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06讲 质量和密度
浙教版 七年级上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a]
1. 质量表示 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 、 、
、 的改变而改变。
2. 实验室中常用 测量物体质量。天平使用:①调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时,待测物体放 ,砝码放 ,
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 ,否则会损坏天平。③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3. 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首先看天平的 和 ;②不能用手去摸
和 ;③取放砝码要用镊子;④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放在 里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两盘各放同样的 ,然后称量。
物体含有物质
形状
状态
位置
温度
天平
“0”刻度线
左盘
右盘
称量
镊子
分度值
称量
游码
砝码
烧杯
白纸
考点梳理
考点二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及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b]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 ℃时水的密度是 kg/m3
=1 g/c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 无关。
1000
1. 密度公式: 。
2.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作: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 和克/毫升,符号分别是: 和 。
1 g/cm3= kg/m3, 1 g/cm3= g/mL。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体积,求物体的质量:m= 。
(2)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质量,求物体的体积: V= 。
(3)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再通过查密度表可以鉴别是什么物质。
千克每立方米
g/cm3
g/mL
1×103
1
ρ·V
质量和体积
考点三 应用ρ= 进行简单的计算[c]
考点四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b]
1. 原理: 。
2. 测形状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利用 测出一些必需的数据,结合计算体积的公式,算出固体的体积。
(2)利用 测量固体的质量。
(3)由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用 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其体积V1;
(3)用细线系住固体全部放入量筒,记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密度 。
4.实验时要尽可能减小 。
刻度尺
天平
天平
ρ=m/(V2-V1)
实验误差
考点梳理
重点一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考题精讲
例1 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量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 kg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析】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00 kg,故A错误;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千克原器用铂铱合金制成,不会生锈,宜作为标准,故C错误;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D
对点训练
训练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科学书在北京和“天宫二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解析】A.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物理课本在北京和“天宫二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B
例2-1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 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辆家用轿车
【解析】首先估测出一间普通教室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再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然后根据生活经验估算4个选项中物体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
重点二 ρ= 的应用
C
例2-2五一期间,小明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绍兴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瓶内水没有出来,外界的水分没有进入瓶中,因此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绍兴大气压比西藏高,所以瓶内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会变大。
不变
变大
考题精讲
训练2-1关于密度的知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作用。以下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其物理意义表示:1m3的实心铜的质量为8.9×103kg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材料
D.利用密度测量可以初步鉴别物质,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对点训练
C
训练2-2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的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制出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 量杯质量为20g D .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 D
探究三 密度的测量
例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 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mL。
水平
左
30
(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m2= g。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71.0
1.1
考题精讲
对点训练
训练3 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
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
g。
42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 ,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 ,鸡蛋的体积为 cm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 g/cm3。
(3)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计算出鸡蛋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相平
相平
40
1.05
偏大
重点四 测密度时的误差分析
例4 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 ,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 。
偏大
偏小
考题精讲
【解析】在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案中,当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表面不可避免地沾有水,故导致加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大于铅球的实际体积,质量的测量值准确,根据ρ=m/V可知,测出的密度值会偏小。
故答案为:偏大;偏小。
对点训练
训练4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m= g。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 cm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g/cm3。
(4)如果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
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
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8
20
2.4
偏大
重点五 密度特殊测量问题
例5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 g、空烧杯的质量是90 g。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161.8
52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2.65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密度特殊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此时要用的方法是转换法,利用已知的水的密度作为中间量进行体积和质量的转换与替代。一种只有量筒没有天平,利用浮力知识帮助测算密度。
考题精讲
对点训练
训练5 如图甲所示,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带有刻度),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中,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 mL 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 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示数是 mL,玉坠的体积是 mL,由此可得,该玉坠的密度为 g/cm3。
19.5
26
6.5
3
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2.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该科研器材没有损失。则该科研器材的质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A
C
课时训练
3.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
A.质量 B.气压 C.密度 D.体积
A
4.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将变为0.5×103 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5.在“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③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B
D
课时训练
7.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先测花岗石的体积,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D
课时训练
6.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
8.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
如下表所示数据。
(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 。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 的方法,更加形象、直观地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
(3)分析可知,标号为 的球与其他三个球的材料不同。
球的标号 A B C D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
密度/(g·cm-3)
画图像
B
课时训练
9.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6-9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 mL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
(1)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
(2)黄蜡石的密度是 g/cm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更准确
2.6
课时训练
10.小明想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 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
(2)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kg/m3。
水平
左
31.4
3.14×103
(3)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 (选填“>”“=”或“<”)ρB。
<
课时训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讲质量与密度 学案
考点一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a]
1. 质量表示 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 、 、
、 的改变而改变。
2. 实验室中常用 测量物体质量。天平使用:①调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
端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时,待测物体放 ,砝码
放 ,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 ,否则会损坏天平。③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3. 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首先看天平的 和 ;②不能用手去摸
和 ;③取放砝码要用镊子;④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放在
里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两盘各放同样的 ,然后称量。
