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 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2.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________”处应该填写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3.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影响的是( )
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大唐王朝的灭亡
5.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
①唐末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④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他原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后因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又于907年建立了政权。他和他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 )
A.朱温 后梁 B.朱温 后唐 C.黄巢 后梁 D.黄巢 后唐
7.“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这首诗描述的是( )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五代十国
8.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促使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9.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导致“开元盛世”的出现 B.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唐朝灭亡,新政权建立 D.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
10.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姚崇就任宰相 ②杨国忠、李林甫危害国家 ③安史之乱爆发 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对如图历史人物解读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的发动者 B.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C.五代十国的创立者 D.重文轻武政策制定者
1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 ( )
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黄巢写的,下列与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无关的是(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赋役繁重
14.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增强。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历史上有人这样评价唐玄宗:“唐代诸君主中在位期最长的玄宗帝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统治者,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篡位、权力衰落和政治腐败的苦难,他又使它的力量达到了新的高峰。对生活在他退位以后苦难动荡的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执政期代表着一个已失去光辉的黄金时代,一个政绩彪炳、安定繁荣和在国内外同样取得成就的时期。但是他的统治以悲剧和灾难告终,这一结局主要是他自己的一些几乎摧毁这个王朝的行动和政策所造成。”那么他统治时的悲剧和灾难是什么?( )
A.开元盛世 B.宠爱杨贵妃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退位以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重视吏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局面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造成朝政混乱,终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起义。907年,唐朝灭亡。
材料二 年代尺示意图
材料三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施耐庵《水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年代尺填写完整。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唐朝由“盛世”到“衰亡”的过程给你的感悟。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施耐庵《水浒传》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五十秋”里有“十五帝”的情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势。
(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D 5.A 6.A 7.D 8.D 9.B 10.A
11.B 12.D 13. C 14.B 15.C
二、非选择题
16. (1)A.“贞观之治”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3)良好的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要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统治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执政素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指的是藩镇割据、兼并战争以及黄巢起义。
(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凭借武力夺权,在位时间都不长,政权更迭频繁。
(3)社会状况: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4)良好的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要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统治者应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