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有机物的常识
一、选择题(共16题)
1.我县许多居民小区已经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4 B.CO
C.H2 D.CO和H2
2.乙烯(C2H4)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A.盐 B.碱 C.单质 D.有机物
3.下列物质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乙醇酒精 CH3OH
B.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
C.氧化钙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纯 碱 NaOH
4.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酸,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酸的是( )
A.食醋中的醋酸 B.汽水中的碳酸 C.胃液中的盐酸 D.蓄电池中的硫酸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液氮冷冻机 B.酒精可以做燃料
C.氧气用于航空航天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淀粉、CO2 纯净的空气、蒸馏水 H2O2、酒精(C2H5OH) CuSO4、纯碱
类别 有机物 纯净物 氧化物 盐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铁锈、煤、碘酒
B.干冰、天然气、乙醇
C.水、汽水、纯碱
D.合金、大理石、醋酸
8.万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化学式可表示为C10Hx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下列关于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X=10 D.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2
9.葡萄糖(C6H12O6)属于
A.盐 B.氧化物 C.碱 D.有机物
10.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常用于空气、坏境消毒,是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3
B.过氧乙酸属于无机物
C.过氧乙酸分子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过氧乙酸具有挥发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11.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提取青蒿素时,加热会破坏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可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
C.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的溶解性
D.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否则会降低肥效
D.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可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13.苯酚是医院常用的消毒剂,其试剂瓶的标签如图。有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苯酚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使用苯酚需注意防止触及皮肤
D.苯酚受热易熔化
14.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正确的是
A.烧碱 Na2CO3 B.酒精 C2H5OH
C.熟石灰 CaO D.苏打 NaHCO3
1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N2和CO2──燃着的小木条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铁和铜──看颜色
16.化学实验的“目的一操作一现象一结论”是实验过程中几个相关的环节.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6题)
17.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8.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把750mL酒精加入250mL水中,充分混合后发现溶液体积略小于1000mL;打开酒精试剂瓶盖时能闻到酒精的气味,上述现象体现出分子的性质为___________。若所配制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大于75%,则可能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写1点)。
(2)将酒精溶液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常加生石灰除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写出操作步骤、现象)___________。
(4)如图是康康所做的与酒精有关的实验,该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___________不同。
(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康康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氯酸钾样品的质量为18.5g,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其操作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答1点)。
②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精确到0.01g)。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家庭厨房中的食盐、醋酸、味精、花椒面等调味品分别与水混合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______;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功能。
(3)遂宁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森林城市”的地级市,“森林遂宁”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4)“酒驾”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______。
20.为了确定CH4、H2和CO (以下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在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__;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
21.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 C 、二氧化碳 D、 碳酸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3)打火机中的燃料中有一种成分可表示为 C4H10,请写出 C4H10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2.醋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厂生产的“XX牌”白醋色泽透亮、酸味醇正。
(1)传统醋酸多以碎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再用酵母发酵成乙醇,最后氧化为醋酸(CH3COOH)。乙醇和醋酸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醋酸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兴趣小组为测定该品牌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白醋中的酸均视为醋酸),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1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步骤2:向烧杯中逐滴滴加该白醋,_____(填操作),当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白醋12g。(测定原理:,请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它与煤、石油并称为化石燃料。
故选:A。
2.D
【详解】
由乙烯的化学式可知,乙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故选D。
3.B
【详解】
试题分析:乙 醇 酒 精 CH3CH2OH,A错误;, 氧化钙 生石灰 CaO,B错误;
氢氧化钠 火 碱 NaOH,D错误。
4.A
【解析】
A、食醋中的醋酸,其化学式是CH3COOH,属于有机酸;B、汽水中的碳酸,其化学式是H2CO3,,属于无机酸;C、胃液中的盐酸,其化学式是HCl,属于无机酸;D、蓄电池中的硫酸,其化学式是H2SO4, 属于无机酸。
5.A
【详解】
A、氮气的沸点较低,液化氮气的生成成本较高,不适合作大型冷冻机的冷冻剂,选项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能够作燃料,选项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料燃烧为航天器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后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能够制成霓虹灯,选项正确。故选A。
6.D
【详解】
A、淀粉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二氧化碳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B、纯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乙醇含C、H、O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铁锈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碘酒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冰属于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C、水属于氧化物,汽水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合金属于混合物,大理石属于混合物,醋酸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C10HxO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此选项表述正确;
B、C10Hx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12×10+x+16=146,x=10,故C10HxO的化学式为C10H10O, 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0×1):16=60:5:8,故薄荷脑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由B中的分析可知,x=10,此选项表述正确;
D、由B中的分析可知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2,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试题分析: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D
10.B
【详解】
A、由过氧乙酸的分子模型可知,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3,此选项正确;
