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降落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铁球在空中越落越快 D.火车匀速向右转弯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一定没有受到了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并推理得出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3.关于惯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掉落,是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B.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 D.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正方观点: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反方观点: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5.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惯性作用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还受到踢力的作用
6.下列关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小车在平面上逐渐减速的原因是受到惯性变小 B.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小 D.实验中小车总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关于该实验,同学们交流讨论得出以下说法,合理正确的是( )
A.三次实验,比较小车滑行距离的长短,是为了比较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B.三次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三次实验,小车都要滑到水平面上,目的是使小车受的重力与支持力相平衡
D.三次实验,小车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得最长,说明小车在木板面上惯性最大
8.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关于该实验和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
A.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
B.三次实验需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C.阻力越小,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D.该实验说明: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9.如图,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实心铁球甲和乙(m甲>m乙)相距s,在无限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则______(甲/乙)球的惯性大,随着时间的延长,甲球______(可能/不可能)撞上乙球。
10.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物体水平方向只受30N水平拉力作用,物体将做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如果拉力减小到10N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如图所示,一密闭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车上,玻璃管中装有水,管中留有一个小气泡.如图甲所示,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_____运动;如图乙所示,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气泡向____运动.就水和气泡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12.由图甲、乙或图丙、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或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13.重50 N的物体悬于氢气球下匀速上升,氢气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当悬挂的绳突然断裂后,物体的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
14.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________,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三、实验题
15.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后来,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_____;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_就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著名的牛顿______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_____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16.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请完成以下问题: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运动。对此实验用科学推理法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3)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停下,比较小车三次在平面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A: v毛=v棉=v木 B:v毛>v棉>v木 C:v毛(4)画出木板面上小车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17.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在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 ______,小明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
(2)对于斜面的要求是 ______;
A.斜面越光滑越好 B.斜面越粗糙越好 C.三个均相同的斜面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选填“快”或“慢”);
(4)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______;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5)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做 ______运动,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综合题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且作用在同一直线;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______ (填 “大于”、”等于”或“小丁”)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马拉车在路面上加速行驶是因为(______)
A.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大于地面给车的摩擦力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______)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浆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向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19.小明在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跟别的因素有关吗?他查找到如下资料: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阅读上文,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快慢除了与物体_____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的_____大小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_____,使自身的_____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两车受到的_____相同和两车的_____改变相同。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C 8.D
9.甲 不可能
10.加速 变大
11.右 左 水的质量比气泡的质量大,水的惯性比气泡的惯性大
12.向右减速运动 向左加速运动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13. 0 先上升后下降
14.相同 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15.速度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 实验推理 不是
16.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摩擦阻力 匀速直线 A
17.同一高度 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控制变量法 C 远 慢 D 匀速直线
18.相等 相反 等于 B D
19.受力 质量 减小质量 运动状态 牵引力 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