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6 22: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 设立特务机构 B. 制造文字狱 C. 实习八股取士 D. 设立军机处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A. 建立三省六部制 B. 设立军机处
C. 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D. 开放广州一口通商
清朝中期,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 政治腐败 B. 闭关锁国 C. 重农抑商 D. 抵御侵略
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沿海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往返时间、船员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反映了当时清朝(  )
A. 官场腐败 B. 文化专制 C. 重视农业 D. 闭关锁国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
A. 皇帝独掌朝政 B. 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 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 军机处高于皇权
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 故步自封,闭关锁国 D.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成立的影响是(  )
A. 妨碍了皇权的加强 B.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C.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 加强了思想控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上述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是( )
A. 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B. 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巩固了雍正帝的统治 D.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如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设立 ,封建专制进一步强化。根据所学知识, 画线部分应补充为( )
A. 台湾府 B. 军机处 C. 驻藏大臣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嘉庆帝还是皇阿哥的时候随父亲南巡, 在杭州时他目睹八旗兵将士接受骑射检阅,但见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他当政后, 犹每每述说此事引以为戒, 可见乾隆时的情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是( )
A. 君主集权 B. 文化专制 C. 结党营私 D. 军备废弛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讲述了清朝雍正皇帝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剧中的是( )
A. 处死丞相胡惟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B. 命令锦衣卫监控大臣言行
C. 设特务机构东厂 D.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 )
A. 鼓励海外贸易政策 B. 对外开放政策 C. 开明政策 D. 闭关政策
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 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 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 思想专制加强 B. 传统文化衰落 C. 八股取士盛行 D. 儒家地位提高
二、材料解析题
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国大计,惘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五 顺治时期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1757年,清廷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一机构的记述 其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并指出你的依据。
(4)据材料五, 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5)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阅读材料
【思想】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所崇拜的对象,到后世,都合并起来,而被收容于道教之中。然所谓道教,除了牵合道家之学之外,尚有一个元素,那便是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祈求,都在人间而不在别一世界之故。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科技】
材料三
秦汉至明清时期主要科技成就展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③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⑤徐光启的《农政全书》⑥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⑦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⑧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文学 制度】
材料四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艺术】
材料五①曹魏时期的书法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②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品《洛神赋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吴道子等。
(1) 材料中“儒学”的创始人是谁?依据材料指出“儒学”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说出“道家之学”的创始人。概括指出道教与道家思想的不同以及中国社会迷信宗教“不甚深”的原因。
(3) 据材料三请你依据主题进行归类(填序号即可)
医学成就: ______
农学著作: ______
四大发明: ______
(4)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一点即可)
(5) 唐宋文化的成就分别表现在哪一文学形式上?分别列出当时的代表人物一位。
(6) 据材料四和所学说说唐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指的是哪一制度?宋代“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说明当时实行怎样的政策?
(7) 材料五中的总结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帮他们改正。
(8)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说说我们该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丰厚的馈赠造成明朝财政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悄然结束。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一部分仕途无望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科技研究,如吴承思、吴敬梓等成了小说家,宋应星成了科学家。
材料四 清朝统一台湾后,严厉禁止国内商民出海,减少通商口岸,颁布限制外商与中国商民的条例与章程……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简析第三次崛起与前两次相比逊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三中宋应星的哪一巨著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 写出材料三中吴承恩的神话小说。
(4) 根据材料四,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简析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5) 联系当今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朝时皇帝为了加强统治、监视官吏而建立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是明朝皇权加强的表现;军机处是清朝雍正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而建立的由其亲信大臣组成的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文字狱是清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而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单说特务统治强化或思想控制、文化专制加强都只是片面反映了题干内容。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加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区分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强化专制的不同措施。
2.【答案】B
【解析】解决本题需要对这两句诗重点分析,关键是集中在明清二字,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题干史实就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反映。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明清强化君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雅克萨反击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故排除A。
B.雍正期间,为了处置西北军务,临时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故排除B。
C.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抗击沙俄侵略。故C符合题意。
D.1757年(乾隆时期),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故排除D。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根据题干清朝中期,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可知,这反映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故B正确。
ACD.三项所述题干无体现。
故选B。
5.【答案】D
【解析】据题干“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沿海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往返时间、船员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可知,这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故选:D。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知道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A正确;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说明了皇帝独掌朝政,BCD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本题考查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职责、影响。
