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8: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水——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4.帮助我们辨别是非真伪是化学知识的价值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很纯的铁,属于金属单质 B.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D.通常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的小
5.下列有关银、铜、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铜的
C.铁制品埋在潮湿的土壤中不易生锈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6.下列变化与氧气无关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生铁露置在潮湿空气中所发生的变化
C.把生铁炼成钢 D.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变化
7.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完西瓜的铁制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生铁制品耐腐蚀
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很难与氧气反应
9.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氯气杀菌消毒 B.活性炭冰箱除异味 C.钢铁制品生锈 D.糯米酿造米酒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炼铁高炉中生成铁:3C+2Fe2O34Fe+3CO2↑
B.铝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
C.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薄膜:4Al+3O2=2Al2O3
D.铜在稀硝酸中逐渐溶解,放出气体,溶液变成蓝色:Cu+2HNO3=Cu(NO3)2+H2↑
11.北斗“收官之星”比原定计划推迟7天发射的原因是控制液氧流量的稳压器出现故障,火箭推进剂中的燃料出现变化,金属螺栓出现轻微腐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火箭常用到的钛合金是合成材料
B.液氧是一种混合物,推进器利用它的助燃性支持燃料充分燃烧
C.N2H4常作为火箭推进剂中的燃料,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1
D.金属螺栓腐蚀的可能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12.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生铁含碳量比钢大
C.铝比铁更抗腐蚀,是因为铝没有铁活泼
D.回收废旧金属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13.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铝、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皿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车船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C.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AlSO4+Cu
D.用硫酸铝溶液、氯化铜溶液、单质铁三种物质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1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锌和铜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C.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D.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二、综合题(共6题)
17.金属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与金属密切相关。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铁锤    B.铁锅
C.铜丝      D.水龙头
(2)铁制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如图是某化学小组设计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3)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4)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中实验现象______。
②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如果将B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如何证明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中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请计算:用含Fe2O3 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吨?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钢铁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钢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跟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除采用在其表面涂油漆的方法外,还可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工业上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钢铁厂为分析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20g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CO气体还原,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CO反应)后冷却、称重,质量为15.2g。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19.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资源。
(1)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蒸馏水经过了煮沸,目的是_____;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对比试管_____(填字母,下同)和试管_____,可知铁钉锈蚀需要与水直接接触。
(2)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可用来提取钛,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氯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高温冶炼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
③合成过程得到的产物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燃料,甲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下列途径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___(填字母)。
a.防止金属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1.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_____。(填字母代号)
a.易加工 b.密度小 c.熔点高 d.耐腐蚀
(2)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向含有 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①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
②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
①写出 A 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虚线框内选择 D 装置用于吸收CO2并收集 CO,装置的连接顺序是:c 接_____,_____接 d。
③请设计实验证明 C 装置烧杯中溶质的成分。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国产 C919 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铝,同时得到氧气。计算电解 20.4 t 氧化铝,理论上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2.盐城悦达汽车以其优良的性价比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1)汽车电路中导线是金属铜,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汽车外壳主要是钢,钢的硬度_____纯铁,钢的熔点_____纯铁(填“>”“<”“=”).
