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6: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选择题(共16题)
1.常见的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Ag B.Zn C.Al D.Cu
2.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以下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成铁 ②高温锻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②和③ D.只有④
3.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热空气
B.焦炭的一个作用是提供热量
C.因为炉渣的密度小于铁水,所以炉渣出口比生铁出口高
D.炼铁高炉内焦炭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生铁
4.在实验室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CO,再加热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CO具有还原性,H2、C也具有还原性
5.要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试剂
A.Cu、FeCl2溶液、ZnCl2溶液 B.Fe、CuSO4溶液、 ZnSO4 溶液
C.Fe、Cu、ZnCl2溶液 D.Zn、Fe、CuSO4溶液
6.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既能有效防止CO污染空气,又能充分利用能源
7.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铜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8.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 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3.21 B.3.59 C.7.41 D.2.46
9.下列有关厨房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菜刀钝了要磨一磨——为了减小压强
B.铝制品不易锈蚀——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C.水煮沸后会看到“白气”——气体的液化
D.蒸馒头时纯碱放多了加醋调节——发生了中和反应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B.金属铝不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
C.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11.现有640t含 Fe2O380%赤铁矿石,炼制过程中Fe2O3利用率为90%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
A.336t B.224t C.206 t D.112t
12.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
C.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SSO2 B.Fe2O3Fe
C.H2OH2 D.AlAl2O3
14.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C.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D.稳定状况下反应,产生CO气体速率始终不变
15.图甲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乙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按图甲进行实验,看到红棕色粉末变黑时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B.玻璃管中固体物质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固体物质全部是铁
C.工业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D.炼铁高炉的出铁口低于出渣口,是因为生铁的密度较大
16.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A.金和铝在空气中都不易被腐蚀
B.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用嘴吹或用烧杯扣的方法,都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D.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或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二、综合题(共6题)
17.在钢铁工业推进碳减排、碳捕集的过程中,化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1)“焦炭炼钢”是先将铁精矿(Fe2O3)和焦炭同时加入高炉,鼓入热空气,充分反应后得到生铁,再将生铁转移至炼钢炉中炼制得钢。
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______夺取了Fe2O3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
(2)为了实现CO2的捕集利用,我国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含NaFe2O4),能将CO2转化为汽油,转化步骤如下:
①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所得汽油中含有C、H两种元素
B.NaFe3O4中O为-2价,Fe为+3价
C.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3)一种以“氢能炼钢”替代“焦炭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高温下,用H2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的主要优点有______。
18.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①北宋《<浸铜要略〉序》载有“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熔点高
C用钨丝做灯丝利用了钨的导电性 D铜被做成铜丝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可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利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如图所示,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图中共发生了___________个化学变化。
②写出检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若取8g氧化铁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
19.人类对金属的冶炼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1)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作用是 ________ 。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 ;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 ____ 。
(2)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2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取用高锰酸钾药品时,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3)注射器C与装置E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长颈漏斗下口被液体封闭。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______,说明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氧气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
(5)制取CO2、O2、H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E装置,理由是______。
(6)小兰同学用足量的CO还原10g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并用足量澄清石灰水检验和吸收气体生成物。充分反应后,测得石灰水增重6.6g,求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1.金属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______。
(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__(填序号)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3)如下图,利用W形管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已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是分步进行:
; ;
①A处为CO气体的发生装置。写出甲酸(HCOOH)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用水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实验中,B处酒精灯火焰外围加装防风罩的原因是______。
③为得到纯铁,当红棕色粉末全部变黑时,不能立刻停止加热,应再加热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
④熄灭酒精灯后。立即用磁铁将产生的的黑色粉末吸引并转移到W形管A处凹槽中,与剩余酸液反应。当观察到______证明有Fe生成。
(4)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
a.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b.x的值为0.2
c.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d.M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含有2种或3种溶质
22.实验室模拟炼铁(装置如图1)
已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A处玻璃管中现象: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装置按图2连接,请将以下四步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______(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 b、通入CO c、停止通入CO d、熄灭酒精喷灯
(3)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______(填序号)。
A 收集一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检验二氧化碳
(4)已知此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同,可能生成铁的不同的氧化物。原固体Fe2O3质量为48.0g,现用热分析仪记录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有关数据,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像分析,写出D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
②若B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请确定其化学式是______。
(5)某钢铁厂采用磁铁矿炼铁,日产含铁1.26×104t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3O480%的磁铁矿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Ag、Zn、Al、Cu四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为Al>Zn>Cu>Ag,因此,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l;故选C.
