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星球地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极地地区
一、单选题
我国是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读北极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题目。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亚洲、北美洲、欧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目前,丁岛上冰层面积逐渐缩小,可能是因为(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北极地区降水减少
C. 丁岛陆地增厚 D. 丁岛风速增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北极科考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北极地区无极夜现象
B. 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最近海上航道
C. 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D. 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比南极地区优越
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 )
A. 长城站 B. 黄河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读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标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该地区的典型动物是北极熊
C. 该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D.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
B. 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 大规模捕鲸、企鹅
D. 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到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近年来,南极旅游逐渐升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到南极旅游前,小刚查找了南极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B. 企鹅、海豹、北极熊被列为保护动物
C. 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D. 我国建立的4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下列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 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 各国加强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南极大陆的难抵极是距离南极大陆所有海岸线最远的点,海拔高出南极点900多米,是南极地区最难以到达的地点。中国探险者冯静自2019年11月出发,于2020年1月25日成功步行抵达难抵极,成为全球首位步行至难抵极的女性。下图为“难抵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登极队伍选择11月份出发的原因是( )
①白昼时间长,方便前行
②降水较丰富,水源充足
③南极地区正处“暖季”
④动物正处于冬眠时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在登极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企鹅、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它们具备的共同特点是( )
A. 巨大的体型 B. 脂肪层很厚 C. 多彩的羽毛 D. 食物需求小
近百年来,南极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针对此现象的合理应对措施有( )
①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③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清洁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如图为某大洲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大洋洲 B. 乙为印度洋 C. 丙为长城站 D. 丁为泰山站
该大洲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是( )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
吸收的热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炭、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B. 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7、8月
C. 企鹅、海豹、袋鼠的故乡 D. 冰盖面积逐渐缩小
二、综合题
读南、北极地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写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名称 。
(3)写出南极大陆周围各大洋的名称。
A ,B ,C 。
(4)下列有关极地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C.南、北极点都在大陆上
D.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比南极地区更丰富
(5)极地地区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皮下脂肪很厚
B.水陆两栖
C.体形较小
D.属于最低等的动物
(6)下列动植物中,南、北极地区均没有的是( )
A.磷虾、龙虾
B.海狮、海象、海豹
C.企鹅、北极熊
D.梅花鹿、大熊猫
(7)下列有关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B.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洲捕鲸,获得更多的海洋产品
C.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不能丢弃在海中
D.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①______洲②______洲③______洲
④______洋⑤______洋⑥______洋
(2)图中A、B代表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A是______站,B是______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科考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4)在开发和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可取的行为是______
A、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作为科研与和平利用基地.
读图南极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周围被A_______洋,B_______洋,C印度洋环抱。
(2)目前,我国的南极考察站有:①________,②_______,③昆仑山,④泰山站,其中①在③的_________方向。
(3)2019年11月26日,我国“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到达南极地区,开启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2020年4月23日,“双龙”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我国选择这一时间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到南极科考看到本区域的代表动物是 ,他们测得南极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平均值,极地地区的动物家园越来越小,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 ; 。
( 5)南极大陆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目前不具备开采条件,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选址,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二 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
(1)罗斯海新站大致位于泰山站的____________方向。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 )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2)填注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为____________洋,B为____________洲。
(3)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更__________,年降水量更__________。
(4)我国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到北极地区旅游,小丽计划到南极地区旅游,小明和小丽选择合理的是__________,请解释原因。
(5)关于极地旅游有“大力提倡”与“严格限制”之争,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请解释原因。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D、A、A、B
【解析】略
1. 从大洲的位置和轮廓可知,甲、乙、丙三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2. 丁岛是格陵兰岛,岛上冰川广布,因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 冰层面积逐渐缩小。
3.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 有极昼极夜现象。
4. 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唯一科考站是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上的黄河站,而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地区。
5~7.【答案】C、D、D
【解析】
1.读图,长城站没有在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只有极圈以里才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动物,B错;该地因纬度高、海拔高、地表常年为冰雪覆盖,气候酷寒,多狂风,C对;该地因温度低蒸发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又受强大的极地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但因蒸发微弱,故多年的积雪经过挤压形成冰川,该地冰川最后,地表常年冰雪覆盖,而冰川是淡水的主体,故淡水资源贫乏不对,D排除。选C。
2. 南极地区因气候酷寒,环境承载力很小,生态脆弱,不适合大流量移民,大力开采矿产资源和大规模捕鲸、企鹅,这些过量的活动都会对南极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故ABC错,D对;选D。
3. 因南极地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加上其气候酷寒,所以去南极考察应在当地的夏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因此时南极地区大部分为极昼,科考的时间长,气温又相对较高,利于科考人员的活动,故ABC排除,选D。
8~9.【答案】A、D
【解析】1. 略
2. 略
10~12.【答案】C、B、D
【解析】
1.登极队伍选择11月份出发的原因是此时正值南极地区“暖季”,白昼时间长,方便前行,南极地区降水少,登极队伍选择出发的时间与动物冬眠无关,①③对,②④错。
故选C。
2. 在登极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企鹅、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它们具备的共同特点是脂肪层很厚,目的是抵御南极的严寒天气,没有多彩的羽毛、食物需求量较大,企鹅等体型不大,B对,ACD错。
故选B。
3. 近百年来,南极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针对此现象的合理应对措施有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开发清洁新能源、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等,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不现实,②③④对,①错。
故选D。
13~15.【答案】B、C、D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16.【答案】(1)画图略。提示: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2)北冰洋 (3)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4)A (5)A (6)D (7)D
【解析】(1)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2)北极地区中心是海洋——北冰洋,南极地区中心是陆地——南极洲。(3)南极地区自南极半岛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4)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少,气候寒冷,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南极地区为大陆,海拔高,气温更低,降水更少,与北极地区相比环境更加恶劣。(5)由于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动物皮下脂肪很厚,可御寒。(6)两极地区没有温带动物梅花鹿和大熊猫。(7)对于南极地区的利用,应遵循合法、和平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资源。
17.【答案】(1)大洋;南美;非;
印度;太平;大西;
(2)长城;中山;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南;
(3)南极洲曾处在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有茂密的森林,只是后来才慢慢漂移到南极地区,从而也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4)D.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洋相望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活动要选择当地的暖季,即12月、1月、2月,而此时我国正处在隆冬季节,昼短夜长;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冰雪覆盖,酷寒,干燥,烈风;我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本题考查南极洲的位置及科学考察,结合地图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答案】(1)太平 大西
(2)长城站 中山站 西北
(3)在这段时间内,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白昼时间最长
(4)企鹅 绿色出行,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
(5)气候酷寒,有巨厚的冰层,多狂风,极端干燥
19.【答案】(1)东南 A
(2)大西 欧
(3)低 少
(4)小明 此时北极地区较为温暖,有极昼现象
(5)我的观点是严格限制。因为任何形式的极地旅游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极地的自然禀赋造成影响,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故应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最后一片“净土”,将类似的行为严格限制在科研考察等领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