可做电极,主要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性。
(2)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已知“曾青”指的是硫酸铜)。“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防锈。
(4)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可以是Fe、Ag和一种以_______(填化学式)为溶质的溶液。
(5)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Zn(NO3)2
B 所得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的Zn的质量
C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
D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4种
由8.3gAl、Zn组成的混合物,加人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晶体27.5g(晶体不含水),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g。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A 6.D 7.D 8.C 9.A 10.B 11.C 12.D 13.D 14.C
15.(1)导电(2)4Al+3O2=2Al2O3(3)+3(4)硫酸铜溶液
16.(1)磁性 (2)稀盐酸(稀硫酸)(合理即可)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17.(1)> 铁 (2)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AgNO3
18.(1)导热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或硝酸铜溶液) (3)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9.(1)C、F (2) ①④ (3)D
20.(1)导电(2)钢刷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3)B(4) 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与水接触 氧气的浓度
21.单质 BE 洗净后擦干 ZnSO4、FeSO4
22.氧气 喷漆(合理即可) 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3.银、铜或银、铜、锌 或()
24.3CO+ Fe2O32Fe +3CO2 未反应的CO能被B装置收集,不会逸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 实验结束后,撤掉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25.(1)导电 (2) Fe+CuSO4=Cu+FeSO4 (3涂油 (4CuSO4 (5AC (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