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17: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丝常用做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
B.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可以燃烧磷用于布置舞台上的烟雾背景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用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 >锌Zn
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C.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小 D.金属都为银白色
5.如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部分,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③溶液变为蓝色
B.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C.通过该实验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1>H>Cu>Ag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6.如图为医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药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材料包括两种金属材料和两种有机合成材料
B.制作针头的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纯净物
C.用铝皮制外盖,体现了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药瓶的金属外盖通常采用铝制而不用铁制,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7.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X>Y B.Y>X>Z C.X>Y>Z D.X>Z>Y
8.将一定量的金属Mg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g
C.滤液中可能只含一种溶质 D.过程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Cu粉(Fe粉)------用磁铁吸引
B.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C.CO(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D.MnO2(KCI)------将混合物溶解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10.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1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
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12.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1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B.锌比银活泼,故锌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C.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铜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收集
B.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往氧气,点燃
A.A B.B C.C D.D
15.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16.铝的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  )
A.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17.如图所示,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铜片表面有气泡
C.镁片的试管表面会发烫 D.金属活动性Cu>Mg>Zn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在空气中铝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2)高铁列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填“导电”或“导热”)性。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填“大”或“小”)。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冒充真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打开K1、K2,从K1通入氧气一段时间,然后关闭K1、K2,2天后观察到:A中铁丝表面布满铁锈,C中铁丝依然光亮,D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
①A、C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
②A、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_____会影响铁生锈的快慢。
19.2020年6月7日晚,1000架无人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空表演,祝贺哈工大100周年,1000架无人机摆出各种造型,惊艳表演,震撼全场!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离子电池,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锂、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2)无人机外壳多选用复合材料,起落架等结构件采用铝合金,世界上铝的年产量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铝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填字母).
A 熔点低、光泽好
B 密度小、抗腐蚀性优良
C 强度高、硬度小
(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汽车表面的防锈措施是_____.
(4)汽车尾气中含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等有害物质.
20.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3)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金属和金属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材料。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熔点很高
c 用铜做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d 银块被拉成丝是因为银有良好的延展性
(2)①金属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已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1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有什么变化?_____
②若向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
(4)甲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CO和H2O。下图是用V型管组装的微型实验装置制取CO,用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生成物的实验。
①该实验中使用碱石灰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②请写出检验气体生成物的实验现象?______
③某炼铁厂每天消耗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计算该厂理论上可日产纯铁多少吨?_____
22.为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   (填标号)。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3.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运用.请思考并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能压成铁片,是利用了铁的 _____ 性.
(2)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张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药品提供如下),且每步实验均有明显现象.请将实验步骤、现象及其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实验室可供使用的药品(金属均提前用砂纸打磨):铁丝、铜丝、银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① _____ ② _____ ③ _____ ④ _____ ⑤ _____ ⑥ _____ .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炉中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如下计算:用800t 含氧化铁 72%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0%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_____ (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24.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铜的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工厂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示)______;
(3)铁制品长期使用容易生锈,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可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______.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
②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
④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B 2.B 3.B4.A 5.A 6.C 7.A 8.C 9.C 10.C 11.A 12.B 13.C 14.D15.D 16. C 17. C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18. 导电 大 或(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水 氧气的浓度
【详解】
(1)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高铁列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黄铜是铜锌合金,将黄铜加热,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黄金与氧气不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锌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锌(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
(4)①A中铁丝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C中铁丝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故A、C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②A中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A、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氧气的浓度会影响铁生锈的快慢。
19.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Li+MnO2=LiMnO2 +1价、+3价 B 喷漆 一氧化碳(合理即可)
20.Fe2O3+3CO2Fe+3CO2 B Fe+2HCl=FeCl2+H2↑ 铁粉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作用而变质
21.b 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的铝继续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吸收挥发的甲酸,防止干扰验证气体生成物 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60t
【详解】
(1)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正确。
b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c 用铜做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正确。
d 银块被拉成丝是因为银有良好的延展性,正确。
故选b。
(2)①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的铝继续反应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②反应物为Al和NaOH,生成物为NaA1O2和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水参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40份质量的硝酸银生成180份质量的硝酸亚铁。所以溶质质量减少了,溶剂水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②若向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 比铁不活泼的金属银也一定在滤渣中。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4)①甲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为防止甲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干扰验证气体生成物,所以要除去挥发出的甲酸。甲酸可以用碱性的碱石灰除去。故,该实验中使用碱石灰的目的是吸收挥发的甲酸,防止干扰验证气体生成物。
②甲酸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不会被碱石灰吸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氧化铁的质量为:
设理论上可日产纯铁的质量为x
解得:x=560t
答:该厂理论上可日产纯铁560吨。
22.【解答】解:(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铁,这是因为铁能被磁铁吸引,金属B是铜,这是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故填:铁;铜。
(2)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过滤;漏斗;玻璃棒;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3)步骤②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g+H2SO4=MgSO4+H2↑。
故填:Mg+H2SO4=MgSO4+H2↑。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硫酸铜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铜能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
故填:C。
23.延展性 2Al2O3(熔融)4Al+3O2↑ 足量的铜丝和硝酸银溶液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Ag 铁丝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 448t
24.延展性 氧气、水蒸气 Fe2O3+6HCl=2FeCl3+3H2O H2SO4 ③④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