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单选题。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如图示意秦岭—淮河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 经线长约2万千米,据此估算图示区域内①、②等值线在经线上的最大距离约( )
A. 200千米 B. 300千米 C. 400千米 D. 500千米
2.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线以北区域1月均温都低于0℃
B. 秦岭—淮河线与1月0℃等温线大部分重合
C. 秦岭—淮河线以北区域年降水量都少于800毫米
D. 秦岭—淮河线以南区域都是南方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3. 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源 C. 土壤 D. 热量
4. 图中①所在的区域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 图中甲界线确定的依据主要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海拔 D. 政区
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6.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
7. 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
B. 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C. 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
D. 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8. 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区域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山北腰鼓威猛,山南锅庄欢快 B. 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C. 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 D.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9. “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A. 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 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 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D. 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10.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平均降水量按月累计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南方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题目
11. 秦岭一淮河一线位于( )
A. 甲、乙区域之间 B. 甲、丙区域之间
C. 乙、丙区域之间 D. 丙、丁区域之间
12. 春节期间,在乙区域可以( )
A. B. C. D.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题目。
13. 与图中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1月10℃等温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4. 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耕作业主要分布于( )
A. B. C. D.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15. 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是( )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 B. C. D.
16.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房顶坡度比该线以北的房顶坡度大,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
A. 接受更多的阳光 B. 空气流通
C. 更快散热 D. 雨水下泄
二、综合题
17.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地区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
(2)图中区域B、C的分界线Ⅰ是 ______(山脉)和淮河,大致与我国1月 ______℃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重合。
(3)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耕地以 ______(水田、旱地)为主。
(4)蒙古包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______(填字母)的传统民居。
18.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对应的区域名称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___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北京故宫 ______;“远看是山,近看是川”______。(填字母代号)
(2)两大区域BD的分界线是 ______一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
(3)我国农作物众多,分布广,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 ______,青稞主要分布在 ______。(填字母代号)
19.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小文在作文中是这样写到自己的家乡的: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那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细柳,那一条条缓缓流淌的淙淙小溪,那一座座守候千年的古朴堤桥,不禁让人想起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印记。请根据作文所描述景象,小文的家乡是图中______地区(填字母)。
(2)图中D地区自东向西的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荒漠草原、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地球运动
(3)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写出这条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一条):______。
20.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 (山脉)—淮河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乙大致位于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附近,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
B.季风
C.气候
D.植被
(3)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多于400毫米,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种植或畜牧)为主,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较 ,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为主。
(4)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 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 ,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以 为主。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A、B【解析】1.
读图可得,①等值线的纬度是32.5°N,②等值线的纬度是34°N,这两条等值线的纬度差是1.5°。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0千米,所以图示区域内①、②等值线在经线上的距离大约是1.5×110=165千米,其最大距离约200千米。
故选:A。
2.
秦岭—淮河线以北区域1月均温大都低于0℃,故A错误;
秦岭—淮河线与1月0℃等温线大部分重合,故B正确;
秦岭—淮河线以北区域年降水量大都少于800毫米,故C错误;
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区域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
故选:B。
3~5.【答案】B、D、C
【解析】3.
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方,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耕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耕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
故选:B。
4.
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读图可知,图中甲为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依据主要是地形地势(海拔)。
故选:C。
6~7.【答案】D、C
【解析】6.
①北方地区与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综上所述故D正确,选D。
7.
A.①北方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B.②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故不符合题意;
C.③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荒漠广布,故符合题意;
D.④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当地的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9.【答案】D、C
【解析】略。
8.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 以南以水田为主。
9. “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可以增加渭河水量,主要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10.【答案】D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在1400mm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mm,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12.【答案】C、A
【解析】略
11. 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2. 乙是南方地区,在春节期间,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如广州可以逛花市;摔跤是西北地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冰雕是北方地区景观;锅庄舞是藏族的传统舞蹈,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13~14.【答案】B、A
【解析】
13. 图中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4. 我国的耕作业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的两大地理区域。
15~16.【答案】A、D
【解析】
15.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河流水量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6. 由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比以北地区多,因此屋顶坡度大,这样便于雨水下泄。
17.【答案】(1)西北;北方;
(2)秦岭;0;
(3)水田;
(4)A。
【解析】读图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A为西北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南方地区,D为青藏地区。
(2)依据位置,图中Ⅰ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重合。
(3)C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4)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18.【答案】(1)D;A;B;C;
(2)秦岭—淮河;气候因素;
(3)B;C。
【解析】(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D南方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A西北地区的景观;北京故宫位于B北方地区的北京市;“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C青藏地区的景观。
(2)两大区域B北方地区与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因素。
(3)我国农作物众多,分布广,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B北方地区,青稞主要分布在C青藏地区。
19.【答案】(1)B;
(2)草原;荒漠;B;
(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等。
【解析】(1)南方地区降水丰沛,其景观为“小流水人家”。由小文的作文描述可知,小文的家乡在B南方地区。
(2)图中D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0.【答案】(1)秦岭 0℃ (2)昆仑 A (3)种植 稀少 畜牧 (4)大 水运
【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等。(2)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的边缘线,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3)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种植业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梁、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本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 以水运为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