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1(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1(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6 17: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共16题)
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小、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密度比较小
2.盛放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后可以产生静电而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硬度小 D.熔点高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铜丝导电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
4.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铜
C.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6.同学们对金属N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N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NCl2),将金属N放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H2SO4═NSO4+H2↑
B.N+MgSO4═Mg+NSO4
C.2Al+3NSO4═3N+Al2(SO4)3
D.N+CuSO4═Cu+NSO4
7.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铝合金门窗 B.铁锅 C.铜导线 D.金项链
8.“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关于钢铁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的含碳量
C.不锈钢的熔点高于纯铁
D.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因为铝不如铁活泼
9.下列实验橾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固体药品
C. 比较两者硬度 D.称量药品质量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铝用于制造导线
11.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铜锌合金(颜色与黄金相似,俗称黄铜)来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硝酸银溶液 C.磁铁吸引 D.称量质量
12.等质量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过量的铁、锌、镁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3.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 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最少有2种溶质
B.若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法渣中最多有1种金属
C.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最少有1种溶质
D.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最多有1种金属
14.取一定量经粉碎的铜锌合金,先加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 后过滤,再将洗净后滤渣在 O2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g)与各实验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 Zn 的质量为 3.2g
B.a~b 段反应得蓝色溶液
C.合金中铜、锌质量比为 32:65
D.c~d 段固体(不包括 c、d 两端)为 CuO,m 点对应的质量为 4g
1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B.纯铜片比黄铜片硬度大
C.铁制品在沙漠地区极易锈蚀
D.常温时铝制品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16.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物质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A 氧气与氮气 带火星的木条
B 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
C 铁片与铜片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与氮气 点燃的木条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7.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见图)所用的钢材量只有2008年北京主场馆“鸟巢”钢材量的1/3,堪称物美价廉,将为奥运史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填“大”或“小”)。
(2)英国是老牌工业强国。工业上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伦敦碗场馆中被混凝土严密包裹的钢筋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请你举出其他的防止金属制品生锈的措施有________
18.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铝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为空气中浓度过高的铝粉遭遇明火产生爆炸.铝粉是一种银白色粉末;它能溶于酸、碱,生成氢气;它遇水受潮产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和热量,如果积热不散,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粉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常被用作油漆涂料,这是利用了铝粉的_________(填写“物理”或“化学”)性质;
(2)干燥的铝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铝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却易发生爆炸,由此可以看出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在野外,铁路工人常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反应生成高温的铁水,而把较短的钢轨焊接成较长的钢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铝粉发生爆炸着火后能否用水灭火,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若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0.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21.金属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与金属密切相关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锤 B.铁锅 C.铜丝 D.水龙头
(2)铁制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三星堆遗址考古的话题连续“霸屏”热搜,已出土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等震惊世人.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如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①固体X的成分为___________.
②加入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如何证明实验过程中,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若治炼2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质量是多少?
22.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② 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Cu、Ag、稀盐酸
B Cu、AgNO3溶液
③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 Zn、Cu、Ag
B Zn、Cu
C Cu、Ag
D 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研究-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
①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如何处理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增加”“减少”或 “不变”)。
23.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l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   ;
(2)B中含有的物质是   ;
(3)操作①名称是   .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D 6.B 7.B8.B9.B 10.B 11.B 12.B 13.C 14.C15.D 16. D
17.生铁 大 Fe2O3+3CO 2Fe+3CO2 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 涂防锈漆、使用不锈钢等
【详解】
(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生铁(含碳量2%4.3%)。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大。
(2)英国是老牌工业强国。工业上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
(3)伦敦碗场馆中被混凝土严密包裹的钢筋不易生锈的原因是:钢筋与潮湿的空气隔绝。防止金属制品生锈的措施有:涂防锈漆、使用不锈钢等;
18.物理 4Al+3O22Al2O3 氧气接触面积 2Al +Fe2O32Fe+ Al2O3 铝粉跟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
19.【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Y和稀盐酸反应需要的时间最短,反应速率最快,因此最活泼,Z和稀盐酸反应需要的时间最长,反应速率最慢,因此最不活泼,因此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产生氢气最多的是X,做少的是Z,X、Y、Z都是+2价金属,X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大,因此相对原子质量最小,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小,因此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故答为:Y>X>Z; Z>Y>X。
20.【解答】解:(1)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光泽;B、铜导线是利用金属导电性;C、铁炒锅是利用金属导热性。所以C符合题意;
(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3)①由图示可知,在甲中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亚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由于甲中出现气泡,说明了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边,由于乙中无明显现象,烧杯乙中的溶质是FeSO4,说明R的活泼性小于铁,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Fe>R>Cu>Ag。
故答为:(1)C;(2)4Al+3O2=2Al2O3;(3)①在铁的表面生成了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了浅绿色;②FeSO4;Fe>R>Cu>Ag。
21.(1)B(2)Fe2O3+6HCl=2FeCl3+3H2O(3) 铜和锌 Zn+CuSO4=ZnSO4+Cu
(4)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Ca(OH)2+CO2=CaCO3↓+H2O 取少量A中试剂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则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与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设需要铁矿石的质量为x,则,x=350t.答: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质量是=350t.
22.C Cu +2 H2SO4(浓)= CuSO4+2H2O + SO2↑ 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B B 停止加热前硬质玻璃管内一直通入一氧化碳,压强不会减小,B中液体不会倒流; 点燃或收集 减少
【详解】
(1)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选项正确;
B、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生锈,选项正确;
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选项错误;
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选项正确,故选C;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 H2SO4(浓)= CuSO4+2H2O + SO2↑;
(3)② 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②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A 、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证明铜、银的强弱;
B、 Cu和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选B;
③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中加入锌,锌先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固体中一定有银。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锌过量时: Zn、Cu、Ag,锌不足时,只有Ag;锌的量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反应,但是没有剩余时,固体为Cu、Ag;故不合理的是B;
(4)①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实验结束时要先熄灭酒精喷灯,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即停止加热前硬质玻璃管内压强不会减小,B中液体不会倒流;
② 一氧化碳可燃烧转化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作燃料或还原剂,处理尾气的方法可以是点燃或收集;
③反应前硬质玻璃管内固体是氧化铁,反应后是铁,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会减少。
23.【解答】解:(1)回收金属Cu可以加入锌将铜先置换出来,同时生成氯化锌,所以本题答案为:ZnCl2(写名称也可);
(2)加入过量的锌能将铜置换出来,同时锌有剩余,所以B中含有铜和锌,所以本题答案为:Zn和Cu(写名称也可);
(3)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