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6 16: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
获奖名片: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小时候的高秉涵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渊源
1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渊源
1
康熙
年间
隋朝
三国
元朝
清朝初年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895
1945
1885
1895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1945
设台湾行省,加强东南海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2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只能通过两岸人民自主解决。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
望大陆,山之上,国有殇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故国的泥土,
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
台湾老兵“鲍海青”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那时不准向大陆写信,我偷偷写了,可无法寄出。我想到用空罐头盒,把信放进,抛向大海,漂向对岸,或许对岸好心人捡到了会把信转到家。但漂回来呢?被人捡了交队部,军法处置。最后只好把信烧了。”
1986年5月3日”华航事件“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
1982年,台湾老兵高秉涵恳请已移民阿根廷的山东菏泽老乡卞永兰女士带一些家乡的泥土回来。作为“分土人”的高秉涵得到了两汤匙泥土。他将一汤匙泥土锁进了银行保险箱,而另一匙泥土,则泡水分七次喝了,以慰思乡之情。他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50年代中期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1995)
胡锦涛
(2005)
习近平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共同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武装解放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2015年,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面中,强调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应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
我国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依据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进门炮击,《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1987年,在台北街头,一群五六十岁的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字样的上衣,高唱着《母亲你在何方》。他们宁可被枪毙,也要走上街头,高喊口号,游行集会,目的只有一个:
回大陆,回家!
“我,何文德,湖北省房县人。
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
死也要回大陆!
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你要抓、要杀、要活埋,
听清楚,动手吧!”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不是中国人基本的人性吗?”
——台湾老兵返乡运动核心发起人姜思章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1989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时的情景。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大 地
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
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1987年1月,台湾歌手费翔在春晚演唱本首歌
故乡的云
罗大佑词曲 费翔演唱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 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
归来吧 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高秉涵送老兵骨灰返乡
高秉涵说,“我抱着不是老兵的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他说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见到台湾问题和平解决。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1990年 海基会;1991年 海协会
辜振甫
1917—2005
汪道涵
1915—2005
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0年:海基会;91年:海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进门炮击,《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90年:海基会;91年:海协会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汪辜会谈(新加坡)
1993年两会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进门炮击,《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90年:海基会;91年:海协会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汪辜会谈(新加坡)
“胡连会”,破冰之旅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进门炮击,《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探亲
90年:海基会;91年:海协会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汪辜会谈(新加坡)
“胡连会”,破冰之旅
“习马会”,世纪之握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
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两岸人员往来
三、还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人员交往
1
2008年,两岸“三通”; 2011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启动
三、还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经济交流
2
三、还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
2
《富春山居图》(元朝黄公望作)
2011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合璧展出
星云大师
1927年出生在扬州江都,12岁出家,1949年去台湾,创立佛光山。
三、还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
2
熊猫“团团圆圆”
四、盼归——海峡两岸的未来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



一边一国论
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台湾问题的解决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政策保障
榜样借鉴
人心所向
国际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
海峡现状
四、盼归——海峡两岸的未来
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②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应作出哪些努力?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强两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四、盼归——海峡两岸的未来
课堂小结
一、离乡——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1、台湾与大陆的渊源
2、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二、望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还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2、经济交流
1、人员交往
3、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
四、盼归——海峡两岸的未来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作业布置
1、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