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一、单选题
1.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为单色光源,为一平面镜。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设光源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和,光的波长为。则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点和点上方的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n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点和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 )
A.点和点都是亮条纹 B.点是亮条纹,点是暗条纹
C.点和点都是暗条纹 D.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D.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4.如图甲所示,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照射到双缝上,在双缝后面的光屏上能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实验中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而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干涉图样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对于这两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选用的激光器不同,乙图对应的激光的频率较高
B.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不同,乙图对应的L较大
C.双缝的间距不同,乙图对应的间距较大
D.激光器到双缝的距离不同,乙图对应的距离较大
5.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分别为滤光片、双缝和单缝,且双缝和单缝应平行放置
B.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着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C.仅将光屏稍向右移,则条纹的间距减小
D.实验中将4个条纹间距误数成5个,测得的波长值偏小
二、多选题
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下滤光片,光屏上将只见到白光
B.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C.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7.《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书中对彩虹作了如下描述:“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下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B.水滴对a光的临界角大于对b光的临界角
C.在水滴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大
8.关于“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时应调节各器件共轴,并且单缝和双缝的缝应相互平行
B.观察到的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中央为一条白亮的零级干涉条纹;彩色条纹的排列,以零级亮条纹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级亮条纹中紫色在最外侧
C.看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单缝前面放上红色或绿色滤光片,即可看到红黑相间或绿黑相间的干涉条纹,且红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绿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测量时应使测量头的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条纹的中心再读数
9.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所用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实验时调节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一条亮条纹中心对齐,记录为第一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线对准第六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图丙中手轮的示数,已知双缝间距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增大双缝到像屏的距离,可使条纹间距变大
B.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可使条纹间距变大
C.图丙中手轮的示数为
D.相邻亮纹的间距为
E.红光波长约为
10.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一个线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反的相干光源
C.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单色光能够产生干涉现象
D.照射单缝的单色光的频率越高,光屏上出现的条纹宽度越宽
11.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这可能是由于( )
A.光束的中央轴线与遮光筒的轴线不一致,相差较大
B.没有安装滤光片
C.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D.光源发出的光束太强
三、实验题
1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照在毛玻璃屏上的光很弱或不亮,可能是因为光源、单缝、双缝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
B.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应将屏向远离双缝方向移动
C.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会使条纹间距变小
(2)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用某种单色光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也如图2中所示,则A位置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____。已知B位置对应的读数为则相邻条纹中心的间距为___________,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
(3)若某次实验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与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不平行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想测量相邻条纹间距时,测量值___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
(1)图中①所示的装置名称为___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调整好装置进行实验,若将滤光片由紫色换为红色,则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某次实验中,若测得双缝之间的距离为,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明纹之间的距离为,则这种光的波长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如图所示是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光在_______与_______之间发生干涉,在目镜中可观察到干涉条纹。用单色光做实验,双缝间距为d,单缝到双缝的距离为1,遮光筒长为2,遮光筒右端到毛玻璃距离为3,毛玻璃到目镜距离为4,目镜中观察到第1条亮线与第5条亮线间的距离为x,该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
15.现用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来测量光的波长。
(1)在组装仪器时单缝和双缝应该相互___________放置;(选填“垂直”或“平行”);
(2)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使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并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测量头上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16mm;接着再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测量头上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d=2.00×10-4m,测得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0.800m,所测光的波长λ=___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并未直接测量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 x,而是先测量n个条纹的间距再求出 x。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___________。
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合力的测量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的测量
C.“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单摆的周期的测量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单色光波长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a),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b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c),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d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则图b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mm,图d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mm,由此可得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Δx=________mm,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m.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源S发出来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相当于从发来的光,因此两个相干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a,如图所示