2.B
【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
①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②高温锻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③灼热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③和④。故选B。
3.D
【详解】
A、使用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热空气,正确;
B、焦炭的一个作用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热量,正确;
C、因为炉渣的密度小于铁水,所以炉渣出口比生铁出口高,正确;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生成铁,还原剂为一氧化碳不是焦炭,错误。
故选D。
4.C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故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CO,再加热,选项正确;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
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避免生成的铁在较高温度下被进入的空气氧化,选项错误;
D、CO具有还原性,H2、C也具有还原性,三者都可以还原氧化铁生成铁,选项正确。
故选C。
5.B
【解析】
A、Cu与FeCl2溶液、ZnCl2溶液均不能反应,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B、Fe与CuSO4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Cu,证明了Fe的活动性大于Cu;Fe与ZnSO4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证明Fe的活动性小于Zn.使用该组试剂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Fe、Cu与ZnCl2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D、Zn、Fe与CuSO溶液均能发生反应,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故选B
C
7.C
【详解】
A、发生的反应为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2HCl→FeCl2的质量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故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由氧化铁变为铁,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而不是增大,故错误;
D、将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灼烧时,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故选C。
8.C
【详解】
A、物质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的表达,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色;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红,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
D、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生成铁粉,可观察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氧化铁是红色固体,错误;
B、铁属于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正确;
C、反应前有气体,生成气体不加状态符号,错误;
D、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
试题分析:CO具有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生成CO2的性质,即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如炼铁,A正确;金属铝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发生反应,而铝用作炊具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B错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碳酸氢钠(小苏打),而不是碳酸钠(纯碱、苏打),C错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错误。故选A
11.A
【详解】
解:设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x=336t。
故选A。
12.C
【详解】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选项A不正确;
B.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冶炼钢铁,选项B不正确;
C. 铁比银活泼,因此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选项C正确;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
160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是160g ×=112g, 160g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160g×=128g,Fe2O3 和CuO 的固体混合物 160g,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大于112g,小于128g,可能是120g。
故选B。
14.A
【详解】
由于是160 kgCu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生成固体质量介于112kg~128kg之间;
故选A。
15.C
【详解】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反应中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在这一过程中碳元素没流失,所以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CO与CO2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5g×(1-64%)=1.8g,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即所得沉淀碳酸钙中含碳元素为1.8g,所以含C元素1.8g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16.A
17.
(1)CO
(2) H2O B
(3)
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
【解析】
(1)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了Fe2O3里的氧化铁还原出来;
(2)
①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是水,化学式是H2O;44H2←00步骤IIH2(CH2)n步骤IIIH2O;
②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所得汽油中含有C、H两种元素,故说法正确;
B.NaFe3O4中O为-2价,两个Fe为+3价,一个铁为+2价,故说法错误;
C. 根据转化关系可以看出,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故说法正确,故选:B;
(3)
①高温下,用H2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
18.错误
19.错误
20.后 先 安全瓶,防止丁中的液体倒吸,炸裂W型管 检验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并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提供生产合成气的原料 或 6g<m<9g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锌后,铁与锌离子不反应 吸附性 50%
【详解】
I.(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混有一定量的空气,加热,容易发生爆炸,故应先滴加HCOOH,产生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点燃乙处酒精灯;
(2)装置丙,可以防止丁中的液体倒吸,炸裂W型管;
(3)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装置丁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且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丁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热,故甲烷燃烧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提供生产合成气的原料;
(2)还原反应室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24g甲烷完全与二氧化碳反应,参加反应的甲烷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16:4=4:1,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6g;
甲烷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24g甲烷与水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甲烷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16:6=8:3,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9g,故理论上得到H2的质量(m)范围:6g<m<9g;
Ⅲ、(1)含Fe量为100%时,水中的Cu2+、Pb2+能被除去、而Zn2+不能被除去,其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锌后,铁与锌离子不反应;
(2)含Fe量为0%时,也能除去水中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由图2可知,处理效果最好时,铁炭混合物中的铁的质量分数50%。
21.f g e d b c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加热时发生爆炸 Ag、Cu 或 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 67.5%
【详解】
(1)①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证明二氧化碳气体被除尽,最后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除杂和干燥时,气体都是长进短出,故连接顺序为:a→f→g→e→d→b→c→h;
②F装置中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E装置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④一氧化碳与装置内的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容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时,使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进入E装置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酒精喷灯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加热时发生爆炸。
(2)金属活动性:铝>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AgNO3、Cu(NO3)2、A1(NO3)3的混合溶液中,锌不与硝酸铝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经反应完,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恰好与硝酸铜反应完,没有剩余;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渣的成分为银(Ag)和铜(Cu);
②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方程式依次为:、;
③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小,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加,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3)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100g-109.9g=0.1g;
设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3.25g
答: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2.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badc ABC Fe Fe3O4 解:设需要含Fe3O480%的磁铁矿的质量是m。
m= 2.175×104t
答:至少需要该磁铁矿2.175×104t。
【详解】
(1)实验过程中A处发生的反应是红棕色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铁,因此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而实验装置的玻璃管中有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加热;因为实验结束时,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空气就会进入玻璃管,灼热的铁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结束时必须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再停止通一氧化碳。因此实验中正确操作步骤排序为:badc。
(3)因为部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尾气中含有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B中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溶液,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能检验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且该装置中两根导管都伸至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收集没有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因此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ABC。
(4)①原固体Fe2O3质量为48.0g,计算可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48.0100%=33.6g,根据图象,D点时固体质量为33.6g,因此D点固体成分为铁单质,其化学式是:Fe。
②因为质量为48. 0g的Fe2O3中铁元素质量为33.6g,而剩余固体中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B点生成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也为33.6g。根据铁元素的质量,B点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4g-33.6g=12.8g,根据题意若B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设B点生成物的化学式为FexOy,,解得,则得出B点生成物化学式是:Fe3O4。
(5)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