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盐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盐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5: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CO+Fe2O32Fe+3CO2 B.CH4+2O2CO2+2H2O
C.NaOH+HCl=NaCl+H2O D.Fe+CuSO4=Cu+FeSO4
2.下列各组物质,常温下不用其他试剂就无法区分的是
A.酒精 盐酸 石蕊 B.FeCl2溶液 双氧水 CuSO4溶液
C.红磷 硫磺 炭粉 D.MgCl2溶液 氯化钾溶液 食盐水
3.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H2O2、H2O、O2 B.Cu、Fe、Fe3O4 C.CO 、CO2、CaCO3 D.C、CO、CO2
4.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溶液显蓝色不是由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观察溶液,溶液颜色为无色
B.对比不同浓度的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仍然为蓝色
D.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蓝色消失
5.下列实验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气和氧气 分别充入气球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C 除去MnO2中的KC1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入适量的碳,在空气中加热至高温
A.A B.B C.C D.D
6.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H2CO3 B.NH4HCO3→H2O C.NaOH→Cu(OH)2 D.CO2→CO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ZnC12溶液(CuC12) 加入过量的铁,过滤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区分氧化铜和碳粉:取样,空气中灼烧
B.区分CaCO3和CaO:取样,分别加入少量水
C.除去N2中的少量CO: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9.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l+X=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都含有碳元素,因此都属于有机物
D.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
10.符合事实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铁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C.正常雨水pH值约为5.6的原因:
D.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11.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是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只能发生化合反应
B.②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②和③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逆向转化
D.C、CO、CO2、CaCO3四种物质相互间都不能发生反应
1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 pH<7,所以 pH<7 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二、简答题
13.已知某粗盐样品混有硫酸钠(Na2SO4),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步骤②③中加入试剂均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悬浊液为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1)写出此方案中除去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3)小山同学认为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谨,请你完善上述实验方案______。
14.鉴别①CuSO4溶液②Ba(OH)2溶液③Na2CO3溶液④稀盐酸4瓶失去了标签的溶液。
(1)只需观察,就能将CuSO4溶液鉴别出来,原因是只有硫酸铜溶液呈_____色;
(2)向剩余的3种溶液的样品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就能把它们鉴别开来,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3)将剩余的3种溶液随意编号为A、B、C后取样进行如下实验,也可以鉴别它们:
①A+B ②A+C ③B+C
鉴别出Ba(OH)2溶液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
(4)将(3)两两混合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最终只得到无色溶液,由此判断,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三、推断题
15.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一种黑色粉末,E、F为气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E:______。
(2)足量的D与A溶液充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F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__________;碳酸钠溶液是___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所属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因含有氮元素,常被用做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1)(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2)(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用_______加入土样浸出液的呈红色,说明土壤呈酸性。
(3)(探究Ⅱ)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
(4)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5)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在研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
18.某同学欲配制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现存的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和碳酸氢铵,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制取纯净的氯化钠。(已知:NH4HCO3NH3↑+CO2↑+H2O)
(1)“溶解”“过滤”“蒸发”的过程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
(2)能否用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替换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3)写出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加入过量的盐酸后,为什么通过蒸发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五、计算题
19.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环保组监测到一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3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克?(要求有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D 6.A 7.C 8.C 9.C 10.C 11.C 12.C
13.BaCl2+Na2SO4═BaSO4↓+2NaCl 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热蒸发
14.蓝 Na2CO3+2HCl=2NaCl+CO2↑+H2O 和一种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和一种溶液混合无现象。 BaCl2和NaCl
15.
(1) H2SO CO
(2)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CO2+Ca(OH)2=CaCO3↓+H2O
16.
(1) A B
(2) 复分解反应
(3)除锈或制药(合理即可)
17.
(1)储存条件
(2) 加快样品的溶解 紫色石蕊溶液
(3)C
(4) 变红色 冷却室温气球不变瘪
(5)
18.
(1)玻璃棒
(2)不能。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3)BaCl2+Na2CO3=BaCO3↓+2NaCl
(4)蒸发过程中盐酸中的氯化氢逸出
19.
(1)22
(2)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62.5%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20.解:设3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为 。
=8g
答:3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为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