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后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后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1: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A.CaO(CaCO3):高温煅烧 B.CO2(CO):将气体点燃
C.食盐(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D.Cu(Fe):用磁铁吸引
2.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A.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B.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
C.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 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
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下列有关海水资源开采、提取的工艺流程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用电吹风机吹干玻璃片上液体的方法,可以区分海水与蒸馏水
B.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先将固体溶解,过滤,再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结晶池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制“碱”: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O2气体并用排空法收集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是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滤液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先“称量溶解”,再“过滤、蒸发”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C.CO 和 Fe2O3 的反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再通一会儿 CO 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D.高锰酸钾制取 O2 排水法收集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C 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分别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
D 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
A.A B.B C.C D.D
7.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和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C.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D.碳酸钾和氯化钙
8.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B.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分,只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C.海水晒盐的过程说明NaC1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往母液中加入NaC1固体,溶液质量增加
9.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0.除去KCl溶液中MgCl2、CaCl2和K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K2CO3溶液;④加过量的KOH溶液;⑤加适量稀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④② D.④①③②⑤
11.为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MgCl2、CaCl2、Na2SO4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将粗盐溶于水,依次进行以下操作:①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②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过量的稀盐酸;⑤加热蒸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⑤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但其作用不同 B.该实验过程中共发生6个复分解反应
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纯度 D.如果③和④操作顺序颠倒会导致氯化钠中含有3种杂质
12.山东省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图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是利用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B.除去粗盐中Ca2+、Mg2+、过程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Ⅲ、Ⅳ、Ⅴ的主要目的是富集并提纯氯化镁
D.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1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和,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的溶液,③加入过量的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其中操作③的作用是( )
A.只除 B.只除 C.除和 D.除和
14.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 B.一定含有K+、Mg2+、Cl-、SO42-
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二、填空题
15.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
(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加盐酸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6.化学基础与常识。
(1)“大理石”是常见的筑装饰材料,容易受到酸雨(含硫酸)的侵蚀,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②③④⑤①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
(3)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② t1℃时溶解等质量的X、Y、Z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________;
③将t2℃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17.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18.根据实验回答。
(1)图1是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可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2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步骤③中,当观察到____时,停止加热。
(3)如图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Ι、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精盐:溶解→过滤→____(填写操作步骤)。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П、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同学们做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
某化学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了其中一种溶液的pH变化,由图可知,该小组同学测定的是将____溶液滴到烧杯中的pH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取了图中A点所得溶液,加入试剂____(填序号),观察到有沉淀生成。
a.BaCl2溶液 b.KNO3溶液 c.MgSO4溶液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21.“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2)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3)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22.为了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三种杂质。小明设计如图所示操作流程。
(1)操作⑤后得到的沉淀成分是哪些?
(2)操作⑥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23.实验小组以粗盐(杂质为CaCl2、MgSO4和泥沙)为原料制取精盐(纯氯化钠晶体)。
(1)第一步:取一定量的粗盐,加水溶解后,采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泥沙。然而小组成员发现,承接滤液的烧杯中,液体仍旧浑浊,请你帮他们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___(说出一种即可)。
(2)第二步:为了除去食盐水中含有的CaCl2和MgSO4两种可溶性杂质,并获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选用的实验操作有:①加过量Na2CO3溶液;②加过量Ba(OH)2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过滤;⑤蒸发结晶。请你将能达到目的的步骤顺序用序号标出_____________(不重复步骤)。[提示:Mg( OH)2、BaSO4、BaCO3、CaCO3难溶于水]
(3)小组成员猜测过滤后加盐酸前的滤液成分,认为其中一定含有两种杂质,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步骤与现象验证他们的猜测。(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___。
24.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 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 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 BaCl2、NaOH、Na2CO3 的顺序还可以改变吗?若能改变则写出改变的顺序,若不能改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在工业上,制取氯气和烧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环节Ⅰ: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
(1)图中①是 _____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母液为氯化钠的 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环节Ⅱ:利用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氯化钠(工艺流程如图).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_____ ;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 .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_____ .
(4)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_____ .
环节Ⅲ: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并测定烧碱的纯度.
(1)请写出环节Ⅲ生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2)工业烧碱常常含有一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杂质.为了测定烧碱的含量,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_____ .
(3)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①探究方案中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②探究方案中因缺少 _____ (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环节Ⅳ:应用举例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B 7.C 8.A 9.C 10.D 11.B 12.A 13.D 14.C
15.(1)漏斗(2)除去溶液中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 或
16. B Z>Y>X X Z
17.ACB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18.Fe>Cu>Ag Fe+CuSO4=FeSO4+Cu 漏斗 引流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9.蒸发结晶 滤纸破损(两次过滤滤液液面高过滤纸上沿) 稀硫酸 2NaOH+H2SO4=Na2SO4+2H2O ac
20.过滤 较多固体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Na2CO3
21.(1)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3)过滤后的滤液中混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22.(1)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
(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3.滤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加水溶解的粗盐过于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本来就是脏的(答出一点即可) ②①④③⑤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Na2CO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还含有NaOH
24.2NaOH+MgCl2=Mg(OH)2↓+2NaCl BaCl2、Na2CO3、NaOH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5.环节Ⅰ:(1)蒸发(2)饱和
环节Ⅱ:(1)Ba2+;(2)Na2CO3+CaCl2=CaCO3↓+2NaCl (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
(3)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除杂过程中会生成一些氯化钠 。
环节Ⅲ:(1)2NaCl+2H2O=2NaOH+H2↑+Cl2↑ 。
(2)算出Na2CO3质量:5.3g(1分)算出NaCl质量:1.17g,NaOH%=67.65%(3)②洗涤
环节Ⅳ: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