B、过氧乙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此选项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过氧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正确;
D、过氧乙酸具有挥发性,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1.A
【解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其有效成分,说明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正确;C、青蒿素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正确;D、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正确。故选A。
12.C
【详解】
A、含碳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性质和无机物相似,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不正确;
B、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若通过加溶剂的方法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若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C、氨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能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否则会降低肥效,故选项正确;
D、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量无影响,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
A、根据标签可知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正确;
B、苯酚是由苯酚分子构成的,不正确;
C、根据标签可知苯酚有腐蚀性,使用苯酚需注意防止触及皮肤,正确;
D、苯酚熔点不到41摄氏度,受热易熔化;
故选B。
14.B
【详解】
A、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C2H5OH)俗名酒精;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钙(CaO)俗名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故C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故D不符合题意;
15.B
【详解】
A、根据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即可鉴别,故A正确;
B、根据N2和CO2的不支持燃烧、不会燃烧的性质,所以燃着的木条不会区别出N2和CO2;故B错误;
C、根据常用肥皂水来区别软水和硬水,软水泡沫多;故C正确;
D、根据铁为银白色、铜为红色,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16.C
【详解】
A、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不正常,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因此在糖尿病人的尿液中能检验出葡萄糖。取少量尿样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后,若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有葡萄糖,而不是硫酸铜,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说明还有碳酸钾,故B错误; C、硬水遇肥皂水时泡沫较少,蒸馏水泡沫较多,故C正确; D、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故D错误。
故选C。
17.不活泼 原子 氧气、水 AB CH4 KOH
【详解】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氧气、水接触而锈蚀;
(4)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再加铜粉,铜粉不和氯化亚铁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铁之后,最后加入锌粉,锌粉可以将氯化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铁之前,故可以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铁粉不与氯化锌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铁之前,再加入CuCl2溶液,铁可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铁之后,故可以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铜粉不与氯化锌反应,再加入铁粉,铁粉也不与氯化锌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铁位于锌之后,但是无法探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这里“X气体”是指CH4;
(6)“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与碳酸钙,故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KOH。
18.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量酒精时仰视读数。(或其他合理答案) CaO + H2O = Ca(OH)2 点燃酒精灯,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白色物质产生 溶解性 C2H5OH + 3O2 2CO2 +3H2O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 12.25 g
【详解】
(1)把750mL酒精加入250mL水中,充分混合后发现溶液体积略小于10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打开酒精试剂瓶盖时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若所配制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大于75%,则可能的原因是量取酒精时,仰视读数,造成实际量取的酒精比读数大,或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造成实际量取的水比读数小;
(2)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将酒精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判断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4)据图可知,相同条件下,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在酒精中全部溶解,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或溶解能力)不同。
(5)①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2CO2 +3H2O,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应注意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先预热,在集中对药品加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分,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等。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8.5g+4.5g-18.2g=4.8g,
设生成4.8g氧气,需要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解得=12.25g
答:生成4.8g氧气,需要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19.
(1)CH4
(2) 花椒面 乳化
(3)C6H12O6
(4)+6
【解析】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2)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不能形成溶液的是花椒面。洗洁精中的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液滴。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6、12、18,生成物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2,故X中含有的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6、12、6,即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H12O6。
(4)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氧元素显-2价,钾元素显+1价,若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2x+(-2)×7=0,计算得x=+6,故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6。
20.H2 2H2+O2 2H2O CO CO2+Ca(OH) 2===CaCO3↓+H2O CH4 1.8
【详解】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生成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说明只有水生成,实验气是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2)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说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试验气是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3)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试验气是甲烷();B的质量增加2.2g,说明有2.2g二氧化碳生成,要求A的质量增加多少,就是求生成了多少水。可根据反应式计算。
解:设A的质量增加g,即生成g水,
=1.8g
即:A的质量增加1.8g
21.B 石油 CH4 2C4H10+13O2 8CO2+10H2O
【详解】
(1)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3)打火机中的燃料中有一种成分可表示为 C4H10,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
22.有机物 1:8 不断搅拌 5%
【分析】
(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特定性质的一类化合物。
(2)根据醋酸的化学式求算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详解】
(1)乙醇和醋酸都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
(2)醋酸(CH 3COOH)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8。
(3)向烧杯中逐滴滴加该白醋,不断搅拌,当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白醋12g。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
设该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x
x=5%。
故答案为(1)有机物。(2)1:8。(3)不断搅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