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21: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 选择题
1.将用砂纸打磨后的铁丝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增加
B.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D.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Mg) B.铝(Al)
C.铁(Fe) D.铜(Cu)
3.下列金属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Cu B.Zn C.Mg D.Fe
4.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表面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Z>X B.X>Y>Z
C.Y>X>Z D.X>Z>Y
5.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CuSO4和ZnSO4
B.滤液中一定有CuSO4,可能有ZnSO4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
6.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铜和银 
B.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铜,一定含银 
C.滤液中一定含Zn(NO3)2,一定不含AgNO3
D.滤液中一定含Zn(NO3)2和Cu(NO3)2,可能含AgNO3
7.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
③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8.已知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A>B>C>D
C.B>A>C>D D.D>C>B>A
9.某同学参加实验操作考试,为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镁片、锌片分别放入Cu(NO3)2溶液中
B.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Mg(NO3)2溶液中
C.将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
D.将镁片、锌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二 非选择题
1.(1)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________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___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________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____、Ag、Pt、Au。
(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必须满足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K、Ca、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把金属直接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化合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反应的请说明原因。(友情提示:AgCl难溶于水)
(1)铁与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锌与氯化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推知活动性强弱,如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比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在空气中能燃烧的金属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要________。
(2)金属与酸反应:根据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比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越________。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一种金属能否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也可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反应则前者的活动性比后者________,不能反应则前者的活动性比后者________。
5.实验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Mg(NO3)2,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1)取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
(2)另取废液样品,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加入过量锌粉能有效除去的废液中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6.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次出土的文物中,黄金面具残片最为引人瞩目,其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________。
(2)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将铜、锡以不同比例熔合制成功能各异的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锡______(填“>”或“<”)铜。
7.小雨同学为验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1) 实验中,小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2)小明还补充了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铁_______(填“>”“=”或“<”)铜。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DAADACCAD
二 非选择题
1.1)紫红 浅绿 Fe+CuSO4===FeSO4+Cu
2)银白 蓝 Cu+2AgNO3===Cu(NO3)2+2Ag
3)置换反应
2.1)Mg Hg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必须排在金属化合物中相应金属的前面 金属化合物必须是可溶性的
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4)FeCl2 FeSO4 FeCl2 (写名称也可)
3.1)不能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锌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硫酸锌溶液中的锌
2)Cu+2AgNO3===Cu(NO3)2+2Ag
3)不能反应,因为AgCl难溶于水
4)Mg+CuSO4===MgSO4+Cu
4.1)强 强 弱
2)强 强
3)强 弱
5.1)Ag
2)Mg(NO3)2、Zn(NO3)2 ;Ag+、Cu2+
6.1)稳定
2)Fe+CuSO4===FeSO4+Cu
3)>
7.1)三种金属表面都有气泡冒出,冒出气泡的速率:镁>锌>铁
2)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