(3)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B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而成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明显减少温室效应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4)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干净的试管中,再各加入某些物质或用品进行研究。
①一周后,编号为_____的试管中铁钉明显生锈,说明铁与_____和_____反应生成了铁锈。
②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_,理由是_____。
(5)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①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的方法检验。
②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③将银、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6)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炼得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正确;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正确;C.将使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保持干燥,正确;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会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接触,加快生锈,错误。故选D
2.D
【详解】
A、用酸溶液探究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是利用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同,判定金属的活动性,实验过程中,酸的浓度和种类需要相同。图中实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用于探究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故A错误;
B、该实验中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由于玻璃管与空气相通,有物质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图中实验,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故C错误;
D、图中实验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D。
3.D
【详解】
A.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C.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抗腐蚀性的金属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阻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且空隙能改变,故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故B正确;
C、金属及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制品埋在潮湿的土壤中,易与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银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动植物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与氧气有关;
B、生铁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与氧气有关;
C、把生铁炼成钢是利用化学反应,使碳与氧气发生反应消耗掉多余的碳,有氧气有关;
D、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氧气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解析】
试题分析: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错误,C、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错误,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正确,故选B
8.C
【详解】
A. 切完西瓜的铁制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加快刀表面水分的蒸发,防止生锈,选项正确;
B.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所以铝制品比生铁制品耐腐蚀,选项正确;
C. 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如果氧气的浓度比较低带火星的木条是不会燃烧的,选项错误;
D. 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很难与氧气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
9.B
【详解】
A、液氯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活性炭冰箱除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制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糯米酿造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10.C
【详解】
A、炼铁高炉中生成铁过程中,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该选项不正确;
B、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该选项不正确;
C、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薄膜:4Al+3O2=2Al2O3,正确;
D、铜的活动性没有氢强,故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放出氢气,故错误。故选C。
11.D
【详解】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因此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A错误;
B、液氧就是液态氧气,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选项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选项C错误;
D、金属螺栓一般是铁合金制成的,螺栓被腐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金属大,黄铜是铜的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故正确;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生铁(含碳量2-4.3%)比钢(含碳量0.3-2%)含碳量高,故正确;
C.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铝比铁活泼,故错误;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保护金属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故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
A、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三氧化二铝保护膜,故具有抗腐蚀性能,正确;
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防止生锈的方法是破坏锈蚀的条件,比如刷漆、涂油可以使铁件隔绝氧气防止锈蚀,正确;
C、化合物中铝显+3价,硫酸根显-2价 ,故生成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化学方程式也是错误的,故错误;
D、铁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则说明铁比铜活泼,铁不能把硫酸铝中的铝置换出来,说明铝比铁活泼,故可以得出铝铁铜,正确。故选C。
14.C
【详解】
A、选项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能实现目的;
B、选项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能达到实验目的;
C、选项乙中①中铁钉和水和氧气接触生锈,③中铁钉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锈,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水是否有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选项乙中①中铁钉和水和氧气接触生锈,②中铁钉和水接触不和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锈,通过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5.A
【详解】
A、锌片表面有气泡冒出,锌能与硫酸反应,铜表面无现象,铜不与硫酸反应,说明锌比铜活泼,此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该现象只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少量的铜粉不能保证把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全,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而该实验中两支试管中分别只满足了一个条件,均不会生锈,没有对比实验,无法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6.B
【详解】
A、明矾溶于不形成胶状物能吸附不溶必杂质,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故A错误;
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B正确;
C、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因为可燃物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高,故C错误;
D、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是在金属的表面覆盖了一层保护膜,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故D错误。故选B。
