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时间和位移 名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时间和位移 名师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7 07: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 时间和位移
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时间和位移”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标量和矢量,并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物;从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思想,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系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3.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4.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通过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位移和路程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探究:
1.时间和时刻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
(2)第N秒是 ,第N秒初是 ,第N秒末是 . (选填“时刻”或“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 的长度.
(2)位移是指 ,可以用 表示.
(优教提示:请登陆优教平台,发送本节预习任务,根据优教平台上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发现薄弱点,针对性教学)
课堂合作探究 :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1.时间的单向性(不可逆性)
体会:由于运动,体现时间
通过运动,定义时间
2.常说的“时间”分为:
(1)时刻(某一瞬间)
①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点)
② 时间轴所标数字n表示(第n秒末)
(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
①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条线段)
② 可由时刻计算得到
与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有关的几个时间:
【巩固训练一】
区别:以下各词指“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并在时间轴上表示:
前2秒 第2秒 2秒内 第2秒内 第2秒末 2秒末
第3秒初
【巩固训练二】
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2秒末、第3秒末
思考并讨论:从北京到重庆,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位移与路程”)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的局限性
(1)不能反应运动的某些本质(共同点)
(2) 描述不够精确(方向)
必须引入新的物理量
思考:新的物理量如何定义?特点?
2.位移
(1)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线段长(大小)
②初位置 → 末位置(方向)
(2)符号:x,单位:m
3.矢量与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如:位移、力、速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如:路程、质量、密度等
4.路程和位移有什么不同?
(1)位移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的路径无关。
(3)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路程与位移对比两例”)
【巩固训练三】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呢?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三、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1. 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坐标
如物体先处于A位置,后处于B位置
(1)试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移;
(2)指出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如物体先处于B位置,后处于A位置,结果又如何?
2. 物体由A运动到B,通过计算说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方法归纳:下图中△ x =?(由A运动到B)
(1)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坐标
(2)位移△ x (以后简化为 x ):
△ x = x2-x1
体会并记忆:“初-末” or “末-初”
四、课堂训练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完成P14课后练习3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