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6 11: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 ,当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是
2.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如图甲),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_______。把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的位置,纸片仍然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
3.长方体游泳池水深4 m,池底受到的压强大小为 Pa.若该游泳池底面积为100m2,则池底所受水的压力为 __________N.(g=10N/kg)
4.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之间间隔1cm,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间吹气,发现两球会 ,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 ,压强较 的缘故。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果A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与B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相同,则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已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 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______Pa.(g取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如图所示,下垂的两张纸,当用力向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将向( )
A、两边分开 B、中间靠拢 C、自然下垂 D、无法判断
8.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
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9.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A.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压力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10.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使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11.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的值在不同的地区一般是不相同的
B.大气压等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离地面越高,大气压数值就越大
D.同一地点大气压的数值不会发生变化
12.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
A.大气压力 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地而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13.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在上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B.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C.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D.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14.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15.关于飞机的升力,以下说法正确是(   )
A.飞机的升力是因为飞机高速运动产生的,任何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高速运动都会受到这样的升力
B.飞机的升力如同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力,是空气对它的浮力
C.飞机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方气流速度不同,使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强不同而产生
D.太空中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也同样受到升力作用
16.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7.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
(3)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1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 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和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 。
四、综合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19.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 B重15N, 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
求:
(1)A对B的压强是多少
(2)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0.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 cm2,如图所示。求:(g取10 N/kg)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 Pa,求玻璃杯的质量。
答案
1.连通器 相平的
2.大气对纸片产生了方向向上的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40000 4000000
4.相靠近 大 小
5.不变 变小
6.甲 A点深度小故密度大 200
7.B
8.C
9.B
10.D
11.A
12.A
13.C
14.B
15.C
16.C
17.(1)活塞;二力平衡;(2)偏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3)C;。
18.1)海绵的凹陷程度;(2)接触面积;压力;(3)甲;丙;(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5)D
19.6×104 9×104
20.解:(1)p=ρgh=1.0×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
(2)由p=得,F′=p′S=2.7×103 Pa×10×10-4 m2=2.7 N,G总=F′=2.7 N,m总===0.27 kg=270 g,则m杯=m总-m水=270 g-150 g=12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