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灯笼 课件(共29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灯笼 课件(共29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7 10:12:47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4 灯笼
吴伯箫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4 灯笼
第二课时
内容品读。
1.仔细阅读文章1段,作者写儿时喜欢光、火的情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写儿时对光、火的喜欢,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是丰富的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这样可以避免在叙事过程中行文的单调呆板;
二是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是引出下文对灯笼的回忆。
2.阅读第2段说一说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花脸,《司马懿探山》。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3.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①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②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赏析第①句。
不行。原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回忆的思绪比喻成一张网,把脑海里众多的思绪说成是“挤”在一起。这样写使句子显得生动形象。而改句平凡,没有新意。
4.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小结(1-2):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5.读第3段,说一说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祖父晚年去城里说事,回来晚的时候,“我”和长工李老五带着灯笼去接他,到家时,家里的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3段)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6.第4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7.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小结(3-5):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
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
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8.6、7两段揭示了灯笼怎样的意义?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6段)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
(6-7)在对家乡的灯笼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9.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8段)
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9段)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小结(8-10):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由族姊远嫁时的辉煌景象想到现在族姊家的破落,进而想到代表身份地位的官衔灯,说明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10.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作用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11.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小结(11-12):跳出回忆,借典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
合作探究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①“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
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不好。本文所写之事虽然包含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带给人们沉重的情感体验的部分,如族姊家的没落、挑灯看剑的将军等,这些不能算是趣事。
2.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段却跳出回忆,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第10段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第11段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
卒”的誓愿。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4.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是什么?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主题思想
“灯笼”是本文的线索,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
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写法借鉴
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本文以回忆为主线,在回忆中插入自己的情感。以第③段和第⑾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⑾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二是结构十分严谨。作者由小孩子喜欢光和火入题民,最后由灯笼联想到可以“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个“壮”字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用平常的灯笼,揭示深刻的主题民,由此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课堂总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教师寄语
在抗战爆发期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浓厚的爱国情绪,文人墨客更是走在这群中国人的前面。他们用他们手中的笔,谱写出一首首煽情的歌,催人奋发,鼓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奔赴战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祖国。
今天,我们是享受着这些革命先烈们的革命成果,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也要懂得感恩。请大家记住: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答案 B A、C、D三项虽然有“仿佛”“像”,但不是比喻句。
B项中本体是“心”,喻体是“素丝”。
随堂练习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答案 D 本文是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写成的。
3.阅读课文1-2段,回答问题。
(1)开篇说“火”,与“灯笼”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如沸的繁星”中的“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司马懿探山》。”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所叙甚远,似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一个“沸”字,将静态中的繁星动态化,化静为动,突出了繁星多而亮的特点,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
排比。用一组排比句,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事和人,一件件、一幕幕,突出强调了作者关于灯笼的记忆之多和对灯笼的喜爱。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
《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小孩子喜欢火和亮光是天性,引出话题灯笼
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
“我”爱月华、繁星和灯笼,引出“我”关于灯笼的记忆(过渡)
灯笼
情感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跟着龙灯跑,伴着小灯眠
族姊远嫁,姊家衰败
在纱灯上描红
对宫灯的想象
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文化
升华
对亲人的感激
对乡俗民俗的回忆
保家卫国的热情
散文特点:
“形散神聚”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内容品读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阅读第2段说一说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花脸,《司马懿探山》。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明确:
(1)“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2)“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赏析句子:“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明确: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4.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明确:不行。原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将回忆的思绪比喻成一张网,把脑海里众多的思绪说成是“挤”在一起。这样写使句子显得生动形象。而改句平凡,没有新意。
小结:(1-2段)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5.读第3段,说一说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明确:祖父晚年去城里说事,回来晚的时候,“我”和长工李老五带着灯笼去接他,到家时,家里的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
6.第4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7.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
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
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情感: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小结:(3-5)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8.6、7两段揭示了灯笼怎样的意义?