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时期,关闭其他港口,仅开放广州--处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依据材料“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仅限于广州一地”可知,清政府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 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明显是固步自封,不是对外开放,也不是主张学习西方,排除B和D。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相关知识,明确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C.依据“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提及的是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C正确,排除A。
B.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故B错误。
D.本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根据题干信息“雍正年间,用兵西北”“设军需房”“军机处”并联系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故选D。
10.【答案】B
【解析】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朝时期,八旗兵久无战事,军风军纪日益败坏, 导致军备废弛, 从而出现了题干所描述的情景。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A、B是明太祖时的史实,C是明成祖时的史实。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外国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14.【答案】C
【解析】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清廷关闭其他港口,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 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 所以A项符合题意。
16.【答案】(1)机构: 军机处。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政策:文字狱(或文化专制政策)。消极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 摧残了许多人才, 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和表露个人思想;导致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中华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根本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考虑: 外国货中国不缺, 不必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依据: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4)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实行迁海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由十三行统管外贸。
(5)启示: 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或坚持改革开放) 。
【解析】(1)第一问:根据“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即可作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军机处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国家军政大事都专断于皇帝一人。因此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措施,制造文字狱。第二问:根据“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问。
(3)第一问:根据“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目的是“保存旧中国”,维护清朝统治。第二问:根据“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可知,清政府由于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认为中国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也很抵制外来商品。根据“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可知清政府认为实行闭关锁国可以隔绝内外,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
(4)根据“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1757年,清廷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概括回答此问要点。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古代中国封闭保守,导致国家落后,造成近代受到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可知,开放使国家繁荣,保守使国家落后。因此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提高综合国力。
17.【答案】【小题1】孔子;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名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
【小题2】老子。道教与儒家思想的不同是道教揉合了道家学说与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不甚深“的原因是儒家学说的盛行,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小题3】医学:③⑦;农学:②⑤;四大发明:①④⑥⑧。
【小题4】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等)。
【小题5】唐朝:唐诗;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朝: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小题6】三省六部制;重文轻武政策。
【小题7】②错误,将“《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③错误。将“吴道子”改为“欧阳询”。
【小题8】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等。
【解析】1. 本题考查“儒学”的创始人及“儒学”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根据材料一“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可以得出,“儒学”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是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名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
2. 本题考查“道家之学”的创始人及道教与道家思想的不同以及中国社会迷信宗教“不甚深”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道家之学“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所崇拜的对象,到后世,都合并起来,而被收容于道教之中。然所谓道教,除了牵合道家之学之外,尚有一个元素,那便是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祈求,都在人间而不在别一世界之故”可知,道教与儒家思想的不同是道教揉合了道家学说与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不甚深“的原因是儒家学说的盛行,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本题考查对秦汉至明清时期主要科技成就进行分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根据材料三表格和所学可知,医学成就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农学著作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四大发明包括蔡伦改进造纸术、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故医学:③⑦;农学:②⑤;四大发明:①④⑥⑧。
4. 本题考查清朝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是清朝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等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与科技的进步。
5. 本题考查唐宋文化的成就表现的文学形式及其代表人物,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主要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词,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6.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和重文轻武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指的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可以得出,宋代“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说明当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7. 本题考查书法艺术,要求识记基础史实并纠正错误说法。结合所学可知,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②错误,将“《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欧阳询是唐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吴道子是画家,故③错误。将“吴道子”改为“欧阳询”。
8. 本题考查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可以归纳出,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等。
18.【答案】【小题1】共同特征: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主要原因: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目的,并没有使明朝走向强大,后因政治腐败、国家闭塞而逐渐走向衰落。(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2】《天工开物》。
【小题3】《西游记》。
【小题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任答两点即可)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小题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和平崛起、强而不霸等等。(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及原因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及原因相关史实。
2.
本题主要考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崛起之路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相关史实。
3.
本题主要考查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崛起之路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相关史实。
4.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崛起之路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
5.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及原因、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崛起之路的相关史实。
第42页,共2页
第5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