考点二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及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b]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 ℃时水的密度是 kg/m3
=1 g/c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 无关。
考点三 应用ρ= 进行简单的计算[c]
1. 密度公式: 。
2.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作: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 和克/毫升,
符号分别是: 和 。 1 g/cm3= kg/m3,1 g/cm3= g/mL。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体积,求物体的质量:m= 。
(2)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质量,求物体的体积: V= 。
(3)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再通过查密度表可以鉴别是什么物质。
考点四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b]
1. 原理: 。
2. 测形状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利用 测出一些必需的数据,结合计算体积的公式,算出固体的体积。
(2)利用 测量固体的质量。
(3)由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用 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其体积V1;
(3)用细线系住固体全部放入量筒,记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密度 。
4.实验时要尽可能减小 。
*考题精讲
重点一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例1 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量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
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 kg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训练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科学书在北京和“天宫二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重点二 ρ=的应用
例2-1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辆家用轿车
例2-2五一期间,小明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绍兴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
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对点训练
训练2-1关于密度的知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作用。以下关于密度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其物理意义表示:1m3的实心铜的质量为8.9×103kg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材料
D.利用密度测量可以初步鉴别物质,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训练2-2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的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
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制出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考题精讲
重点三 密度的测量
例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 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mL。
(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
所示,则m2= g。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对点训练
训练3 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
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 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
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
口 ,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
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
与液面 ,鸡蛋的体积为 cm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 g/cm3。
(3)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
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计算出鸡蛋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
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考题精讲
重点四 测密度时的误差分析
例4 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
的体积比真实值 ,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 。
*对点训练
训练4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小石块的质量m= g。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
V= cm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g/cm3。
(4)如果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
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题精讲
重点五 密度特殊测量问题
例5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 g、空烧杯的质量是90 g。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
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如图乙所示,用
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对点训练
训练5 如图甲所示,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带有刻度),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
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中,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 mL 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
的质量为 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
水面示数是 mL,玉坠的体积是 mL,由此可
得,该玉坠的密度为 g/cm3。
*课时训练
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2.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该科研器材没
有损失。则该科研器材的质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该食品
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
A.质量 B.气压
C.密度 D.体积
4.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
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将变为0.5×103 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5.在“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
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③在天平的左
盘中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
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6.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
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7.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先测花岗石的体积,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球的标号 A B C D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
8.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表所示
数据。
(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
容为 。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 的方法,更加形象、直观
地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
(3)分析可知,标号为 的球与其他三个球的材料不同。
9.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6-9甲所示,细
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 mL
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
(1)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
(2)黄蜡石的密度是 g/cm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10.小明想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
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
质量为 g。
(2)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
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
石块的密度,则ρA (选填“>”“=”或“<”)ρ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讲 质量和密度 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2.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0”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0”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
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4.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5.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6.我们用来书写的纸张,通常是用克数来表示它质量的优劣, 一包A4
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广同学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cm,已知这种复印纸
的质量规格是70g/m2,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 )
A.70 kg/m3 B.700 kg/m3 C.500 kg/m3 D.1200 kg/m3
7.在探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
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
B.该固体的密度为1.5×103 kg/m3
C.当该固体的体积为6 cm3时它的质量为12 g
D.图中阴影部分所围的面积S表示固体的质量
二、填空题
8.“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 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 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______ kg,把它放入水中,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浮起来;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填“相同”或“不同”)。
(3)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 g/cm3。
10.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
② 向量筒中倒入V1=60mL的水;
③ 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65mL处;
④ 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3=58mL处;
⑤ 小王认为石块体积测量不够准 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mL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 。
(2)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
(3)观察表格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
① ; ②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B 5.A 6.B 7.C
二、填空题
8.16 能 不变
9.(1)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2)相同 (3)30 0.9
10.(1)火山石块吸收了2mL的水;
(2)火山石的质量4.8g,
火山石的体积:V=66mL-60mL=6mL=6cm3,
火山石的密度:ρ=m/V=4.8g/6cm3=0.8g/cm3;
(3)①实验次数太少,②V1、V2、V3、V4无单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