明确:在对家乡的灯笼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9.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
明确:由族姊远嫁时的辉煌景象想到现在族姊家的破落,进而想到代表身份地位的官衔灯,说明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小结:(8-10)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10.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作用: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11.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小结:(11-12)走出回忆,借典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
二、合作探究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
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2.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不好。本文所写之事虽然也包含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体验的。比如族姐家的没落、挑灯看剑的将军等,这些可不能算是趣事了。
3.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段却跳出回忆,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明确:第10段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第11段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4.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三、主题思想
“灯笼”是本文的线索,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写法借鉴
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文以回忆为主线,在回忆中插入自己的情感。以第③段和第⑾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⑾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二是结构十分严谨。
作者由小孩子喜欢光和火入题民,最后由灯笼联想到可以“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个“壮”字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用平常的灯笼,揭示深刻的主题民,由此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五、课堂总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六、教师寄语
在抗战爆发期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浓厚的爱国情绪,文人墨客更是走在这群中国人的前面。他们用他们手中的笔,谱写出一首首煽情的歌,催人奋发,鼓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奔赴战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祖国。
今天,我们是享受着这些革命先烈们的革命成果,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也要懂得感恩。请大家记住: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七、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答案:B. A、C、D三项虽然有“仿佛”“像”,但不是比喻句。B项中本体是“心”,喻体是“素丝”。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答案:D. 本文是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写成的。
3.阅读课文1-2段,回答问题。
(1)开篇说“火”,与“灯笼”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所叙甚远,似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2)“如沸的繁星”中的“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一个“沸”字,将静态中的繁星动态化,化静为动,突出了繁星多而亮的特点,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
(3)“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司马懿探山》。”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用一组排比句,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事和人,一件件、一幕幕,突出强调了作者关于灯笼的记忆之多和对灯笼的喜爱。
八、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板书设计:
灯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灯笼》同步检测
(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运用(16分)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假定是暖融融( )的春xiāo( ),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huǎn( )步寻一脉幽悄( ),意味应是深长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垂珠帘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
翠羽流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泰州晚报》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B.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C.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D.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 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②⑥① C.③⑥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⑥⑤
5.班上举办“民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课代表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6.文中写道:“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春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成为春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1)山清水秀—( ) (2)粗茶淡饭—( )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14分)
①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②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③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给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么?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④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 仪衔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⑤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自然,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⑥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妆饰吧。假定是暖迟迟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⑦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么?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⑧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7.第1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3分)
8.第4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2分)
9.第6段提到宫灯有何作用?(2分)
10.第7段文字是紧扣哪个字来写的?为什么作者希望灯笼上写的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中“马前卒”的比喻义是什么?(4分)
11.文章中表达“我”强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3分)
(二)那盏叫父亲的灯 / 迟子建(20分)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②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是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④“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啊。”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⑤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那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现在,每年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⑧我们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我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⑨父亲的房子上落着雪,有时从树林深处传来几声鸟鸣。我们一边召唤着父
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
⑩母亲决定把父亲“送”到弟弟家去。早饭后,母亲穿戴好,推着自行车,对父亲说:“孩子也稀罕过了,跟我到儿子家去过年吧。”母亲哄孩子似的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
(11)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多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往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12)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我的那盏灯了。
(13)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14)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12.为什么那盏灯叫“父亲”?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4分)
13.作者在第②段说“那不是寻常的灯”,请分析它有哪些“不寻常”。(4分)
14.结合具体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⑴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1分)
⑵我多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2分)
15.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⑴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2分)
⑵母亲哄孩子似的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3分)
16.文章以“我”给父亲送灯结尾,简要分析这样写有哪些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rǒng 宵 缓 qiǎo
2.(1)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2)指宫灯上的各种装饰物。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3.A
4.C
5.C
6.示例:(1)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 (2)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7.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8.由族姊远嫁时的辉煌景象想到现在族姊家的破落,进而想到代表身份地位的官衔灯,说明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9.由宫灯联想到书中关于灯笼的描绘,说明灯笼的历史悠久。
10.壮 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比喻愿意为英雄前驱,做勇于献身的战士。
11.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火。 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12.(4分)①父亲给“我”取了乳名叫“迎灯”;②小时每逢过年父亲都要给“我”做灯,③它们如父亲给了“我”快乐和幸福,④它凝聚了深厚、温暖而又光明的父爱。
13.(4分)①做灯很费工夫;②“我”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受人夸赞,使“我”风光无限;灯使年妖娆迷人;③灯凝聚着浓浓的父爱;④灯寄托着“我”的感恩和思念。
14.⑴年过得美好而富有情趣(或:年过得幸福美满)(1分)
⑵想象中陪伴父亲亡灵返回墓地,一个“送”字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深深的爱,对父亲的不舍之情。(2分)
(5分)⑴(2分)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弟弟盼望父亲回家过年的愿望十分迫切,突出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之情。(大意对即可。方法1分,愿望与思念答对任意一点给1分)
⑵(3分)语言描写,在俏皮幽默的话语 中,既写出了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爱,也写出了母亲对父亲强烈的思念。(大意对即可。方法1分,语言特点1分,思想情感1分)
16.(4分)结构上首尾照应,文章以父亲给“我”做灯开头,“我”给父亲送灯结尾,蕴藉含蓄,意味深长;内容上深化主题,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恩和思念,赞颂了伟大的父爱,这种爱会永远陪伴着我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重点)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3.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味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第二课时
一、内容品读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段说一说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勾画批注)
●赏析句子:“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3段,说一说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6.第4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结:(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7两段揭示了灯笼怎样的意义?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
小结:(8-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作用: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11.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小结:(1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段却跳出回忆,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4.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
三、主题思想
“灯笼”是本文的______,本文回忆了“我”关于_______的一些记忆,从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写法借鉴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以回忆为主线,在回忆中插入自己的情感。以第③段和第⑾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⑾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由小孩子喜欢光和火入题民,最后由灯笼联想到可以“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个“壮”字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用平常的灯笼,揭示深刻的主题民,由此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五、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阅读课文1-2段,回答问题。
(1)开篇说“火”,与“灯笼”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如沸的繁星”中的“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司马懿探山》。”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几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⑤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⑥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衔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⑦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⑧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有删改)
1.作者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请说说在第③④⑤段中的“缘”有哪些?
