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5: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B.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向生石灰中加入适量的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块状生石灰松散并膨胀
D.把红热的铁丝快速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2.柑橘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柠檬酸可用于除水垢,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柠檬酸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6:7
C.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4个氢分子
D.柠檬酸可能与水垢中的成分反应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和
B.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C.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对应用途均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放出大量热,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烧碱易潮解,烧碱用于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一氧化碳有强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在常温下冶炼金属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可以作燃料
5.“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6.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
A.CO2 B.CuO C.NaOH D.Mg
7.根据下图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品红的扩散速度相同
B.浓氨水变红
C.浓氨水有很强的挥发性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无关
8.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酸、硝酸、碳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氧元素
B 碘易溶于酒精,难溶于水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C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化学反应都释放能量
D 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g 上述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C.用Ba(OH)2溶液鉴别KCl、K2SO4、KNO3三种溶液
D.用CO2鉴别NaOH、KOH、Ca(OH)2三种溶液
10.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都有固定的组成 B.利用化学反应能创造新物质
C.溶液pH的大小与物质的化学式有关 D.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酒精用作然料
二、简答题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威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材料二: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
(1)写出亚硝酸钠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归纳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至少两条)。
(3)写出亚硝酸钠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______。
三、推断题
13.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E是红棕色固体,F与D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浅绿色,C在工业上常用来生产肥皂。(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B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E与足量的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写出A物质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D、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C→B的转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例如:______(用反应物的化学式表示)。
(3)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B→F的反应过程中,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四、实验题
16.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1)图一实验中,观察到醋酸晶体试管内___________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因此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2)图二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即使是同种酸,由于______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3)图三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有___________产生,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4)图四实验E试管中产生___________,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不同的___________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写出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①图甲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色酚酞变红,说明浓氨水不仅显碱性,而且具有___性,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
②图乙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丙),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润湿,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其原因是:______。
(2)图丁实验中,当打开K1和K2后,迅速从a处向瓶中鼓入空气。一会儿后,瓶A中的水进入量筒B中,待瓶A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和K2.发现白磷燃烧(白磷过量),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五、计算题
18.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质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只含有Fe2O3、Fe)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9.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003%,用成本较低的石灰水中和处理。现有1.0×106kg污水,至少需要Ca(OH)2______kg(结果保留1位小数)能将HCl完全中和。(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Ca(OH)2反应)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A 7.C 8.B 9.A 10.B 11.B
12.NO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等 各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的为亚硝酸钠,无色的为氯化钠(合理即可)
13.
(1) Na2CO3 HCl Fe2O3 Fe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NaOH+CO2=Na2CO3+H2O
14.HCl CuO或Cu(OH)2 < 除锈剂(或制药、除水垢、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合理即可)
15.
(1)作燃料(或治炼金属)
(2)CH4和O2
(3)
(4)放出
16.
(1)镁带没有气泡
(2) 浓 浓度
(3) 气泡 H+
(4) 白色沉淀 酸根离子 BaCl2+H2SO4=BaSO4↓+2HCl
17.
(1) 挥发 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与空气(氧气)接触
18.
(1)0.4g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19.
(1)Na2SO4、NaOH
(2)当pH值为7时,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0%=0.8g,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9%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0.设完全中和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x=30.4kg
答:至少需要氢氧化钙30.4kg才能完全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