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表格式) 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表格式) 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2-07 16: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学校科学备课教案
教师:
教  材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 单元 备课 时间 9.28
教学 内容 绘画中的节日 课时 1 教学 时间
学情 分析 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 目标 1、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2、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 重点 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 难点 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具 准备 PPT
“三 学” 设 计
预 学
共 学 一、导入 课件播放节日的图片 师: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民族的节日中有着不同的风情。 师: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师:看看绘画作品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呢? (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师:今天我们就步入节日的氛围,看一看绘画是如何体现的? 出示课题——绘画中的节日 二、新授 1.深入探究 师: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 出示作品 师:欣赏作品《火狗舞》、《腰鼓》和《枣园来了秧歌队》,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第一,《火狗舞》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把他们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 师:第二,《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师:第三,《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学生汇报 生:《火狗舞》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生:《腰鼓》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 生: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2.引导学生分析 师: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 思考以下问题。 师:说一说画面中是怎样表现赛龙舟的? 师:仔细观察画面,找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模仿他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小画家选用这些颜色来表现什么气氛? 师:画面中的人们围成一团可以表现什么节日气氛? 师:请你想一想,你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又有多少有趣的事情要与我们分享呢? (课件) 四、艺术创作 欣赏书中第一页的《连年有余》,或选一幅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简要的评述它表现了什么节日和什么内容,以及画中的人物、服饰、色彩的特点。 五、展示与评价 师:看谁把作品分析得准确又具体 ? 六、总结 师: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七、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节日 氛围 色彩
延 学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