2.文章第③段空缺处原有一句话,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合适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是《灯笼》文章开头却没有写灯笼,第一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选文中通过写灯笼有关的事寄寓了哪些情感?
5.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激越的旋律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重点)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3.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味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第二课时
一、内容品读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阅读第2段说一说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花脸,《司马懿探山》。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勾画批注)
明确:
(1)“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2)“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赏析句子:“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明确: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4.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明确:不行。原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将回忆的思绪比喻成一张网,把脑海里众多的思绪说成是“挤”在一起。这样写使句子显得生动形象。而改句平凡,没有新意。
小结:(1-2段)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5.读第3段,说一说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明确:祖父晚年去城里说事,回来晚的时候,“我”和长工李老五带着灯笼去接他,到家时,家里的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
6.第4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7.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
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
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情感: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小结:(3-5)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8.6、7两段揭示了灯笼怎样的意义?
明确:在对家乡的灯笼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9.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
明确:由族姊远嫁时的辉煌景象想到现在族姊家的破落,进而想到代表身份地位的官衔灯,说明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小结:(8-10)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10.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给答案)
明确:“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作用: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11.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给答案)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小结:(11-12)跳出回忆,借典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
二、合作探究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
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2.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不好。本文所写之事虽然也包含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体验的。比如族姐家的没落、挑灯看剑的将军等,这些可不能算是趣事了。
3.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段却跳出回忆,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明确:
第10段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第11段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4.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三、主题思想
“灯笼”是本文的线索,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写法借鉴
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文以回忆为主线,在回忆中插入自己的情感。以第③段和第⑾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⑾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二是结构十分严谨。
作者由小孩子喜欢光和火入题民,最后由灯笼联想到可以“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个“壮”字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用平常的灯笼,揭示深刻的主题民,由此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五、导学总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六、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答案:B. A、C、D三项虽然有“仿佛”“像”,但不是比喻句。B项中本体是“心”,喻体是“素丝”。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答案:D. 本文是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写成的。
3.阅读课文1-2段,回答问题。
(1)开篇说“火”,与“灯笼”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所叙甚远,似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2)“如沸的繁星”中的“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一个“沸”字,将静态中的繁星动态化,化静为动,突出了繁星多而亮的特点,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
(3)“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司马懿探山》。”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用一组排比句,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事和人,一件件、一幕幕,突出强调了作者关于灯笼的记忆之多和对灯笼的喜爱。
七、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几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⑤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⑥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衔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⑦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⑧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有删改)
1.作者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请说说在第③④⑤段中的“缘”有哪些?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④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宵夜食品;第⑤段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2.文章第③段空缺处原有一句话,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合适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A.“雪夜驰马,荒郊店宿”符合进京赶考的情景,“忘路之远近”烘托了祖孙间的其乐融融,承载了祖孙深情。
3.题目是《灯笼》文章开头却没有写灯笼,第一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回忆灯笼往事做铺垫。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选文中通过写灯笼有关的事寄寓了哪些情感?
①寄托着祖父慈爱的思慕,寄托着母亲的牵挂、感激;②激发了悲壮激越的爱国情怀。
5.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激越的旋律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