根据
可得
故选C。
2.B
【详解】
ABC.根据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可知,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零,一定出现亮条纹。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点和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则
解得nm,换用波长为400nm的紫光时有
可知P点是暗条纹,B正确、AC错误;
D.因橙光的波长大于紫光,则根据
可知,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用白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选项A错误;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色亮条纹与暗条纹(即黑条纹)相间,选项B正确;
C.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光,则λ变小,根据,则Δx变小,选项C错误;
D.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条纹,选项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波长λ大的干涉条纹间距Δx大,而乙图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所以乙图对应的光波波长较长,频率较小,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乙图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Δx较大,则乙图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较大,故B正确;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乙图的干涉条纹间距Δx较大,则可能是乙图对应的双缝间距d较小,故C错误;
D.光源到双缝的距离不影响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图中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和双缝,且双缝和单缝应平行放置,选项A错误;
B.应先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着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再安装单缝和双缝,选项B错误;
C.根据可知仅将光屏稍向右移,L将增大,则条纹的间距增大,选项C错误;
D.实验中将4个条纹间距误数成5个,则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波长值偏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6.BD
【详解】
A.取下滤光片,不同的色光干涉,在光屏上将出现彩色的干涉条纹,故A错误;
B.根据知,将双缝的距离d增大,则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B正确;
C.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故C错误;
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的波长减小,根据知,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7.AC
【详解】
A. 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偏折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即发生色散而形成的,故A正确;
B. 画出光路图,分析可知,第一次折射时,b光的折射角较大,而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 得知,b光的折射率较小,而由可知,水滴对a光的临界角小于对b光的临界角,故B错误;
C. a光的折射率较大,由公式得知,在水滴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C正确;
D. 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由干涉条纹的间距可知,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而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的频率较大,由知,a光的波长较小,所以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小,故D错误。
故选AC。
8.ACD
【详解】
A.实验时应调节各器件共轴,并且单缝和双缝的缝应相互平行,选项A正确;
B.观察到的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中央为一条白亮的零级干涉条纹;彩色条纹的排列,以零级亮条纹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级亮条纹中,由于紫光的波长最短,则紫色在最内侧,选项B错误;
C.看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单缝前面放上红色或绿色滤光片,即可看到红黑相间或绿黑相间的干涉条纹,因红光的波长比绿光大,根据可知,且红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绿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大,选项C正确;
D.测量时应使测量头的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条纹的中心再读数,选项D正确。
故选ACD。
9.ADE
【详解】
A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使条纹间距变大的方式有增大双缝到光屏的距离,减小双缝间距,增大单色光的波长,选项A正确,B错误;
C.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题图乙中手轮的示数为,题图丙中手轮的示数为,选项C错误;
DE.条纹间距
由条纹间距公式得
选项DE正确。
故选ADE。
10.AC
【详解】
AB.双缝干涉实验中,单缝的作用是获得一个线光源,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故A正确,B错误;
C.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光可以发生干涉现象,故C正确;
D.由
可得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条纹间距越窄,故D错误。
故选AC。
11.AC
【详解】
由题意可知,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可能不满足频率相同的条件,也可能满足条件,但不能满足单缝与双缝平行,及中央轴线与遮光筒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是否安装滤光片,及光源的强弱无关,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2.A 11.1 0.75 600 大于
【详解】
(1)A.该实验中若照在毛玻璃屏上的光很弱或不亮,可能是因为光源、单缝、双缝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故A正确;
B.若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则条纹的宽度将减小,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
可知,可以减小L或者增大d,所以应将屏向靠近双缝方向移动,故B错误;
C.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
可知,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即d减小,会使条纹间距变大,故C错误;
故选A。
(2)该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0.1mm,则在A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为
已知B位置对应的读数为,由图2知若A位置处为第1条暗纹,则B位置处为第7条暗纹,可得则相邻条纹中心的间距为
由
可得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
(3)若某次实验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与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不平行,在这种情况测量相邻条纹间距时,将导致测量值大于实际值,由
可知,的测量值也将大于实际值。
13.单缝 获得线光源 增大
【详解】
(1)题图中①所示的装置名称为单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获得线光源。
(2)根据
可知,将滤光片由紫色换为红色,光的波长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将增大。
(3)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14.双缝 毛玻璃
【详解】
光经过双缝后,在双缝与毛玻璃之间的空间中发生干涉,毛玻璃上会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由,可得
解得
15.平行 15.02 693 C
【详解】
(1)只有保证单缝和双缝互相平行,这样才能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2)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为50分度,精度为0.02mm,固定刻度读数为15mm,游标尺上第1个格对齐,故读数为
0.02×1mm=0.02mm
所以最终读数为
15mm+0.02mm=15.02mm
由于第1条亮纹,此时测量头上游标卡尺的读数为x1=1.16mm;
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测量头的读数x2=15.02mm;所以
x=m=2.772×10﹣3m
根据λ,知
λ=
代入数据得
λ=m≈6.93×10﹣7m=693nm
(3)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合力的测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的测量属于测多次取平均值,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单摆的周期的测量,属于放大测量取平均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11.5 16.7 1.3 6.5×10-7
【详解】
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10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 mm,题图b中游标尺第5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故读数为11 mm+0.1 mm×5=11.5 mm;
图d中游标尺第7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故读数为16 mm+0.1 mm×7=16.7 mm;
故条纹间距为
Δx= mm=1.3 mm
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Δx=λ
解得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9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