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
雷同
选材?
套路
干瘪
不能打动人
文章结构≈房屋钢架 文章材料≈墙体
重要
材料从哪里来?
直接材料
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间接材料
书籍 文章 网络信息
生活
亲身经历
怎
样
选
材
?
课文 选材 中心思想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文字往来谦和待人; 日常交往守礼敬人; 写作言文如一; 文风倡导简洁; 重语文求完美 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高尚品德
《驿路梨花》 解放军修建小茅屋; 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 哈尼族小姑娘们照料小茅屋; 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 “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 雷锋精神已在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的心中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名字的由来;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阿长睡觉摆“大”字; 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为 “我”买《山海经》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让“我”永远感念
王睿祺:我发现这三篇课文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中心思想,就是说要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
王欣雨:在《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中,所选的材料都很典型,很具有代表性,都是围绕小茅屋几度的修葺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娄思思:我还发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善于从小处着笔,比如阿长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一个愚昧、可笑的农村妇女形象活灵活现得展示在我们眼前。
娄珍珍:对于这篇课文,我有新的发现。鲁迅先生略写阿长名字的由来和不雅观的行为,但是详写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突出了阿长淳朴善良的人物特点,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念。我认为,详略安排得当能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陶鑫梅:对于选材,不仅要围绕中心,在此基础上,还要真实与独特。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所选材料都跟“我”有关,写了“我”亲身经历的事,表达了“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显得文章很真实。另外,对于叶圣陶先生这样为众人所熟识和敬重的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作者能够写出着“我”色彩的文章,独特性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写作应该写与“我”有关的事,这样才能真实又新颖。
王睿祺:我发现这三篇课文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中心思想,就是说要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
王欣雨:在《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中,所选的材料都很典型,很具有代表性,都是围绕小茅屋几度的修葺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娄思思:我还发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善于从小处着笔,比如阿长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一个愚昧、可笑的农村妇女形象活灵活现得展示在我们眼前。
娄珍珍:对于这篇课文,我有新的发现。鲁迅先生略写阿长名字的由来和不雅观的行为,但是详写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突出了阿长淳朴善良的人物特点,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念。我认为,详略安排得当能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陶鑫梅:对于选材,不仅要围绕中心,在此基础上,还要真实与新颖。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所选材料都跟“我”有关,写了“我”亲身经历的事,表达了“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显得文章很真实。另外,对于叶圣陶先生这样为众人所熟识和敬重的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作者能够写出着“我”色彩的文章,独特性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写作应该写与“我”有关的事,这样才能真实又新颖。
选材的原则
围绕中心
有代表性
小处着笔
真实独特
选材要依据“我”的写作目的,即“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出的文章如果能着“我”之色彩,就能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并且具有独特性,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
真实
请围绕“生活中的小感动”这一中心,用一句话简明表述你曾经遇到过的小感动。
温馨提示:1.先把能想到的生活中的“小感动”都写下来;2.再从中选出希望呈现在作文中的材料,并确定详略。
生活中的小感动:
1.成绩考差了,爸爸没有骂我,反而安慰我。
2.留学了,妈妈没有吃饭站在教室门口等我很久。
3.生病了,妈妈连夜背我去医院。
4.跟同学打架,爸爸去学校为我撑腰,出了口气。
5.去买东西,家里的狗狗坐在玻璃门外眼巴巴地看着我,等我出来。
6.洒水车经过我的身边时,关闭了洒水功能。
7.没有吃晚饭,晚自习结束回到寝室,老师为我买了一份炒饭。
8.电视上,一个行人扶起摔倒的老奶奶。
9.放学后,作业很少,去田野里打游戏,很开心。
10.打游戏时,一个队友送了我一套装备。
思考:
哪些“小感动”能突出“生活中的小感动,带来温暖充满爱”这一中心?
哪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
生活中的小感动:
1.成绩考差了,爸爸没有骂我,反而安慰我。 (有关系)
2.留学了,妈妈没有吃饭站在教室门口等我很久。(有关系)
3.生病了,妈妈连夜背我去医院。(有关系)
4.跟同学打架,爸爸去学校为我撑腰,出了口气。(不符合中心)
5.去买东西,家里的狗狗坐在玻璃门外眼巴巴地看着我,等我出来。(有关系)
6.洒水车经过我的身边时,关闭了洒水功能。(有关系)
7.没有吃晚饭,晚自习结束回到寝室,老师为我买了一份炒饭。(有关系)
8.电视上,一个行人扶起摔倒的老奶奶。(关系不大)
9.放学后,作业很少,去田野里打游戏,很开心。(没有关系)
10.打游戏时,一个队友送了我一套装备。(有关系)
思考:
哪些“小感动”能突出“生活中的小感动,带来温暖充满爱”这一中心?
哪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
生活中的小感动:
1.成绩考差了,爸爸没有骂我,反而安慰我。
2.留学了,妈妈没有吃饭站在教室门口等我很久。
3.生病了,妈妈连夜背我去医院。
4.跟同学打架,爸爸去学校为我撑腰,出了口气。
5.去买东西,家里的狗狗坐在玻璃门外眼巴巴地看着我,等我出来。
6.洒水车经过我的身边时,关闭了洒水功能。
7.没有吃晚饭,晚自习结束回到寝室,老师为我买了一份炒饭。
8.电视上,一个行人扶起摔倒的老奶奶。
9.放学后,作业很少,去田野里打游戏,很开心。
10.打游戏时,一个队友送了我一套装备。
思考:
哪些“小感动”事例是新颖的?
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已经有人用过,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和体验。如果只是拾人牙慧,搬用老一套的事例、言论等来拼凑应付,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缺少新意,也不会打动他人。
生活小场景:
挤得水泄不通的公交车上,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学生之间进行着一场有关“让座”的对话。
让座
公交车缓慢地行驶着,刚好赶上放学、下班的高峰期,公交车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老奶奶被挤得东倒西歪。
“奶奶,坐我这里吧!”
“不用,你坐吧!”
“没事,我快到站了!”
“这孩子!真是谢谢了!”
我心里甜甜的。其实我不是快到站了,我只是想让您坐啊!
没有新意,流于俗套。该如何写出新意呢?
让座
公交车缓慢地行驶着,刚好赶上放学、下班的高峰期,公交车被挤得水泄不通,累了一天的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躲在角落里。
“小朋友,来这边,坐奶奶这里!”
“奶奶,您这么大年纪了,您坐!”
“奶奶身体好得很,不像你们,上学一天了,累得很。我还有秘密武器呢!”
说着,老奶奶把我拉到位置上摁下,她自己从包里拿出小马扎朝我扬了扬,放在角落里,惬意地坐了下来……
题材一样,写法有异,让人眼前一亮。
生活中的小感动:
1.留学了,妈妈没有吃饭站在教室门口等我很久。(详写)
2.没有吃晚饭,晚自习结束回到寝室,老师为我买了一份炒饭。(详写)
3.洒水车经过我的身边时,关闭了洒水功能。(略写)
娄笑青:我这样选材的原因是:
1.这三件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当时很是感动,写出来有真情实感,能够紧扣中心;
2.这三件事中的人物与我的关系从亲到疏,具有代表性;
3.因为是亲身经历的,我会从小处着笔,用细节打动人心,体现真实性和独特性。
选材的原则
围绕中心
有代表性
小处着笔
真实新颖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基辛格《论中国》
作业:
以《抗疫中的小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
1.围绕抗疫中的“小感动”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并表达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2.为了让材料详略得当,建议先列出提纲。
3.从小处着笔,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