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学科素养提升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学科素养提升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6 19: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学科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元电荷就是原子核带的电荷量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测得的
D.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表示大小
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A球所带电荷量为,B球不带电。现将A、B接触后再分开,则(  )
A.B球将得到个电子 B.B球将失去个电子
C.B球将得到个电子 D.B球将失去个电子
3.如图所示,两个由绝缘杆固定的金属小球上各粘接一些纸制细丝。若细丝呈现图中的状态,则两金属球带电情况最可能是(  )
A.异种电荷 B.同种电荷
C.左侧金属球不带电 D.右侧金属球不带电
4.一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一带正电的电荷后,导体两端感应出电荷如图所示,现在枕形导体不同部位接地,得到的三幅图,正确的是(  )
A.只有(1) B.(1)和(2) C.(2)和(3) D.只有(2)
5.关于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  )
A.元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B.1C电量叫元电荷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
6.如图所示,将塑料梳快速梳头发丝多次,观察到头发散开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塑料梳与头发丝之间相互感应起电
B.头发丝所受重力小,自然松散
C.头发丝受到空气浮力作用而散开
D.由于摩擦起电,头发丝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7.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B.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C.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D.不管沿a、b、d哪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指电子或质子
B.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伦用油滴实验测得的
9.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D.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起小纸屑 B.晚上睡觉脱毛衣,黑暗中能看见闪光
C.电器插头插入接线板中,有时冒火花 D.冬天梳头发时,头发会一根根飘起来
11.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B.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C.在物体带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可以改变。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1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  )
A. B. C. D.
13.静电喷涂机原理如图所示.静电喷涂机接高压电源,工作时涂料微粒会向带正电的被喷涂工件高速运动,微粒最后被吸到工件表面.关于静电喷涂机的涂料微粒,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微粒带正电
B.微粒带负电
C.微粒受电场力作用
D.微粒受洛伦兹力作用
14.关于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元电荷e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
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单元,等于1C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帖在下面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枕形金属导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A端金属箔片张开,B端金属箔片闭合
D.A端金属箔片张开,B端金属箔片张开
二、解答题
16.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球A带的电荷量为,球B和球C均不带电。现要使球B带的电荷量为,应该怎么操作?
17.电子和质子就是元电荷吗?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A正确;
B. 元电荷就是最小的电荷量,B错误;
C.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错误;
D. 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将A、B接触后再分开,A、B所带电荷量均为
电荷在分配过程中是电子发生了移动而不是质子发生了移动,所以A球失去了个电子,B球得到了个电子。
故选A。
3.B
【详解】
如图可知,左右纸制细丝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两金属小球最有可能是同种电荷,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根据感应起电的电荷分布特点“近异远同”与正电荷靠近的一端应感应出负电荷,接地的一端为远端应该感应出正电荷,非近端非远端可认为电中性,故只有(1)正确。
故选A。
【点睛】
不论接地的部位在哪,近端不变,远端始终为大地,因此接地的位置不影响近端和远端,故电荷分布只会出现一种形式。
5.D
【详解】
A.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不是电荷,A错误;
B.元电荷所带电荷量是 ,B错误;
C.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不是质子,C错误;
D.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所带电量的整数倍,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塑料梳与头发丝摩擦起电,头发丝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丝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头发丝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大,散开的就越大,故选D。
7.D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由于静电感应,使得A带正电,B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移动,使B部分多带了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部分转移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元电荷不是基本粒子,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不能说元电荷是电子或质子,故A错误;
B.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错误;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0×10-19C,故C正确;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电荷并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元电荷的电量是最小的带电量
A.任何物体内部总有正负电荷,不带电是因为它呈现了电中性,故A错误;
B.物体带电可有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B错误;
C.物体带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故带电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故C正确;
D.电荷是不能被创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起小纸屑,属于静电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晚上睡觉脱毛衣,黑暗中能看见闪光,属于静电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器插头插入接线板中,有时冒火花,这是由于某些电器内部滤波电容器的电容较大,在通电瞬间其充电电流较大,因此在插头十分接近插孔内金属片时会产生短暂的电弧,这不属于静电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冬天梳头发时,头发会一根根飘起来,属于静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
A.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选项A错误;
B.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选项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在物体带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一定带上同种电荷,选项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元电荷为
物体的带电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中的数据,只有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看不清的数字应该是。
故选A。
13.BC
【详解】
试题分析:静电喷涂机接高压电源的负极,所以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在空间形成一个负电荷的电场区域,此时的工件处于负电荷飞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工件的表面将会带上正电荷,对周围的带负电的涂料微粒产生吸引力.
解:A、B、静电喷涂机接高压电源的负极,所以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静电感应工件的表面将会带上正电荷,对周围的带负电的涂料微粒产生吸引力,带负电的涂料微粒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工件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考查了静电感应,题目难度不大.
14.BD
【详解】
A.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电子,故A错误;
BC.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得了,故B正确,C错误;
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正确。
故选BD。
15.BD
【详解】
解:金属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移动,即负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枕形金属导体自由电子向A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B正确,A错误.电子移动后,A端将带负电,B端带正电,A端金属箔片张开,B端金属箔片张开.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16.见解析
【详解】
A与C接触分开后,A、C带有的电量;B再与C接触分开后,B、C带有的电量;现将B与A接触分开,则B中电量为
17.不是
【详解】
元电荷指的是电子或质子带电量的绝对值,数值为
故电子和质子不是元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