17.B 取一支试管烘干后放入洁净的铁钉,用橡皮塞塞好试管,观察 金属溶解,生成气体,溶液变为粉红色 红色固体变黑色 取反应后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了 解:化学反应前元素种类质量不变;铁矿石中铁元素等于生成生铁中铁元素,故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的质量是 。
【详解】
(1)A.铁锤利用铁的硬度大性质;   
B.铁锅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C.铜丝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D.水龙头利用了金属的硬度和延展性;
故选B。
(2)铁制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支试管中铁与氧气、水接触生锈,第二支试管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还应该补充第三支试管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三支试管对比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已知,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与盐酸反应生成Co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金属溶解,生成气体,溶液变为粉红色。
(4)①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粉,则A中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变黑色。
②B中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实验设计可以为:取反应后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了。
(5)见答案。
18.(1)混合物 氧气 制成合金 Fe2O3+6HCl=2FeCl3+3H2O (2)80%
【详解】
(1)钢铁是碳合金,属于混合物;钢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保持钢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在表面涂油刷漆、镀金属保护层、搪瓷等,还可以制成不锈钢;盐酸除铁锈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不能把FeCl3写成FeCl2。(2)铁矿石减轻的质量(20g-15.2g=4.8g)是氧化铁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根据化学式Fe2O3可计算出Fe2O3的质量和纯度:Fe2O3的质量为4.8g÷(48/160×100%)=16g,Fe2O3纯度为16g÷20g×100%=80%,也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Fe2O3的质量,但要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2)解:设含杂质质量为X
3CO + Fe2O32Fe+ 3CO2
160 112
20g-X 15.2g-X
X=4g
Fe2O3%=×100%=80%
19.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Fe+3O2+ 6H2O4Fe(OH)3 bc Fe+ 2AgNO3 == 2Ag+ Fe(NO3)2 Fe2O3+3CO 2Fe+3CO2 583.3
【详解】
(1). 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 6H2O高温4Fe(OH)3 (3). 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 Fe+ 2AgNO3 == 2Ag+ Fe(NO3)2 (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2Fe+3CO2 (6).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
1000t× 80%× = 96%x x≈583.3t
20.尽可能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 尽可能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A C FeCl3 置换反应 ABCD
【详解】
(1)①蒸馏水经过了煮沸,目的是尽可能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
氯化钙的作用是:尽可能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②A中铁钉与水接触,C中铁钉与水不接触,故对比试管A和试管C,可知铁钉锈蚀需要与水直接接触;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X的化学式为:FeCl3;
②由图可知,高温冶炼过程发生的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甲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故选ABCD。
21.d Fe2O3+6HCl=2FeCl3+3H2O 银、铜或银、铜、锌 Zn +2AgNO3 == 2Ag+ Zn(NO3)2 或Zn + Cu(NO3)2 = Cu + Zn(NO3)2 Fe2O3+3CO 2Fe+3CO2 b a 取C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钠,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除有碳酸钠外,有氢氧化钠,如不变色,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 10.8t
【详解】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耐腐蚀性强,故选d;
(2)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原理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向含有 Cu(NO3)2 和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16份质量的银,使固体质量增加;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加入的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64份质量的铜,使固体质量减少。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说明硝酸银、硝酸铜都与锌发生了反应。
①据上述分析可知所得固体的成分银、铜(锌刚好完全反应)或银、铜、锌(锌过量);
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2AgNO3 =2Ag+ Zn(NO3)2 或Zn + Cu(NO3)2 =Cu + Zn(NO3)2;
(4)① A 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 ;
②虚线框内选择D装置用于吸收 CO2并收集CO,装置的连接顺序是:c 接b,a接 d;
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中的溶质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即溶质可能是Na2CO3或Na2CO3、NaOH;
设计实验证明 C 装置烧杯中溶质的成分的方法:取C中溶液适量,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验证并除掉碳酸钠(排除对氢氧化钠的验证的干扰),燃烧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如不变色,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
(5)设电解 20.4 t 氧化铝,理论上能生成铝的质量是x
x=10.8t
22.导电 > < C B 水 氧气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气候比较干燥 Fe+H2SO4═FeSO4+H2↑ 燃着的木条燃烧 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铁、铜、银 硫酸铜 58.3t
【详解】
(1)金属铜作导线,故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2) 钢是铁的合金,它的硬度比纯铁大,熔点比纯铁小,故填:>、<
(3)A、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B、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而成, 故不符合题意;
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故不可以明显减少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故不符合题意;
(4)由图可知,编号为B的试管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都接触,铁钉生锈快,说明铁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故填写:B;水;氧气;
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水的含量很低,温度也低,铁制品不容易生锈;海南岛气候湿润,水的含量很高,温度较高,铁制品容易生锈.
故填: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气候比较干燥;
(5) 实验Ⅰ的反应物是铁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所以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即可;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说明银排在氢的后面,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但铜和银不能比较,所以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金属与盐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与盐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了盐中金属的后面,所以加入的盐溶液应该位于两种金属之间,由于铜在中间,所以两种金属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即可;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燃着的木条燃烧;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铁、铜、银;硫酸铜
(6)解:设可炼得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x≈58.3t
答:可炼得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58.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