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6分)
1.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1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两个鸡蛋 D.一根头发
2.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3.小明双手沿水平方向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左、右手所用的力都是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5N B.10N C.20N D.0N
4.小敏用一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使用价值不大,小敏想提高测力计的量程(变为2N),初步拟订了以下几种方案:
A.直接修改刻度,把标上1N的地方改成2N
B.直接在标有1N的地方下面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
C.在挂弹簧的地方并排加一根相同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直接把标上1N的地方改成2N
D.换一根不同(稍粗点)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直接将标上1N的地方换成2N
请你评估一下:最可行的方案是哪种?其他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
5.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则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是( )
A.4N B.3.6N C.3.8N D.无法确定
6.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如图(a)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1.若在链条两端各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如图(b)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2.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如图(c)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3(C1、C2、C3在图中均未标出).比较三个重心的高度h1、h2和h3的关系
A.h1=h2=h3 B.h1
h2>h3 D.h1>h3>h2
7.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次数 重力G/N 质量m/g 比值(G/m)/(N kg﹣1)
1 0.98 100 9.8
2 1.47 150 9.8
3 1.96 200 9.8
A.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B.小明处理数据时,绘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象(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8.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50N、100N、60N、12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BOD区域上 D.AOD区域上
二、填空题(14分)
9.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_____;二是说明_____.
10.游泳时,人用手向后划水,人却前进了,这是因为水受_____ 的作用力的同时,手和脚也受到_____ 的作用力,这一现象也说明了_____.
1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某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原长为12cm,其下端挂4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2cm;当其下端挂2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cm;当弹簧的长度为16cm时,它所受的拉力为______N(设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
12.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____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一根弹簧原长10cm,若挂5N物体时,弹簧长为12.5cm,那么挂8N物体时,则弹簧伸长了______cm。
13.2016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其中颗行星表面某物体所受的引力是该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引力的2倍,则一袋100g的方便面在该行星上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时的读数是___________N;科学家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在该行星上最多又能举起___________kg物体。地球上g取
14.大雪很容易造成房屋坍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为。倒出水后再将杯子里装满雪,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则杯子中雪的体积为___________,雪的密度是___________,若屋顶面积为,雪的厚度为,则屋顶雪的总重力为___________。(取;水的密度为)
三、作图题(4分)
15.如图所示的小球重为5N,请画出它放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6.重为6N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四、实验题(18分)
17.某同学为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所做试验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在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其发生形变,其中.
()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为了记录实验中的数据,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请你完成该表格的填写:
示意图 结论
_____________ 当大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比较甲和丙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8.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
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 11 20 30 45 60 75 90 110 135 158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______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______;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______,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19.(1)在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把不同数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所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0.1 0.2 0.3 0.4 0.5
重力G/N 1 2 3 4 5
①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
②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______;
③在描点作图时,要将图象延长至原点的原因______;
④要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
⑤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的受重力跟其质量的关系的结论是______。
五、综合题(18分)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N。
2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组成和中间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万有引力常量,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中心之间的距离。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要离开地球,必须借助运载火箭发射。202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童年12月3日,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器缓冲的“保驾护航”下,0.7吨重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预选着陆区。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如果我们把这些力也叫重力的话,那么,物体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仅跟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还跟该星球的质量、半径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星球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_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而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嫦娥五号”探测器由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直径约为地球的4倍,则同一个物体在海王星上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B 6.D 7.D 8.A
9.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人 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13 8
12.正比 4
13.2 30
14.200 0.4 1.2×105
15.
16.
17.控制变量法 比较甲和乙图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比较丙和丁图 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8.等于 越长 0.33 不能 30 0.2N 较小
19.2 在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值为“0”时,它的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值也恰好为“0”这一情况下,它的相应图象才能通过原点 总结归纳得出普遍的规律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0.16 8 B A 20
21.存在 B 变大 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