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7 07:4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世界近代史:15、16世纪——19世纪末。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古的重要意义;西方人文主义和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历史渊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
世界古代史:公元前3500年左右——15世纪。讲述古代文明(包括早期文明和中古文明)呈现除的多元发展格局;由于农耕文明生产力的发展而促成的欧亚大帝国的形式以及这些地区文明的相互交往;解释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过程。
世界现代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1世纪。重点讲述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国际秩序的演变;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特点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世界日益联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
二、世界历史的分期
教程结构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古代史(前3500年左右——15世纪)
(原始、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近代史(15、16世纪——19世纪末,
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1世纪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社会)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 , 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尓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 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金字塔
空中花园
长城
泰姬陵
赫菲斯托斯
神庙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
表现:
①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②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
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农耕生产需要定居生活,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产生标志:
(1)城市
采集、狩猎
(2)阶级的产生:
农业发展
社会分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生私有制和剥削
阶级产生
(3)国家的形成:
②形成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4)文字的产生:
认识: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部落战争:为争夺土地和资源,部落之间爆发战争。
最早的阶级对抗: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①背景
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自主探究:
生产力落后
采集渔猎
农耕畜牧
手工业商业发展
贫富分化
阶级分化
国家法律
城市文字
2、尝试用图示的方式去描述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历程。
1、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国家、城市、文字(标志)
文明诞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左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文明
约BC2千纪
1.五大文明:
(1)诞生区域:
(2)发展特征: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大海
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情境探究】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分析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文明名称 发源地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中国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原因: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①前3500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
②约前2900: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家;
③约前18C: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①制度:汉谟拉比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②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奴隶制国家)
(2)产生发展:
(3)成就:
③楔形文字
④《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⑤诞生洪水和方舟传说
⑥发明60进制
(1)地理环境: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情境探究】《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
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
施行同态复仇法
【情境探究】《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明显的阶级歧视
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




君 权 神 授
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玛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
楔形文字泥板(大英博物馆藏)
楔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
历史纵横 洪水传说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故事说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条大船,自己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个故事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
突出反映了早期文明的怎样特点?
早期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
*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
苏美尔人的战车(绘画作品)。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争战,他们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3.古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
①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②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制度:
①东北非的埃及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产生发展:
①确立法老至上权威;②建立起官僚系统。
③神话和文学故事;④象形文字;
⑤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⑥金字塔;⑦莎( suō )草纸。
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金光灿灿的墓道
法老的金身
金棺
埃及狮身人面像
*
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埃及固有的特点,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就是对死后生活的关心。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厚葬。
—令狐若明《古代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情境探究】依据图片和材料分析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历史解释)
古代埃及王权神授,权威至上,宗教是古埃及文明的核心。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
*
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历法。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
4.古印度文明:
(1)地理环境。
①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②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
(2)产生发展:
①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诞生
②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①种姓制度
等级 基本构成 特点 影响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3)成就:
主掌宗教祭祀
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
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
是富有商人
地位最低,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对印度社会和历史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贱民不属于任何阶层!!!
②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③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④数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方法。
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佛教
时间:前6—前4世纪
创始人:释迦牟尼
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的等级体系
地位: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
影响: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注意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是这一地区小国的统称,城邦才是真正的国家。
处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制度
(2)起源:
①形成时间:
②特征:
③代表:
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主政治。
5.古希腊文明:
(1)条件:
公元前8—前6世纪。
小国寡民。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问题探究】
进步性: ①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在雅典40万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的;剩下的16.8万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弗里娜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团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有限民主
权力滥用
直接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点之一:苏格拉底之死
(4)文化成就
①神话、悲剧、喜剧;
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拓展提升】“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
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思考:什么是海洋文明?
史料1:
史料2:据不完全统计,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人,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史料3:古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耕作条件先天不足,但盛产葡萄酒、橄榄油等,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酒、布匹等产品。
史料4: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精彩地讲到大海和人类精神的联系: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影响古希腊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史料1
史料2
史料3
史料4
山地、海岛、欧亚非要冲地带
城邦、小国寡民
工商业经济
冒险探索的性格
吸收欧亚非文明
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平等观念
人文精神
辉煌文化
地理环境
国家制度
经济类型
民族性格
地理环境决定论?请以古希腊文明为例,概括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地理环境≠决定性因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地理环境 产生发展 成就
政治 文化
两河流域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①君主专制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前3500年左右:
约前2900年:
前18世纪: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①楔形文字 ②《吉尔伽美什》
③洪水方舟传说 ④60进位制
前3500年左右
前3100年左右
①法老具有至上的权威;
②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①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象形文字。
③制定太阳历 ④金字塔
⑤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⑥莎( suō )草纸
前3千纪
前6世纪
种姓制度
①佛教 ②《摩诃》《罗摩》;
③1到9,0,按位计值。
前2千纪
前8--前6C
斯巴达:寡头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
哲学:苏、柏、亚
文学:神话、戏剧
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印度河平原;
恒河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
地理 文明概况 成就 文明类型
政治 文化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北非古埃及
文明
南亚古印度
文明
东亚中华
文明
南欧古希腊
文明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城市文明
农业文明
帝国文明
农业文明
城市文明
农业文明
帝国文明
农业文明
城邦文明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备课思考
文明区域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
典型代表
发源地区
文明基础
文明类型
对外交往
基本特征
特点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大河流域
地中海沿岸
发达的农业
繁荣的工商业、航海业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很少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经济上:农业文明;政治上:中央集权
经济上: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上:民主政治
封闭型
开放型
课堂小结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从采集、狩猎到畜牧、农耕
国家、文字、城市
分散发展,自成体系
本课小结: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而从事专门的
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力与分工的发展
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
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D
C
课后练习
3.“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
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
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非婆罗门地位最高
B.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C.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D.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D
4.《民主新论》中说:“(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
行直接管理。”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直接民主 D.法律至上
C
放牧
收割
采集渔猎
农业和畜牧业
生产力提高
*
地区 农作物 家畜
西亚
南亚
中国
中南美洲
大麦、小麦、豆类
芋头
水稻、粟
玉米、南瓜
羊、猪、牛等
你觉得“文明”(civilization)是什么?世界各地的文明相同吗?有没有优劣之分?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关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文明包含以下要素:国家、文字、制度、建筑等等。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时期人们的生活?它反映的是文明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